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长从婴儿期儿歌熏听,绘本陪读,再到幼儿园的各种APP和资源库,带娃折腾了三年英语,看上去哪个启蒙步骤都没落下......
结果,娃拿到人教版英语一年级教材,就像看“天书”!⚡️被问到英语水准时,仍然是“只认识字母”、“崩简单单词”!⚡️
似乎不管家长投入了多少费用,学龄前英语启蒙的最终“收获”一样,娃都是0基础。
后来跟她详细聊了聊,我发现:他们英语启蒙很及时,家长认为的0基础,并非真的零基础。
我之前写这个话题的时候,觉得磨耳朵的前提应该是孩子听得懂,不然就是白噪音、全白费。
但最近看到一些新的语言学习的研究,强化了我的一些认知,比如,仅靠家庭提供语言环境浸润对熟练掌握英语而言完全不够,仍然需要专业、系统的教学;哪怕白噪音式(哪怕听不懂)地听英语,对学英语多多少也有帮助。(《就该“超前学”!12岁以后会很难》)
但现实的痛点也确实存在:大部分孩子平时没有英语语言环境来应用来练习,高价的线下课上一节忘一节,还有父母自己在网上看的海量文章和视频、买的那堆绘本和资料,无法系统有效的运用,导致酝酿了三四年,然后目前还在准备阶段。
到底从哪里入手?现在开始晚不晚?自己是英语渣或没有时间应该怎么办......当然,也有大一批朋友就像我同事一样,白忙活一场。
我之前写过很多英语学习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
我梳理了一下家长们最关心的四个方面的话题,下面会依次详细展开聊一聊:
英语启蒙常见问题解答(9个)
英语启蒙规划路线(0~6岁和6~12岁)
有目的的学习:及时评估、以考促学
优质资源推荐:详细的绘本、动画、app清单.
注意,这里说的是英语启蒙。
学龄前孩子的启蒙,最重要的场所还是家庭,任何早教班都代替不了爸爸妈妈的影响,英文启蒙也不例外。
家人有最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我们教孩子语言,是专注的,是一对一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帮助孩子(甚至是自己)学习英文。
外教不是用来教英语的,而是让孩子来应用英语的。
如果孩子0基础,请外教意义不大,除非是住家外教,可以一天24小时提供英语语言环境。
有了语言基础,比如已经掌握了高频词,听得懂并且能够用简单句子表达,再来借助外教课程来锻炼听力和口语,是不错的选择。
英语启蒙,听力先行。也就是需要让孩子“磨耳朵”,进行大量的听力输入。
重点来了,高效地磨耳朵,不要急着追求数量,反复听、能听懂,只有做到“可理解性输入”才有意义。
磨耳朵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听唱英文儿歌
孩子天生爱音乐和律动,听唱儿歌的方式能让孩子毫无压力地眼睛和肢体沉浸式参与。
儿歌的重复性、规律性很强,对词汇的积累非常有帮助。比如《the wheel on the bus》,里面词汇丰富:go,on,up,down,都是英文读物中的高频词。孩子一边享受童谣,一边就能吸收了。
第二种:看英文动画+听音频
最简单、轻松的有效磨耳朵方式就是看英文动画片,动态的画面和惟妙惟肖的配音可以很好帮助孩子理解英文配音的含义。
动画片也是有“分级的”——简单的动画片,语速慢,语言重复性强,适合入门的孩子;难的动画片,语速快,故事性强,适合有基础的孩子。
怎么判断难度适不适合自己孩子呢?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看ta是否乐在其中。如果孩子看得津津有味,不用担心,说明这个动画符合ta英文的认知水平,不用守着ta不停讲解。
如果怕长时间看动画对眼睛不好,可以从网上购买已经看过的动画音频(保证理解性输入)。吃饭、洗澡、坐车、上学路上......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配个专属播放器,带上耳机听一听。坚持久了,你就会发现,ta嘴里时不时就能蹦出动画台词了。
第三种:看英文绘本
如果你有心让孩子从小学习英语,接触英文文化,我觉得最好的启蒙方式还是给孩子读英文绘本。
绘本中包含着丰富的语言信息。你们可以随时停下来,给小朋友解释画面的意思;可以反复读一页,认画面中的每一个动物、植物、建筑等;如果孩子翻页翻过了头,可以跳着读。
有图有真相。图画对于孩子来说简直太重要,看到的会比听到的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记忆。
亲子共读能强化对词汇的记忆。很多时候文字是需要有上下文才能帮助理解的,通过读绘本,孩子能够学到准确地词汇的运用。
首先,我觉得大家不用对口音太介怀,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远比口音对交流的影响更大。
如果实在对自己的发音不自信,我建议配一只点读笔,孩子能够跟着点读笔里的纯正发音学习,我们同样可以跟着孩子一起从头学起。
读的时候被不认识的单词或者不理解的句子卡住了,可以把那个地方用中文来讲,看图说话,用中文来解释。让孩子听懂、看懂很重要!
