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欧商业评论
“思维力成就决策力”,《中欧商业评论》依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强大的资源优势,以最深入和前瞻性的触角,透析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为中国企业提供最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并提升中国商业精英的思维力、决策力、领导力,被誉为 “商业决策必读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商业洞察  ·  比亚迪又爆单了!狂卖 30 万+,稳坐中国销冠 ·  14 小时前  
商业洞察  ·  倒闭第一步,餐饮改自助 ·  昨天  
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  春节期间的白酒行业:春晚忙植入,线下忙促销, ... ·  昨天  
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  春节期间的白酒行业:春晚忙植入,线下忙促销, ... ·  昨天  
哈佛商业评论  ·  理想的退休生活,在于实现“四个A” ·  昨天  
FT中文网  ·  特朗普关税激发加拿大的经济爱国主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欧商业评论

人文 | 从《资治通鉴》看二代传承

中欧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1-08 12:35

正文


编者按

人在工作上有惰性,在情感上也有惰性。新的君主对跟自己同样年轻、有共同成长经历的人有依赖感,这是很正常的,但是这个感觉在工作中必须克服。

文 / 姜鹏  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


“二代”这个词近年特别流行,换成“代际”也成立。一般人认为,二代生下来什么都有,不用奋斗和努力。《资治通鉴》里第一个二代是公子击,他父亲魏文侯魏斯是战国七雄中魏国的缔造者。看看魏斯的儿子公子击(即后来的魏武侯),会发现这些二代心里面其实挺苦的。


被田子方教训


《资治通鉴》中记载,公子击出门遇见了田子方,田子方是孔子弟子子贡的学生,也是魏文侯的老师。一看父亲的老师来了,公子击赶紧下车行礼,不仅行礼,还要趴在路边,在长者面前自报姓名。但是田子方装没有看见,子击就不开心了,他说:“你给我站住,有话跟你说,毕竟我是太子,你虽然是我父亲的老师,但你只是一介书生,我谦卑成了狗,你还不理我。究竟是身份高贵的人可以傲慢,还是像你这样的贫贱之士有资格傲慢?”


子方说,“当然是我们这些贫贱之士有资格傲慢,你们富贵人有什么资格傲慢?国君如果傲慢,不尊重别人,很有可能被人推翻,失去这个国家。大夫作为一个家族的领袖,如果傲慢,就可能失去一个家族。你们失去国家和家族,跑到别的地方去,别人还会把你们当成国君和大夫对待吗?我们贫贱之士就不一样了,我跟你合不来拿起包裹就走,走到哪都是贫贱之士,没有什么可以丢。”


《论语》里面一句话,子贡问孔子,如果一个人贫而无谄,另一个人富而不骄,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很不错了,要是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就更好了。


穷人有所求就容易谄媚,富人心有所恃就容易傲慢。在人们心中,一个贫穷的人给人的印象,总是低头哈腰。而宝马撞了自行车,70%的人上来就说开宝马的不对;菜市场保安跟普通人吵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说他是公务员,问题就来了。


子贡的意思,作为一个富足的人你不应该傲慢,这是人品。而如果你是一个不足的人,还一天到晚点头哈腰,别人更不把你当回事。这样的人要有一个自立的姿态。对贫贱人来说,傲慢恰恰也是一种品德,所以,子方讲得也有道理。不过,再有道理,人家子击作为一个太子都已经伏谒在在路边,还不理他,这过分了。


被吴起教训


后来,公子击继位,成为第二代君主魏武侯,新君在西河郡与大军事家吴起有一番对话。吴起早年奔走各国,没有用武之地,来到魏国后,得到魏文侯魏斯的赏识,带兵攻打秦国的西河,不仅打下来还牢牢守住了。当时,只要有吴起在,秦军不敢往东前进一步。


