抢占B端,是餐饮O2O行业的又一场大战。现在,战火蔓延到了新三板。
有业内人士爆料,美团正高薪从客如云(835268.OC)挖人。
成立于2012年的客如云,是软硬件一体的智能餐饮SaaS服务商,于2015年挂牌新三板。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7305.03万元,同比增长639.65%。
正快速发展的新三板公司客如云,迎面遇到了私募巨头美团。B端争夺战,在新三板和私募这两个市场间打响。
美团和客如云的战争,是新三板即将发生的几场大战之一。上一次,类似的战争发生在神州优车(838006.OC)和滴滴之间。
4万亿市场的B端争夺战,美团来袭
中国的餐饮行业,是个号称有4万亿规模的市场,能做到一个百分点,就是400亿。
巨大的红利诱惑着创业者们,从点餐、收银、外卖、金融贷款、会员营销到供应链,再到智能云餐厅,已经诞生了众多玩家。
餐饮O2O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面向C端,为普通用户提供外卖服务,通过订单抽成取得收入,典型的就是饿了么、美团外卖;一种面向B端,为商家提供收银系统、点餐系统、供应链系统等。
美团,原来做的是C端。但在C端市场,美团有些尴尬——缺乏单领域支配实力,其核心业务餐饮、酒店、本地生活,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强劲的对手,比如,外卖有饿了么、百度外卖、口碑外卖;本地生活有口碑、糯米;酒店旅行,有携程、去哪儿等。
但C端市场烧钱严重赚钱难,并且已经趋于饱和。B端则不同,餐饮信息化管理的盘子很大,并且没有出现垄断性的企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B端成了争夺焦点。客如云,这家做餐饮B端的新三板公司,被美团盯上了。
成立于2012年的客如云,商业模式很简单。
成立的前两年,公司主要售卖智能餐饮SaaS软件系统,搭载当时市场上比较成熟的硬件产品,iPad、华为Pad等;2015年10月,客如云团队意识到软硬件分离对于用户的体验不是很好,于是转型做软硬件一体的智能SaaS系统,推出第一代硬件终端On POS,之后一年又推出了性价比更高的OnPOS mini等产品。
但据客如云CEO彭雷介绍,客如云要做的,又不仅仅是这样。
今年3月,客如云宣布启动KONNECT餐饮SaaS开放平台,通过第一层级SaaS软硬件的工具为基础,将商家的数据结构化云端化。然后通过第二层级的开放平台为商家连接餐饮场景下“人、财、物、客”四个维度各方面合作伙伴,实现基于开放平台的餐饮行业智能生态圈。
通过给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开放接口,比如,人的方面可能会与招聘、培训、人事管理等公司合作,财方面的已经对接钱包金服和民生银行,还可能会与用友、金蝶等传统财务系统对接,物的方面则和京东、蜀海、美菜等,客对接方面则对接美团、点评、糯米、口碑、饿了么,等C端平台入口为商家建设一套餐饮的完整上下游生态圈。
此外,客如云第三层次还有大数据增值服务,通过大数据基础整合和专业顾问团队,为更大规模和更专业需求的商家提供会员整合营销咨询、供应链实施管理咨询,金融服务管理咨询等利润提升的综合咨询解决方案。
而杀入者美团,在B端这块目前曝光的比较少,商业模式不是很清楚。不过提供B端产品,然后将其销售出去,应该是智能餐厅的最基本玩法。
据美团方面介绍,美团在B端的玩法有很多种,比如通过餐饮开放平台,对ERP服务商开放,通过餐饮开放平台,商户不仅能在ERP后台高效完成团购验券,闪惠支付、外卖订单管理、门店管理,后续还会陆续实现门店评价管理和排队、点餐管理等。客如云是美团餐饮开放平台的第一批合作伙伴。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美团已经有初步的B端产品,但是产品还不成熟,只优先对其C端商户销售,具体费用和用户体量还无法得知。
对比发现,在B端市场,客如云和美团提供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服务,核心业务模式以及根本上的思维都是不同的。客如云更像是技术公司,提供的是技术服务、管理工具;美团是平台,提供的是商家宣传推广的入口。
美团加强智能化的服务,也是为了更好地拉拢商家,拿到更多数据,增加估值,但核心还是做流量平台,从商家的利润里分成。C端能让美团有价值,而B端能让它实现价值变现,所以要吸引C端用户过来,再做好B端的服务。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美团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端的消费,而对客如云来说,C端用户跟他发不发生关系,其实是无所谓的,他更多的是服务好B端,让B端商家买他的产品和服务。但美团不行,美团必须让C端用户不断的来交易,才能有价值。”
新三板公司遇上巨头,二者如何竞争?
美团是巨头,迄今为止,已完成了六轮融资,透露的最高融资金额高达33亿美元,估值180亿美元。
美团背后的资本实力更是雄厚,包括腾讯、DST、红杉、阿里巴巴等国内外资本巨头。并且已经占领了大部分的C端市场,美团拿下B端,似乎是迟早的事。
业内人士爆料,美团已经投入1000人来攻克B端。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声音陆续传出,美团要进军餐饮B端,后来以美团推出“快驴进货”传言才算终止。
然而,一年过去,“快驴”似乎也没有更多的消息。美团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现在正是闷头做产品的时候,还不想过多宣传。”
来自美团C端的一位友商成员评论,“美团和我们做这个事都很正常,就是沿着产业链往下发展,但是2B确实需要好好打磨产品,其实很多B端的产品我们都在做,只是没有公开声明。”
2015年9月,美团宣布将投入1千万人民币进军智慧餐厅,这是美团在2B领域的最早发声。
随后,美团推出“快驴”,为商家提供财务对账、商品进货管理、用户反馈等服务;
推出智慧餐厅,解决商家排队、预定、点餐等问题;推出餐饮开放平台,将美团沉淀的业务能力开放给ERP服务商。随后,美团又推出首款智能POS机。
相比美团的强势,客如云似乎有点势单力薄。虽然在公开的资本市场,但客如云的融资,比美团要规模小很多。
去年12月20日,客如云开启C轮定增1.5亿元,加上去年12月14日完成的B+轮7200万,累计定增2.22亿元。
对手强势来袭,客如云真的不怕吗?