每本书读很多遍。小朋友会喜欢他们熟悉的故事,喜欢反反复复听一个故事。如果让孩子挑选书,他们一定会挑自己熟悉的书来看。熟悉让他们有安全感、成就感,熟悉也帮他们巩固学到的内容。读得次数多了,孩子就能慢慢自己看书,自己复述了。
在英语启蒙阶段,我觉得最应该死磕的是高频词Sight words。据统计,主流儿童读物中,Dolch Sight Words占到了80%左右;在普通报刊中,Dolch Sight Words也占到了50%左右。
掌握了高频词,孩子的阅读能够更加流畅 ,更加自主,也能把精力放在新词的学习上。
学习Sight Words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就是多看多听多写,让孩子对它们非常熟悉,最终达到一看到,就能认出来。
新课标也已经把“自然拼读”放入了小学阶段的必备,但是,自然拼读不适合完全零基础来学习,而是在有了300~500个左右的听力词汇以后,再开始学习。
孩子在学习了拼读规则之后,就能 “听音拼字、见字读音”。这和汉字的拼音有异曲同工之妙,孩子从而可以快速而正确地念出未曾见过的生字。
而在记忆单词时,不是按照字母排列的顺序进行记忆,而是通过“字母”在单词中代表的“发音”(sound)进行记忆,从而事半功倍。
相比于绘本,分级读物的难度循序渐进,不同级别都有统一的标准,但分级读物的“分级”不是为了给孩子打分,定级。
分级的意义是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认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的书籍。适合孩子的书能让孩子能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充分地理解故事,能够让他们感到有一点点难度挑战,以便通过一次次地阅读,一点点进步。
利用分级读物,可以尝试让孩子独立地阅读那些和他的阅读理解水平相当的绘本,而由大人带领着,共同阅读那些稍高于孩子阅读水平的绘本。
分级读物的初级内容非常简单,可能就是一个词,一个短句。因此,小到1、2岁,大到10岁+,都能找到适读的级别绘本。
提醒一下:
👉分级阅读绘本数量庞大,没有必要贪多,建议选择一两套跟到底。也不要听读一遍就完了,在一次次的“重复”中,才能慢慢实现听懂、跟读、复述。
👉坚持“听力先行+可理解性输入”。大人给孩子读(或借助点读笔),加上必要的讲解,保证孩子理解其内容,听&理解能力可以远远高于读写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多听听对应的音频,锻炼听力。
澳洲孩子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要系统学语法了。在课堂上,老师最喜欢用的就是这样的教学海报,把一个个的语法知识点总结下来。
相当于是孩子已经会日常的语言沟通了,老师带孩子来认识具体的语言结构,这点类似于中文的学习过程。
但毕竟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中国的小朋友什么时候开始学语法呢?
其实,低龄段孩子的语法启蒙都藏在一个个的高频词中,当我们用高频词造句的时候,里面就是一个个简单的主谓宾/主系表句子结构,这就是最初的语法启蒙形式。比如,下图:
但是高频词中的语法知识充其量算作是启蒙,那么系统的语法学习应该放在什么时候呢?
