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云南救援医疗队队员依次走下舷梯。
图为云南救援医疗队队员搬运物资。
图为云南救援医疗队队员将物资搬运下飞机。
图为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队员敬礼表示圆满完成任务。
图为云南救援医疗队队员与战友拥抱。
3月29日8时35分(北京时间),中国东航MU9003航班搭载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及5吨医疗用品、帐篷、毛毯等物资,顺利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成为中国民航首班抵达缅甸的国际救援航班。搭乘该航班
抵达仰光国际机场的云南救援医疗队,成为首支到达缅甸的国际救援医疗队。
缅甸时间3月30日凌晨4时56分,被埋压在缅甸内比都怄达蜡迪丽医院废墟下的一位幸存老人,被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成功救出!
获救的是一位约60岁的女性,已被埋压超过40个小时。当天早些时候,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通过生命探测仪发现了她。经过队员们近4个小时小心挖掘后,老人获救,被立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3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转发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发布的消息,点赞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在缅甸地震灾区的救援工作。
缅甸地震发生后,云南海外联谊会多方协调,云南省滇商总会积极响应,迅速筹措了价值逾百万元的N95口罩、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板蓝根片、布洛芬片、藿香正气水等医疗物资。这批物资于3月31日上午运往云南昆明长水机场,搭乘缅甸国家航空UB8804航班,并于当地时间同日15时许顺利抵达内比都。
4月1日早晨,缅甸《北极星》周刊总编辑吴温丁向云南国传中心澜湄国传缅语编辑部发送了一张令人动容的海报。海报上,中国和缅甸的国旗置顶并排,格外醒目;国旗下,配文简短有力、饱含深情:“
地震让大地撼动,但我们的团结不可撼动。
”海报的画面,是中国救援队与缅甸救援队合力运送伤员的现场图片。
4月1日至3日,驻缅甸大使马珈赴缅甸首都内比都考察地震灾情,慰问正在当地开展工作的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感谢该队震后18小时即抵缅驰援,成为首支救出幸存者的国际救援队。
马珈表示,
云南救援力量第一个抵达灾区现场,第一个营救出被困人员,并克服高温、交通和通讯不便等诸多困难,连续奋战,感谢大家为胞波情谊添砖加瓦。
4月3日,云南国际经贸文化合作中心、飞虎驼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云南多家民企通过缅甸驻昆明总领事馆,共同向缅甸政府捐赠192件抗震睡袋、35顶应急帐篷和40套太阳能照明灯等价值十余万元人民币救灾物资,用于支持缅甸地震救灾和灾区重建工作。
飞虎驼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玲作为捐赠企业代表之一表示,此次捐赠针对缅甸灾民实际需求,选择了帐篷、睡袋和太阳能灯等物资,希望为灾区民众提供切实帮助,传递中缅胞波情谊。
当地时间4月4日下午,
云南省第六批援缅救灾物资通过租用缅甸国家航空公司(UB)全货机运往内比都。至此,缅甸发生7.9级地震后,云南省紧急调运的价值500万元人民币、总重量达87吨的救灾物资已全部运往缅甸。这
六批
包括药品、防疫消杀物资、食品、帐篷、折叠床、毛毯、蚊帐、衣服等。
缅甸时间
4月4日,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前往缅甸宣传部转交部分救援物资。现场,缅甸宣传部部长吴貌貌翁对中国云南救援力量表示衷心感谢。吴貌貌翁是云南人的老朋友,曾多次访滇参与各类活动。他说,
在缅甸遭遇困难的时候,云南省作为近邻,像亲戚一样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看到救援队不眠不休、持续搜救,很心疼,也很感动。
“杂音、不实信息,不能撼动缅中友谊。在这样特殊的时刻,互信、支持更为重要。”吴貌貌翁表示,胞波携手必定能战胜困难。期待下次和云南朋友们再会,是在一个开心愉悦的场景和时刻。
云南将继续发挥
与缅甸山水相邻的地缘优势
根据缅方需要和国家统筹安排
持续做好援助工作
帮助缅甸人民早日战胜灾害
重建家园
(云南新闻网综合自中国新闻网、
云南发布、云南外事、云南日报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