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题目:Factors influencing companie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arbon emissions: Emission trading schemes in China
原文作者: Yibing Zhao, Can Wang, Yuwei Sun, Xianbing Liu
一作单位: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SKLESPC), School of Environ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期刊名:Energy Economics
期刊月份:2018年9月
关键词:支付意愿、条件价值评估法、碳排放交易
碳排放交易在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碳排放交易的影响可以反映在公司对碳排放的意识、行为和支付意愿上。中国自2013年起在北京、上海等七个省市开展了碳交易试点工作。碳试点的项目为研究中国碳交易中的企业行为提供了机会。
本篇文章旨在研究中国碳交易试点对企业碳排放支付意愿的影响,并找出影响企业碳排放支付意愿的因素(企业对碳排放的支付意愿具体指企业对碳交易引起的能源成本提升的支付意愿)。本文基于多指标离散选择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有效问卷样本555份。问卷结果显示,平均而言,企业愿意在能源成本上多付8.3%。那些参与了碳交易试点的企业愿意多付10.2%,非试点企业仅愿意支付7.5%。且试点过的企业在节能技术上的投资更高,对碳减排技术和碳政策的认知度也更高,对国家碳市场有更明确的预期。
影响企业碳排放支付意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企业对碳减排技术的认知度、企业预期自己将面临的减排率、以及能源成本增加给企业造成的压力大小。在所有制造业部门中,有色金属、化工、造纸部门企业的碳排放支付意愿较高,钢铁部门企业对进入国家碳市场的预期时间较短,因此,这些部门可以被优先纳入国家碳排放交易系统。
近年来,中国在碳减排方面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2017年底,国家碳排放交易系统正式建立,虽然其只包括电力部门,但是该系统包括1700多家发电公司,排放总量超过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市场都要大。发改委计划在未来几年将碳交易平台扩展到其他能源和排放密集型行业。随着更多部门的介入,企业的支付意愿及其决定因素将对政策的效率和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文章最后指出了研究中还存在的不足,有待未来研究做进一步完善。
关于我们
3E论文速递,周一至周五每天推送两篇能源环境经济学最新研究!
这是我们推送的第1227篇文章。查看以往文章请扫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主页菜单或点击“查看历史消息”。也可回复“贸易”、“交通”、“碳市场”、“新能源”、“健康”、“行为研究”、“水资源”等关键词查看相关文章汇总。
欢迎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