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作为女性的身份就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指责,
这感觉真的太糟糕了。
▼
明枪难躲,暗箭更难防。
这恐怕是当下女性在职场上面临性别偏见问题的真实写照。
那些显而易见的歧视,比如同工不同酬、育龄女性求职会被问“有没有结婚,打算什么时候要小孩”什么的,已经被诟病已久,仍然得不到妥善解决。
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过一项名为“职场中的性别偏见,你见过哪些”的调查,收到了共 2395 次表态,大多数令人们(不止是女性)感到不平的待遇都是被说了很久的,比如:
之类的社会舆论,还有一些毫不掩饰的面试门槛:
工作能力上的唯“刻板印象”论:
无论男女,稍微有点平权意识的人士都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这让很多一线城市年轻行业里的女性雇员得以不用面对类似的糟糕情形,当代女性在职场上的艰难处境不仅来自这些“明枪”,很多习以为常的职业成见、无形的企业氛围等“暗箭”带来的压力只会更隐蔽也更无解。
此前,一位名叫 Martin Schneider 男士在 twitter 上直播了“和自己的女同事交换邮件签名是怎样一种体验”,他发现,女性员工在与客户交流时遭遇着自己不曾想过的恶劣待遇。
Schneider 以往认为自己比女同事 Nicole 工作效率高主要是由于自己经验丰富,但当他意外使用 Nicole 的邮件签名和客户交流时,发现客户在邮件中显得特别粗鲁、轻蔑、会故意无视他的问题,他立刻纠正了这个错误,告诉客户他代替女同事来接手这份工作,结果对方的回应积极友好,感谢了 Schneider 的建议,回复迅速,虚心表示“这是一个好问题”,化身一位“优雅客户范本”,而事实上他连邮件内容都没改,只是换了男性的签名。
于是 Schneider 和 Nicole 决定做一个“交换两礼拜邮件签名”的实验,整个体验用 Schneider 原话来讲就是“fucking sucked”,每个“她”提的建议或者要求都被质疑,原来超好相处的客户变得居高临下,甚至还有一个问“她”是否单身。而 Nicole 则迎来了职业生涯里最神清气爽且高效的两周。
Schneider 意识到 Nicole 以前之所以要花更长的时间,是因为她还必须通过额外的努力才能使客户尊重她,至于作为男性的自己,性别本身就提供了无形的优势。这个发现让他感到震惊,但对于 Nicole 来说已经完全习惯了,甚至把这些额外的努力自然地视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这才是最糟糕的部分。
类似的,在我们的调查中,一位名为 “@二月 214 ”的用户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女性在遭遇针对性别的职场偏见时,是如何在充满偏见的大环境下消化掉偏见,并且将它合理化为一种必须的职业要求的。她说:“因为面临生育问题,使得自己的上升通道、独立带的项目均被取消。要命的是,经历了这些事,我忍不住想,公司用人确实要适当考虑性别。没有人愿意顺利进展的项目因为个人原因面临风险。”
而对于那些克服了这些挑战,已经在公司里担任要职的职业女性则会遇到另一种形式的隐蔽偏见,她们往往会被指责过于强势,像是在为了彰显自己的专业性而故意虚张声势一样,然而事实是,如果没有表现出需要帮助、不够果决等女性刻板印象,而只是按照专业性或者硬邦邦的事实来做事,就会被认为是“threating”和“aggressive”。
CoopeRreview (一个专门吐槽职场生活的博客)用调侃的形式整理了一些“避免显得太强势的小建议”,像这样:
设定 Deadline 的时候会被认为“强势的做法”是直接说“这个礼拜一得做完”,而不强势的做法是,“你觉得这个礼拜一做完行不行啊啾咪”……
用 email 提要求的时候会被认为“强势的做法”是平铺直叙地说“做好了就请把 presentation 发给我”,而不强势的做法是,掺点 emoji 以显得和蔼可亲。
当听到一个带有性意味的评价,比如眨着眼说你穿低领连衣裙还有料,不过分强势的你应该要尴尬地笑笑,而不是直接表达“这样恐怕不合适,我不喜欢这样” 。
当你的男同事向你解释一个你早就知道的事时,不要翻着白眼说“六个月前跟你提这事的人就是我本人”,要友善地表示“我确实还挺需要你再跟我讲一遍的”。
当你在报告里发现了一个错误时,冷静指出“这些数字错了”是强势的,而为了显得不强势你应该说“不好意思啊,这些数字是不是有点问题?不过我也不是特别确定,我数学一直不太好”。
而当你需要表达反对意见时,最好的办法是……扮成一个男士。
男性职员,甚至是一些女性职员,或多或少都对自己的女上司有过类似的指摘,太强势、不近人情什么的,但与其说这是一种性别特质,不如说是追求效率的老板们的共性,而女上司由于自己的性别却遭受了更多的非议。
如果仅仅是作为女性的身份就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指责,这感觉真的太糟糕了。
(END)
▲
- 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