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SegmentFault思否
SegmentFault (www.sf.gg)开发者社区,是中国年轻开发者喜爱的极客社区,我们为开发者提供最纯粹的技术交流和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清华大学《DeepSeek学习手册》(全5册) ·  昨天  
OSC开源社区  ·  宇树王兴兴早年创业分享引围观 ·  2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升级到Svelte ... ·  3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成人玩偶 + ... ·  3 天前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做AI代写,彻底爆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SegmentFault思否

CSS 故障艺术

SegmentFault思否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20-02-15 10:00

正文

本文转载于 SegmentFault 社区

社区专栏:iCSS

作者:chokcoco






本文的主题是 Glitch Art ,故障艺术。

什么是故障艺术?我们熟知的抖音的 LOGO 正是故障艺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它有一种魔幻的感觉,看起来具有闪烁、震动的效果,很吸引人眼球。

故障艺术它模拟了画面信号出现故障导致成像错误的感觉。青色色块与红色色块无法重合就是这种故障的体现。从胶片时代开始到今天的数码时代,这种故障一直是观众非常熟悉的现象。即使抖音的 LOGO 只是静态的,大脑也会自己补完整个效果,甚至还会自己脑补信号干扰的噪音。

当然,广义的故障艺术不仅仅指这种效果,我觉得是很宽泛的,本文将介绍一些 CSS 能够模拟完成的故障艺术效果。



使用混合模式实现抖音 LOGO



首先从静态的开始,抖音的 LOGO 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它看着像是 3 个 J 形重叠在一起。而实际上,是两个 J 形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表现为白色,这个特性,使用 CSS 的混合模式 mix-blend-mode 非常好实现,而单个 J 形示意图如下:

图片来源于知乎:为什么抖音的标志,看起来具有“电”“闪烁”“震动”的感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189079

单个 J 形其实是由 3/4圆 + 竖线 + 1/4圆组成,使用一个标签即可完成 (加上两个伪元素)

关键点


  • 主要借助伪元素实现了整体 J 结构,借助了 mix-blend-mode 实现融合效果
  • 利用 mix-blend-mode: lighten 混合模式实现两个 J 形结构重叠部分为白色

所以整个效果只需要两个标签:
class="j">

class="j">
简易 SASS 代码:
// 实现第一个 J
.j {
position: absolute;

&::before {
content: "";
...
}

&::after {
content: "";
...
}
}

// 实现第二个 J,加上混合模式
.j:last-child {
position: absolute;
mix-blend-mode: lighten;

&::before {
content: "";
...
}
&::after {
content: "";
...
}
}
示意图如下 (为了更好理解,加上了动画)

完整的 DEMO:
使用 mix-blend-mode 实现抖音 LOGO
https://chokcoco.github.io/CSS-Inspiration/#/./blendmode/blend-douyin-logo


图片的 Glitch Art 风



当然,上面实现的是我们实现的 J 形的叠加,理解了这种技巧之后,我们可以把它运用到图片之上。

这里我们会运用到 background-blend-mode mix-blend-mode

假设,我们有这样一张图:


只需要一个标签即可
class="mix">
给两张同样的图片,叠加上 青色#0ff 和 红色#f00,并且错开一定的距离,两张图都要加上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其中一张再加上 mix-blend-mode: darken

.mix {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background: url($img), #0ff;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after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margin-left: 10px;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background: url($img), #f00;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mix-blend-mode: darken;
}
}
得到如下效果:


这里与上述抖音 LOGO 的处理是有点不一样的,使用的混合模式也不止一种,简单解释下。

  1. 因为图片本身不是红色和青色的,所以需要通过 background-image 叠加上这两种颜色,并通过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让其表现出来
  2. 为了保持中间叠加部分的原色,需要再叠加一个 mix-blend-mode: darken 反向处理一下。 (不理解的同学可以打开调试,手动关掉几个混合模式,自己感受感受即可)
完整的 DEMO:
图片的类抖音 LOGO Glitch 效果
https://chokcoco.github.io/CSS-Inspiration/#/./blendmode/blend-mix-img