推荐等孩子大概RAZ读到F,牛津树读到4级时,就可以开始加入专项的语法知识了。因为这个节点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语法能力的加持,为接下来的系统写作训练做好衔接。
0岁启蒙不算早,小学启蒙也不算晚。能否追得上,最关键的是能不能坚持。
但是,大童与0-6岁幼儿相比,优势是认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弱势是这时候学英语要跟学校学习抢时间。所以,两者的英语启蒙进程会有所不同。下面会详细讲到。
英语启蒙涉及到方方面面,搞清楚它们之间也是有先后排序和并列关系,能让孩子的英语学习之路走得平坦一些。
下面是一个英语启蒙规划路线,因为每个家庭的英文启蒙开始时间不同,那么对应的方式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以下按照0-6岁和6-12岁分开来讲,供大家参考:
不管哪种语言的学习,我的建议都是越早越好!尤其是0~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语言敏感期。
他们对语言中的“声音”尤其敏感,这个阶段进行“听力输入”的效果事半功倍。优质的儿歌、动画、绘本都是行之有效的“磨耳朵”素材,并且在此过程中可以积累大量的听力词汇。
国外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公立幼儿园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家给孩子进行26个字母的认读和书写启蒙了。
对于国内的孩子,我的建议是,在进入系统的分级阅读之前,进行字母和书写的训练。
小朋友要开始系统的学习高频词,而高频词的拼写需要以字母为基础,所以尽快搞定26个字母,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过渡到单词和句子的书写训练。
与此同时,要同步开始的是认读高频词,虽然在平时的磨耳朵过程中有所积累,但最好是落实到“纸质”,保证200~300个高频词,这对于孩子今后顺利过渡到分级阅读特别有帮助!
等到孩子有了大概500个左右的听力词汇,并且掌握了大部分的高频词以后,就可以顺利过渡到分级阅读了。
在进行分级阅读时,一定要注意阅读的广度,也就是内容所涉猎到范围。小朋友的生活空间可能有限,见识受限,但是借助绘本,他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大千世界。
想要实现阅读的流利度,绕不过去的就是“自然拼读”。自然拼读相对枯燥,可以先使用动画片,让孩子“无痛”感受不同字母组合的发音。系统学习的话,建议配合专业的课程或者教材来进行。
6-12岁大童的特点是,英文语言能力低,但同时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
所以,一些偏低幼的儿歌和动画就不适合大童们了,建议选择语言难度低,但是故事性、逻辑性强的动画片。
相比于小童有更多的时间来磨耳朵,拉听力,大童的英文启蒙要尽快开始分级阅读,一边听、一边看图来跟读,迅速积累可理解的听力词汇。
给大童选择分级读物时,还要注意的是,故事类和科普类读物的配比均衡。
尽快搞定200~300个高频词的认读和拼写,这些高频词占据分级阅读中60%-70%的词汇,为将来丝滑衔接更高等级的分级阅读做准备。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学习系统的自然拼读课程。自然拼读不但能帮助孩子实现流利阅读,还能帮助孩子迅速积累大量的阅读词汇。
大童学习自然拼读,尽量在小学二年级再进行,因为一年级学习的拼音知识已经掌握牢固,不会把拼音和英文搞混淆。另外,有了拼音基础,可以把学拼拼音的方式正向迁移到自然拼读,效率更高。
随着分级阅读数量的增加,孩子慢慢能够半自主阅读,甚至自主阅读了。这时候,简单的绘本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了,他们开始对篇幅较长、情节丰富的故事感兴趣。这也预示着要开启章节书的阅读阶段。
从绘本和分级读物开始,要想跨越到章节书,必经之路就是桥梁书(也就是初级章节书)。桥梁书的图片与文字比例约1:1,文字浅显易懂,具有趣味性,同时兼顾一定的语言技巧。(后面有推荐)
“自主阅读”,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泛读。泛读就是你读懂大概60~70%的内容,甚至读懂大意,就能够继续读下去。
但是到了学龄,尤其是词汇量到了一定基数,就需要泛读和精读两手抓。而精度是需要答题的,需要阅读策略。
之前我们同事吐槽:在家辅导英语,对应的练习太少了,虽然对于孩子的英语输出确实不能太着急,但是一点“输出”也没有,是不是也让人心里不踏实,不知道孩子学得怎么样。
在英语学习中还有一个策略,就是“以考促学,动态评估(test teach test,dynamic assessment)”——
通过考试对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获得反馈,帮助学习者看到自己的进步和薄弱点,在下一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然后进行下一轮测试,不断巩固,其实也是再评估。
孩子们适用的英语学习策略,以及当下对方法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这些都是需要在考试实践中进行验证,能不能为学生自己所用?
