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姚尧
坐观天下而拥抱时代,背靠历史以眺望未来。洞察本质,预测趋势。研究战略,把握机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研究所  ·  别再乱穿衣服了!现在流行「lulu风半拉链长 ... ·  19 小时前  
混沌学园  ·  戴建业混沌开讲:我们为什么爱宋词? ·  21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价格大幅下调! ·  2 天前  
人生研究所  ·  这样回你微信的人,一定很爱你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今年计划新增高中学位2000个!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姚尧

2月20日股市前瞻

姚尧  · 公众号  ·  · 2019-02-19 20:32

正文

今日上证指数上涨1.29点,收盘报2755.65点,成交量为2471亿元,如下图所示:

今日上证指数收出放量十字,20日均线首次上穿120日均线,但中长期均线依然是空头排列向下,是以我们继续维持谨慎保守的策略不变。


上证指数今天的成交量放大至2471亿,这是最近一年来所未曾有过的天量。按照先见天量,后见天价的规律,今天上证指数的最高点2780点大概率是要会越过的。越过之后,如果成交量未能跟进,就会在这里做个震荡整理。如果成交量能够再次放大,则震荡之后会继续上升,否则的话,就会逐渐回落。


自春节以来,沪深股市都在持续上涨,后台留言中也一堆吐槽抱怨之声,有说太过谨慎,耽误赚钱的;又说看着别人都赚钱,自己心里好痛的;有说等均线走好,股价已经涨了50%以上的;还有对我指责一大堆后,跟我下战书说“不服来辩”的;还有把我批判一番后,让我有本事就把他留言发出来供大家讨论的。类似这样的留言,原本也不出乎意料,本就是预期之内的。前些天因为太忙,没工夫修理你们,现在暂时告一段落,可以跟你们说道说道,让你们这些叽叽歪歪的庸众明白,你跟我之间的差距有多么多么大,以及为什么我平常根本就不屑于搭理你们。


请先看下面这张图:


对于老读者来说,这张图是再熟悉不过了,这是我们在去年《 8月21日股市前瞻 》画的,当时大盘也就在2750点左右,我说之后会跌破2638点,跌到2550点一线,当时多少人说我太悲观呀!于是,我又画了这张未来三四年的走势图,且不说当时有多少人相信,相信到什么程度,也不说未来大盘是否真如我所预期的那样走。可是,回顾有这张图以来的半年走势,你会发现市场几乎完全就是按照我们规划的在走,上证指数是如此,创业板指更是如此,请看下面这张创业板指的日线图:

当时我们预计8、9月会下跌,一直跌到9月底,构筑第一个低点,国庆节后反弹,反弹至11月,构筑阶段高点,之后再次下跌,至1月构筑第二个低点,然后再次上涨,至前高附近。对比这两张图,你告诉我,有哪里不一样?


如果非要说不一样,那就是我们在时间上出现过一点极细微的偏差。我们预计第一个低点是9月底,结果市场是10月中旬,而也正是在最低的10月19日那天,姚尧发表了《 向死而生,股市抄底。十年一梦,就此开启! 一文,结果我文章一发,当天就是大涨。之后反弹到11月中旬,是不是完全如我们预期?再之后下跌到1月,是不是又完全如我们预期。进入2月是不是开始反弹了?这次的反弹,难道是出乎我们预料之外的吗?难道不是在《 8月21日股市前瞻 》里就规划了的吗?难道我不是在春节前的文章里就说了,从春节到两会这段时间的行情不会太差,只是我觉得没什么操作价值而已吗?拜托你睁大眼睛,摸着良心说,这个市场上还有第二个人曾经像姚尧预测得这么精准细致吗?

南宋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叫王灼,他写了本书叫《碧鸡漫志》,这本书主要是谈了唐宋以来的诗词音乐,而作者最推崇的就是苏东坡,属于把东坡词推举到极高地位的最早的评论家。王灼在这本书里写道:“东坡先生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或曰:‘长短句中诗也。’为此论者,乃是遭柳永野狐涎之毒。诗与乐府同出,岂当分异?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今少年妄谓东坡移诗律作长短句,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虽可笑,亦毋用笑也。”


这段话我们就不详细讲解了,大概意思是说:东坡先生的作品主要是写文章,因为文章是载道的。写文章之余写诗,因为诗是言志的。写诗之余再来写词,可即便是这样之余的之余,东坡先生的词也比那些的所谓顶尖词人写得还要多,还要好。柳永被称作是大词人,其主要作品也只有词,可柳永一辈子只写了212首词。东坡先生呢?之余的之余,也写了360多首,而且有大量都是传颂千古的精品。可惜现在的一些少年人,不知天高地厚,指责东坡先生的词在音律上有问题,这当然是很可笑的,不过对这些人,也没必要去笑他了,因为世界上本来就是这有这么多无知浅薄的人。