动态类抖音风格 Glitch 效果



OK,有了上面的铺垫,我们接下来可以给这种效果加上动画。


关键点


  • 利用 mix-blend-mode: lighten 混合模式实现两段文字结构重叠部分为白色
  • 利用元素位移完成错位移动动画,形成视觉上的冲击效果

看看效果:

本文篇幅有点长,代码就不上了,完整 DEMO 在这里:
类抖音 LOGO 文字故障效果
https://chokcoco.github.io/CSS-Inspiration/#/./blendmode/blend-text-glitch.md
当然,我们也不是一定要使用混合模式去使得融合部分为白色,可以仅仅是使用这个配色效果,基于上面效果的另外一个版本,没有使用混合模式。

关键点


  • 利用了伪元素生成了文字的两个副本
  • 视觉效果由位移、遮罩、混合模式完成
  • 配色借鉴了抖音 LOGO 的风格

完整 DEMO 在这里:
CSS文字故障效果
https://chokcoco.github.io/CSS-Inspiration/#/./others/word-glitch.md
仅仅使用配色没有使用混合模式的好处在于,对于每一个文字的副本,有了更大的移动距离和可以处理的空间。



Glitch Art 风格的 404 效果


稍微替换一下文本文案为 404,再添加上一些滤镜效果 (hue-rotate()、blur()) 嘿嘿,找到了一个可能实际可用的场景:

效果一:


效果二:


两个 404 效果的 Demo 如下:

  • CodePen -- CSS 404 故障效果点击预览
  • CodePen -- 404 故障效果点击预览




其他配色效果


当然,不仅仅只有这一种 红 + 青 的配色效果。还有一些其他的配色及混合模式的搭配,如 黄 + 粉红 + 蓝 配合 mix-blend-mode: multiply

然后,有的时候,效果不希望和背景混合在一起,可以使用 isolation: isolate 进行隔离。


好,上述效果可以归类为一个分类。接下来开启下一个分类


clip-path 登场



下半篇幅的主角主要是 clip-path

clip-path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 CSS 属性。

clip-path CSS 属性可以创建一个只有元素的部分区域可以显示的剪切区域。区域内的部分显示,区域外的隐藏。剪切区域是被引用内嵌的URL定义的路径或者外部 SVG 的路径。

也就是说,使用 clip-path 可以将一个容器切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例如这样:
TXET
div {
margin: auto;
padding: 10px;
line-height: 1.2;
font-size: 60px;
background: #ddd;
}
正常是这样的:


使用 clip-path 剪裁为一个平行四边形:
div {
margin: auto;
padding: 10px;
line-height: 1.2;
font-size: 60px;
background: #ddd;
+ clip-path: polygon(35% 0, 85% 0, 75% 100%, 25% 100%);
}
结果如下:


那么,思路就有了,我们可以将一个文字复制几个副本,重叠在一起,再分别裁剪这几个副本进行位移动画即可。




使用 clip-path 实现文字断裂动画


我们还是使用元素的 ::before ::after 两个伪元素复制两份副本,再分别使用 clip-path 进行剪裁,再使用 transform 进行控制。

核心代码:
data-text="Text Crack">
Text Crack
div {
position: relative;
animation: shake 2.5s linear forwards;
}

div span {
clip-path: polygon(10% 0%, 44% 0%, 70% 100%, 55% 100%);
}

div::before,
div::after {
content: attr(data-text);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

div::before {
animation: crack1 2.5s linear forwards;
clip-path: polygon(0% 0%, 10% 0%, 55% 100%, 0% 100%);
}

div::after {
animation: crack2 2.5s linear forwards;
clip-path: polygon(44% 0%, 100% 0%, 100% 100%, 70% 100%);
}

// 元素晃动,断裂前摇
@keyframes shake {
...
}

@keyframes crack1 {
0%,
95% {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

100% {
transform: translate(-55%, -45%);
}
}

@keyframes crack2 {
0%,
95% {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

100% {
transform: translate(-45%, -55%);
}
}
可以得到这样的效果:

完整的 Demo:
clip-path 实现文字断裂效果
https://chokcoco.github.io/CSS-Inspiration/#/./clippath/clippath-word-crack

这个效果,最早的版本见于这位作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