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胡歌在时尚杂志《ELLE世界时装之苑》的采访文章《繁花过后》引发关注。他谈到了正在参加的节目《一路前行》第二季,呼吁关注环保主力军,并分享了关于死亡的看法。胡歌曾在小学二年级时第一次严肃地思考死亡,并长期害怕死亡和睡觉时毫无意识的状态。母亲离世后,他逐渐接受死亡,但女儿出生后,他更加珍惜时间和生命。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胡歌在时尚杂志的采访中的主题和观点
胡歌分享了正在参加的节目《一路前行》第二季的推广和他在其中的工作。他关注环保问题并希望观众关注年轻化的环保主力军。他还主动提出讨论死亡话题,分享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和逐渐接受的过程,以及人生思考。
关键观点2: 胡歌关于死亡的看法和思考
胡歌小学二年级时第一次严肃思考死亡,对死亡充满恐惧。经历车祸后和心理脆弱时期后,他逐渐坦然面对死亡并享受这种思考。他认为人到中年必须面对自己的死亡和亲人朋友的离去,并提到想要两次告别的机会。
关键观点3: 胡歌母亲离世和女儿出生对他的影响
胡歌母亲离世后,他逐渐接受死亡。但女儿出生后,他更加珍惜时间和生命,想要多陪伴女儿,感受她的成长。
正文
1982年出生的胡歌刚40岁出头,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显然是“人生夏季”的时节谈论“寒冬”显然为时过早,但他却不这么认为。
2月18日,时尚杂志《ELLE世界时装之苑》发布三月刊封面,第五次亮相封面的演员胡歌,其采访文章《繁花过后》也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胡歌谈到了自己正在参加的节目《一路前行》第二季,表示希望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去传播科普。他希望通过节目让观众关注越来越年轻化的环保主力军,希望记录下年轻人对于“环保”的认识和付出。
“环保”之外,胡歌在采访中聊到了“死亡”。
《ELLE世界时装之苑》记录说,这是“胡歌主动提出来的,契机是,我们谈到了年龄。”
采访中胡歌坦言,对自己而言,“
40岁已经进入人生倒计时了。早早做准备,是非常必要的,不要真到了那一刻,猝不及防,然后又有很多遗憾——原来人生有好多事都没干成
。”
他提到,自己第一次严肃地思考死亡是小学二年级。老师在自然常识课上向孩子们解释宇宙、空间和时间的集合。这些概念给胡歌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冲击。“就特别害怕死亡。对死充满了恐惧,想到生出来之前我对世界一无所知,什么感觉都没有,我就害怕死的那一天,又回到了什么都没有的状态。”
胡歌甚至坦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甚至害怕晚上睡觉,“因为睡着的状态跟死了很像,什么都不知道。”
2012年,车祸发生后的第6年,胡歌加入赖声川的话剧《如梦之梦》,那是胡歌内心脆弱的一个时期,但恰恰是直面了脆弱,才会生出叩问答案的勇气。“……离开前的那一刻,如果我回想这一生,没有留下任何遗憾,那生命是有意义的,我能够坦然地去面对死亡。”
现在的胡歌可以大方谈论死亡并享受这种思考。他也提到,人到中年,死亡这个话题是逃不开的,“
不仅要面对自己的死亡,还有亲人朋友离开,随着年龄增长,这个词语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频率只会越来越高
。”
他还提到想要两次告别的机会:一次,是把指针调回到2019年,母亲离世前一天,弥补他没有赶上见她最后一面的遗憾。还有一次是在未来,到最后一天的自己病床前看看,像5号病人那样,目送自己离开。
采访中胡歌提到,母亲离世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觉得自己已经能坦然地面对“死亡”了,不再有恐惧和不安。直到2023年女儿小茉莉出生,“
感觉我时间不够用了,怎么我不在的时候,她突然会走路了,会说词了,会说句子了。我想再多活几年,想能够多陪伴她,看看她过得好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