通过测评/考试提供反馈,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这就是“以考促学,动态评估”的意义——
Assessment of learning is important, but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AfL) should be the guiding principle.
对学习的评估很重要,为学习而评估更重要。
从我们这一代人的小学时代,可能就有很多家长听说过剑桥英语。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Main Suite Examinations,缩略为MSE),是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根据欧洲委员会制定的语言教学大纲,针对非英语母语人群设计的的英语技能考试。
它在我看来就是“小雅思”、“小托福”。考察的是孩子对于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举个例子,四六级考了高分,你未必有多高的实际的英语运用能力,可能在国外点餐、问路都成问题;但如果你已经流程能在英语环境中交流,能看无字幕的英文电影,那么就算你没有备考,雅思和托福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不能被日常运用的语言,其实孩子在学习时也不会有任何乐趣(想想我们当年的高考英语)。之前在网上看到说,我们中国的孩子去到国外和人家交流,用的就是非常正式/文绉绉的书面语言,被当地人称呼为“来自东方的小莎士比亚”🤣。
英语教改以后,现在的中考英语和剑桥英语KET考试的的重合度非常高了。其实许多家长已经熟知KET和PET,它指的正是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的第一级和第二级。
2020年剑桥英语的最新版教材,阅读内容也涉及了各个维度,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
重要的是,KET是可以零基础入门的,即便是只认识26个字母的6岁孩子,也可以通过中教老师领进门、外教老师领读+孩子重复的形式,系统性的学习英文。
所以无论学英语是为了在升中学择校时增加竞争力、提升中考成绩、日后选择国际教育路线还是为了日常生活中提高英语的工具性&人文性运用,剑桥英语考试都是一个能兼顾各种需求的最优选择。
下周四和周五(19号、20号),我和前雅思考官、魔力耳朵剑桥英语的教研教学中心负责人Viviana老师,一起进行直播,为大家分享:
1、如何高效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KET/PET考学规划
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朋友们,欢迎来听!
此外,这次合作我也给大家薅来了一些免费资源,其中包括英语学习评估,只要进群就可以免费参与。孩子花费大约10~15分钟的时间(基础好的话可能要30分钟)可以完成完整的欧标测评。
小舒✖️魔力剑桥学习群:
所谓欧标测评,不管是小托福、剑桥考试或者校内考试,它都可以对应体现孩子的英语水平(很多家长可能也在孩子的英语教材上见过英语欧标的标注,例如 CEFR A1等)。
测出来的结果样板如下:
进群不仅能免费测试,还有老师每日分享不同年龄段的英语阅读进阶规划(分为6岁以前、6~7岁、7~9岁、9~12岁),以及单词绘本、语法思维导图的资源分享,同时也会详细解答KET\PET考试的各种问题等。
英文儿歌和动画
英文启蒙绘本(分为0-3岁和3-6岁)
英文启蒙app(4种类型)
分级阅读绘本
英文桥梁书
自然拼读
sight words 和练习册
《super simple song》
适合:1~6岁零基础孩子
儿歌首推《super simple song》,简称SSS。
每一个词的读音都分开且清晰、发音标准、语速适中,关键词语和语句的不断重复,配合欢快魔性的旋律,是孩子们英语“磨耳朵启蒙”的最佳选择。
里面很多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类型的儿歌,即使孩子0基础,也可以通过眼神、肢体动作、表情等调动孩子积极性、增加互动,实现理解性输入。
SSS有270多首,分为认识动物、字母拼读、交通工具、认识身体、数学启蒙、生活习惯等不同主题,几乎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家长会习惯性让孩子按顺序去听,这里想告诉大家一个更高效的使用方法,就是按照“主题”去听。因为同一个主题中的单词和短语,会在该主题的不同儿歌中反复出现,可以不断强化巩固记忆。
Cocomelon不管是中文版还是英文版,都非常受欢迎。动画讲述了一家五口和谐相处的小故事,很生活化。
故事的连贯性和音乐的节奏感很强,能够让孩子产生很好的代入感,学到不少与父母兄妹友好相处的方法,还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语速也适中,非常适合孩子模仿学习。每集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时间控制在4-5分钟之内,主题包含学习字母、数字、小乐器、颜色、形状等,活泼有趣。