对于苏东坡这样的旷世奇才,姚尧当然是望尘莫及,可是跟你们这些叽叽歪歪的浅薄之辈相比,那姚尧真是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我现在每天的时间主要还是用于读书写作,读的书就不多说了,仅就写作而言,我在2018这一年已经完成了《姚尧精读资治通鉴二》、《笨蛋,问题在战略》和《姚尧股市形态学》这三本书稿,还开了好几个“未完待续”的题目。在写书之余,我随手写了篇关于台湾的政论文章,仅自己的公众号就有三百万的阅读量,赞赏人数过万。在这样之余的之余,我写的股市前瞻也能做到全市场最精准、最细致,远的不说,至少这半年来是如此,而且有简单明确的证据可考,没错吧?那你再看看你自己,你拿什么跟我比?你有多少斤两?你还跟我说什么“不服来辩”,你要我服你什么?辩赢了你又怎样?我是要做名垂青史的英雄,而不是做鸡鸣狗盗之雄,明白吗?


自从那篇关于台湾的政论文章火了后,有很多机构来找过我谈合作。东南卫视的陈加伟找到我说,看能不能去他们那做时事评论员,点评台湾的事。我当时是婉拒了,因为这不是我的主要方向。后来,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的主持人陈赫男到上海来找我,看以后能不能有什么合作机会,涉台的或者其它方向的都可以。所以,现在我和东南卫视还是保持不错的关系,看以后会不会有什么好的灵感火花。至于财经类的电视台,那就更不用说了,早在2015年就有人不断在找我了。那么,历史类的呢?你大概用脚趾头也能想到,随着《通鉴》一册又一册的推出,将来找我谈合作的机构肯定不会少吧?所以,我如果要想出名的话,渠道真的是太多太多了,我还需要通过让你的留言上墙来证明自己有本事吗?你不觉得你讲这种话,是又低级,又无知,又浅薄,又可笑吗?说实话,我真不是鄙视你,而是我根本就连鄙视都懒得鄙视你。如果你再苦读十年,或许能有被我鄙视的资格,只可惜,像你这样的人是不会读书的,即便偶尔读了,那也是读垃圾书。


新的一年,姚尧争取能有五本书上市,目前已经交稿了的,预计三月中出《通鉴二》,四月底出《形态学》,六月底出《笨蛋,问题在战略》。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在公众号连载《通鉴》了,争取本周开始恢复。预计《通鉴三》能够在三月底、四月初连载完,正常的话应该能在年内上市。《通鉴四》可能要到七月份连载完,可能就要到明年才能上市了。应广大读者的一再要求,《均线学》我还是尽量写吧。这套东西呢,我自己运用多年,心得体会肯定是有不少的,可是它的篇幅是否足以构成一本书,尤其它是否能像《形态学》一样,被我构筑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到目前我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只能说是尽力而为了。就时间安排上,我争取今年写完,明年出版。我知道你们会想早点看到,但是写作这种事,自有其本质规律,亦关乎作者的个人习惯,写得出就是写得出,写不出就是写不出,你催我也没用,反正我尽量就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停有读者问我有没有可能写《易经》?今天我还和刘婷聊这事,她说你要愿意写肯定是好事呀,而且销量肯定会好。说实话,我心里一直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我担心自己的水平还不够,理解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不仅担心误导读者,更担心让后人耻笑。像我的这种心理压力,估计市场上99.99%的作者和出版机构都不会有,他们只要当下卖得好就行了。另一方面,我看见世面上流传的,当代关于易经的书普遍都不怎么样,甚至不客气的说,既太烂,也太滥了。这事我要不去做,就得让读者的大脑被这些垃圾读物给玷污了。其实,我写作的绝大多数选题都面临这个问题,自己给自己设的标准太高,深怕自己达不到,可是看看别人,又觉得太烂了。我不去占领市场,却放任那样的垃圾占领市场,真是太没天理了。至于《中国战略通史》这本书,刘婷问我这个坑准备什么时候填?说这既是个巨大的工程,也是个很好的选题。我说,我最近实在太忙,顾不上那边,等缓过这阵子再说吧。反正这种题目,除了我也没人能做得了,明告诉他们这个选题,也没人来敢跟我抢市场。我要十年不写,就十年都不会有人敢写。我要一百年不写,只怕就一百年都不会有人敢写。


最近这一两年,姚尧越来越觉得自己不是在为自己而活,也不只是为家人而活,甚至也不是为粉丝们而活,而是在为中华文化而活。很多书,如果我不写,可能以后真的要失传了,至少会变得越来越难以广为流传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