“有些在意,但是并不怕,因为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彭雷说,客如云会从四个方面来应对:
“一、战略上保持紧密的沟通,互相之间有畅通的沟通渠道,客如云与美团点评、百度、口碑,饿了么、百度糯米、百度地图等都有战略性合作;
二、战术上继续扩大销售规模,客如云目前有一千多人,美团说在B端会投入一千多人,规模层面上我们还稍微大些,也会继续保持规模领先;
三、产品上持续保持领先,继续加大投入,我们融的钱相当大一部分都花到了产品和技术上,目前客如云的软硬件系统都是行业内最成熟和完善的。
四,未来客如云会做跨业态的拓展,包括从餐饮渗透到零售、美容美发、体育场馆等,把B端做的更深。”
此外,客如云对自己的销售团队也很自信。
目前,客如云团队1600多人,1000人左右的销售运维团队分布在全国各地;30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在成都和深圳;还有一些人在北京做职能工作和市场推广。
“毫不夸张地讲,我们的执行团队是完全领先同行的。客如云的执行团队,从规模、管理、培训、文化价值观都非常完备。”
此外,据了解,客如云的销售铁军管理层有好几位负责人,均是彭雷之前所创立的24券团购的销售老部下。这也是彭雷对销售团队自信的另一个原因,“他们有过C端产品的销售经验,再加上几年的磨合,现在已经非常适应B端产品的销售。”
而且在新三板的2.22亿元融资,对于SaaS服务商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客如云需要的资金,比美团要少很多。
美团和客如云,谁胜谁负?
美团是带着压力进入B端的。
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之后,本来预想的是1+1>2,可结果似乎并非如此。有媒体报道,投资人留给美团的时间不多了,2017年是美团与投资人对赌的第一个上市时间窗口。
据悉,在F轮融资计划书中,美团曾签订对赌协议,并称2017年底市值达317亿美元,若市值未达目标,则赔偿投资人相当于投资金额120%的钱。此外,协议规定,融资后估值超200亿美元的IPO方为有效的IPO。这意味着美团至少市值达到200亿美元才算上市成功。
《上海证券报》报道称,签订对赌协议之后8个月,新美大的估值已经从180亿美元下降到125亿美元,阿里也打八折贱卖美团老股。距离对赌时间不到一年,美团想要从125亿估值达到317亿估值,基本不可能,对赌失败,面临的将是赔付投资人40亿美金。
在这样的窘境下,相比客如云的自信,美团的疑虑更多。
2013年-2015年,是企业服务,B端市场酝酿到爆发的几年。显然,美团入局B端的时间略晚,在时间上失去了先机。
而最重要的,是美团在B端的商业模式不成熟。
一方面,美团点评的团购业务比较成熟,花重金布局抢占的C端市场是主战场,现在发力B端,精力会被C端业务所牵制。外卖上与饿了么的竞争,酒店业务与携程竞争,本地生活与口碑竞争,而且还布局了共享单车,在B端层面上有些分身乏术。
另一方面,是基因和资源的不适配。美团的团队基因是C端,缺乏对B端市场的经验,无论是销售,还是产品的打磨,整个团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磨合。
基于上述问题,目前美团所发布的策略大多都是合作的方式。
美团自己的产品不成熟,又不想错过这个市场,所以与目前已有的商家合作,是最好进入这个市场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打磨产品,另一方面又可以进入这个市场,占尽先机,这也是美团的聪明所在。
美团点评餐饮开放平台的总裁王慧文也曾说,“目前我们(对B端)的策略还都是防御性的。”
但显然,防御性的策略给了对手机会。
彭雷说:“美团等巨头刚刚进入这个市场,而且他们不会为了B端而放弃C端,但我们是all in的。所以,目前对我们这些垂直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大约2年左右的窗口期,一定得利用这个时间加快发展,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防御。”
当然,餐饮O2O市场上的玩家远不止客如云、美团。
与客如云打法模式很类似的二维火,从2008年开始就在餐饮云系统方面探索。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号称已经拥有150000多的商户,此外还有成立时间较晚的紫光美食云,也宣布拥有80000商户。
不过有数据表明,这些传统餐饮软件公司的商户量大多都是历史销售数量累计,水分很大,实际有效活跃的商家数据可能不足10%。另外,主打供应链环节的蜀海、美菜、信良记等都是该领域的优秀玩家。
此外,同样将C端战火延续到B端的还有饿了么。饿了么早已经在暗自布局B端产品。
不过业内人士爆料,与美团不同的是,饿了么B端餐饮的玩法主要从外卖市场切入。比如与钉钉合作的团餐、主打供应链的有菜、管理外卖订单和网上收银的napos等等。
同样是背靠大树,估值41亿美金的饿了么,对于这个领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对手。
未来美团和客如云的发展,还是要在整体的大环境下竞争。
有人说,“美团可能更靠谱,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收了大众点评后,能够给B端提供的服务端口也多了。相对来说,对B端的输出能力会更强一些。”
也有人说,“还是客如云最扎实,一直专注于B端做技术,整个团队的基因也比较适合这个市场。”
未来具体如何发展,还需要翘首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新三板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