魏武侯去巡查,沿黄河而下,到了中游便跟吴起说,你看这个山川形势多么险固,这是魏国的宝贝,有这么好的山川形势使得别人不容易攻打过来,不容易侵犯我们。


第一个上来搭话不是吴起而是王错。他跟魏武侯说,“你讲得太对了,我们有这么险固的山河地理形势,凭借这个形势一定能够称霸天下。”


王错讲完以后,吴起回答说一个国家的兴衰关键在这个国家的施政品德,山川形势的险要。他是冲王错开口的,这个话是批评王错的,但是魏武侯听完以后不高兴了。接下来吴起解释,说苗、桀、纣这三个统治者都拥有绝佳的山川形势,但没有修德所以失败了。“你说这个是魏国之宝,但这个地盘原来是秦国的,如果山川地理形势真的可以凭借,为什么可以被我们打下来,可见山川地理形势不是关键。”魏武侯说:“你讲得太好了。”


王错属于典型的魏武侯继位以后的新贵阶层,吴起在魏武侯穿开裆裤的时候,功勋就很多,算魏文侯时代打江山的老革命。一旦新的领导继承位置后,这两股势力一定会形成冲突。新领导提拔起来的人一定是想尽一切办法取代老人占着位置,所以这一类人最需要跟领导结盟,把与领导的关系处理好,让领导有满足感。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有路径依赖,你觉得跟你有共同成长经历的人很亲近。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东西,父母没有办法体验,但是伙伴和同学们可以体验,有一些相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共同成长的经历能够增加人和人之间信任感,所以每一个新主上来以后,一定也会想方设法替换原来的班子。


被李悝教训


另一个关于魏武侯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骄恣》, 魏武侯跟大臣商量一件事情,结束后,大家都觉得,这次魏武侯的一些主意是最好的方案。,魏武侯马上站起来,挥舞着手说,“你们这些人考虑问题都不如我。”


小孩子善于自我表扬这是很正常的,但一个成年人,一个君主,用这么幼稚方式表扬自己,背后是极端的不自信。今天总算有一次机会让自己表现一下,向所有人证明自己还是可以的,这说明了在此之前他是不行的,所有的主意是被别人否定的。


老人们默默看着他的表演,这时,一个叫李悝的人站出来了,说,“你讲完了吗?高兴完了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李悝是战国时代法家鼻祖,是他父亲魏文候变法时期的主要助手。


李悝说,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当年也有这样的事情,就是跟大臣讨论下来以后,他的策略最优,最后根据他的决策执行。楚庄王本应该感觉高兴,但他退朝回去以后很忧虑。身边就有人不解,楚庄王就说:“我听说,古人有这么一句话,一个诸侯能够认识一个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人,并尊称他为师,这样的诸侯是可以统一天下;身边的大臣能力跟你一样,这样的国家有可能生存下来;而如果身边人还不如你,你这个国家的命运就是等着灭亡。我本来就是一个没有什么本事的人,今天一发现这些大臣还不如我。”


李悝说:“楚庄王这么有本事的人始终都觉得自己的本事不够,担心身边没有一个比他强的人。正是这样一种如履薄冰的态度能够让他称王称霸,这才是霸王应该有的态度和姿态。”


魏武侯回答就一个字:“善”。


接下来,李悝说:“一个国君最大的问题是认为自己很行,别人都不如自己,这会出现什么问题?一旦别人有不同意见,你就容易拒绝。但你能保证你总是对的吗?如果拒绝不同意见成为你的一种习惯了,哪怕真的每一次都是你对,你的创造力总有枯竭的时候。如果你的创造力枯竭了,别人意见你又听不进去,这个国家最终会走向没落。”


魏武侯的人生的确很悲惨,做太子的时候,在路上被田子方教训,去视察边疆被吴起教训,好不容易说对了一次又被李悝教训。田子方是他父亲的老师,吴起、李悝是他父亲时代的功臣。这不是让他感觉到非常舒服的环境,每走一步都会听到非常厉害的紧箍咒,念紧箍咒的就是这些老臣。


信任是一种路径依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