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康石石
做艺术留学,更做艺术教育
51好读  ›  专栏  ›  康石石

龙年封箱:都有好工作

康石石  · 公众号  · 艺术  · 2025-01-28 09:00

正文



除夕快乐呀朋友们。

但我敲下键盘的这一刻,其实是北京时间2025年1月26日16:05分。对的,这是一篇"预制"文——毕竟这可是除夕啊,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理解。

除夕这么重要的日子,我认识的除夕还在按照正常节奏工作的,应该只有我文案部的同事,和特朗普。原因不言而喻——前者是由于工种的特殊性,申请季没办法,确实很辛苦;后者我跟他不太熟,或许因为是美国人吧。

开个玩笑。

2024正好是我做康石石公众号的第十年,也是我从事艺术教育行业的第十一年。 按理说应该有挺多话想跟大家说的,但经团队年轻朋友们的提醒,年纪越大越需要克制表达欲,为了避免爹味,我今年尽量不絮叨。

回顾过去一年,还是经常睡醒看新闻后会有种荒谬感。一方面俄乌冲突、中东冲突加剧、美国选举韩国首相被弹劾等事件发展态势充满着戏剧性;另一方面包围上海和小红书的韩国人和美国人又充满着喜剧性。。所以经常会出现团队小伙伴们刚敲定好一个选题,在做好调研码完字之后,突然来个新闻把计划全打乱的情况。 也是因为种种的不可预测性吧,今年我们的选题和写作思路较往年其实是较为保守的,大部分在围绕着给大家提供最新的留学/保研资讯信息。如有老朋友觉得我们的内容没以前那么多元化了,还请海涵。如有更多内容方向上的建议,也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

而当世事发展、舆论走向、技术变革……一切都在突破大家的固往经验,往编剧编都不敢这么编的方向发展,35岁和25岁的人所面临的处境其实是一样的。新时代的考卷把大家都逼到同一条起跑线—— 从零开始,游戏规则是最先能适应变化的人赢。

这意味着往常的一些经验和规则都失灵了: 年级第一不再是升学道路上的万能通行证、伦艺不再像往常那么难考、以及即便本科院校不错,想拿个靠谱的实习offer,也比往年要费劲不少。 ‍‍‍‍‍‍‍‍‍‍‍‍‍‍‍‍‍‍‍‍‍‍‍‍‍‍‍‍‍‍‍‍‍‍‍

跟大家掏心窝子说吧,累的时候真的会忍不住怀念2018年,即便我也知道这样想当然是贪心的。人生几十年,不可能一直活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曲线上,不能路上没捡钱,就觉得自己亏了。但人性就是由奢入俭难,之前经济一直像是在坐电梯,突然变成爬楼梯了,难免会人抱怨和躺平,已然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经济是在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

当然,我不是说大家要比烂。目前大家面临的客观现实或许是没那么好,但是仔细一想是不是也没那么那么坏?爬楼梯是相对比较累,但至少我们还有健全的双腿和还年轻的心境。

或许我们都应该试着忘记时代,毕竟当深山老林里的熊试图追击人类作为晚餐,我们不需要跑赢这只饥饿的熊,我们只需要想办法跑赢其他人。

鸡汤时间就此打住。来吧,正式进入主题,聊聊2024年艺术升学方面的总结—— 来看看过去一年我接触过的艺术生家庭,都在想什么"办法"? ‍‍‍‍‍‍‍‍‍‍‍‍‍‍‍‍‍‍‍‍‍‍‍‍‍‍‍‍‍‍‍‍

1.香港新加坡在崛起
这两年香港和新加坡的艺术留学热度直线上升。这点仅从相关推文的阅读量数据就能直观地体现。不可否认,安全稳定性已然成为许多艺术生家庭考虑留学目的地的优先序列,亮眼的排名加上相对较友好的学杂费又共同造就了超高性价比。以上几点叠加,确实满足了大部分艺术生家庭的核心需求,成为新晋求学网红地。 ‍‍‍‍‍‍‍‍‍‍‍‍‍‍

2.大家对竞赛和奖项的重视更多了
这可不是没有道理的。如今不仅仅是国外院校,国内院校和大厂们也都在逐渐提高对候选人获奖经历的关注度。作品集固然重要,但奖项的权威性还是不可比拟。试想如果你的作品在国际竞赛中同期打败了宝马、法拉利、保时捷的设计师,那么得是什么样的考官能够决然否定你的设计水平?

现在很多院校在招生时也会特别关注学生的竞赛经历和获奖情况,比如华东师范、北理工、江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甚至会提供绿色通道,凭高含金量的奖项直通拿下保研名额。网易、oppo、李宁等大厂今年一些设计岗位甚至能用设计竞赛拿入职offer。所以,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积极参加各类竞赛,为自己的未来出路争取更多可能和保障。

话说今年我的同事们已经带领同学们拿下超过近80枚世界国际大奖,他们今年的竞赛成绩真的太牛了,不愧是我的同事。

3.越来越直接奔着求职,没有学历和能力都不行
如今,很多艺术生来找我的目的越来越明确,直接就是为了求职。毕竟现在就业市场的情况大家也清楚。其实,如今设计就业难的核心原因在于传统岗位在变少,能够跟得上变化的设计教育更少。而设计又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学科,既需要敏锐地捕捉用户需求变化,又需要技术能跟得上变革。

这种供需之间的巨大不平衡,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拿的出手的学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留学仍然还是快速通道,除此之外,国内的同济、上交大、清深院等头部院校在资源方面还是具有碾压优势。

过去这一年汉艺也陆续接到很多老学员主动提出愿意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大厂实习岗位资源:熊熊、佳佳、畅畅……他们很多人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厂设计部的小领导,非常感谢。 不仅仅帮助了汉艺的学弟学妹,也是对我们工作价值很高程度的认可,喜悦感胜过升职加薪。

4.选 择躺平 和选择奋斗的人都很多
过去一年在接触的学生当中,深有感触的一点是会在交流中频繁听到很多互联网热词:"老师,我是i人,不想做问卷可以吗?"、"老师,我只想躺平,不想搞得这么麻烦。"、"老师,我有ADHD,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能再说一遍吗?"

我大部分时候是跟不上这些梗的,所以我听到的只是:"老师,我不想做问卷可以吗?"、"老师,我不想搞的这么麻烦"、"老师,我注意力不集中,能再说一遍吗?" ‍‍‍‍‍‍‍‍‍‍‍‍‍‍‍‍‍

我的回答也很坚决: 不可以;必须麻烦;可以再说一遍,但这次你要认真听。

与此同时,也有另一部分同学学习过程效率非常高。每次上课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作业走,40分钟的课1分钟都不浪费。这样的学生我不需要为ta担心半点申请结果。 ‍‍‍‍‍‍‍‍‍‍‍‍‍‍‍‍‍‍‍‍‍‍‍‍‍‍‍‍‍‍‍

倒不是踩一捧一,而是想跟大家说,不要变成鸵鸟把头埋在互联网里,把自己的恐惧和懦弱藏进一个个热词里进行合理化。逃避是个圈,只会让这些过不去的坎在未来以另一种方式再度出现,痛苦加倍。我遇见过的人生赢家还真不一定有多勤奋,但一定够专注和够勇敢。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