Pink Fong中的很多儿歌,大家都耳熟能详,其中最有名的《Baby shark》在Youtube上已经有130多亿次的播放量。
视频主题包含alphabet字母、Numbers数字、Food食物、Animal动物、Fruit水果、Phonics自然拼读等,非常丰富。
与上面两种儿歌最大的不同是,Pink Fong在动画中穿插真人舞蹈和动作,这种真实感能帮助孩子与生活建立联结,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它采用的是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方式,每集5分钟,重点介绍一个单词,并以活泼、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孩子快速熟悉单词,并能脱口而出。
类似于幼儿版的“疯狂英语”,适合0基础的孩子。在教孩子们学习单词、拓展词汇量的同时,鼓励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
纯动画,语速缓慢,每集大概7分钟,讲述狗狗老师Duggee和他兴趣班里五个动物小朋友的故事。 颜色亮丽、形象可爱别致,非常讨喜。
故事发生的场景基本上都是学校,相比于《Cocomelon》,它更注重引导孩子在团体中的交流和合作,也能让孩子学会很多相关的常用表达句式。
《Alphablocks》
适合:有一定听力词汇基础的孩子
中文名字叫《字母积木》,在BBC热播多年,可以说是全球最强的自然拼读动画,带孩子领略自然拼读的“魔法”!
通过搞笑的动作、有趣的故事,发音和画面一一对应、不断重复,让孩子们熟悉每一个发音的技巧和规律,由易入难,帮助他们迈进学习“自然拼读”的大门。
堪称动画界的RAZ,如果不想来回换资源,推荐大家直接给孩子看little fox的分级动画。不管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总能找到适合认知水平的动画。
一共有4000多集,按照语言学习的难度,分为9个级别。内容覆盖字母、词汇、自然拼读、经典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等。大名鼎鼎的《Journey to the West》就出自它的Level 5。
Muzzy是一只绿色、巨大的毛绒绒的外星怪物,它降落到一个王国后发生了很多奇妙的故事,剧情很有意思。
这个动画最大的特点就是语速很慢,孩子能通过简单的剧情达到可理解输入的目标。内容设置方面,重点围绕常见词汇、日常用语和句型结构进行多次重复性的展开。
包括12集故事动画和30集词汇动画,合计1200左右的词汇量。1-6集是Muzzy in Gondoland,内容基础的词汇、句子和表达。7-12集是Muzzy comes back,内容难度略有提升。
读绘本的时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接触,给孩子读绘本故事,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专注力、可以让他们看到生活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扩充他们的认知。所以,一定要广泛地阅读。
按照年龄段,给大家推荐一些值得一读再读的英文绘本:
低幼宝宝不能错过的经典翻翻书,每一页机关里都藏着小动物。
这是一本获奖无数的绘本,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大大小小不同版本在全球发行超2千万册!通过一只很饿的毛毛虫变成蝴蝶的故事,可以学习各种食物和数字。
《Brown Bear ,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许多美国孩子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它。这本绘本在英语国家几乎家喻户晓,是最好的英语启蒙类绘本之一。全书只有两种句型,从一种动物引导到另一种动物。
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每一页都是一个动物做一个动作,可以让孩子掌握12种动物和12个身体部位的英文表达。
Maisy(小鼠波波)机关书可以说是0-4岁孩子英语启蒙的首选绘本,并且这是我们玩过的互动性最强、最有趣的低幼绘本。
集颜色、动物、形状认知于一体,由16种颜色和9组形状组合变换出9种不同的动物。
调皮的大卫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生活中老是惹麻烦,怎么才能成为一个行为习惯良好的孩子呢?在大卫的故事,小朋友们可能就会联想到自己哦~
在亲情故事中,让孩子感受对“我妈妈,她很棒!”和“我爸爸,他真的很酷”。尤其是《My dad》诙谐幽默、寓意深刻。
每两句一押韵,节奏分明韵律感强,是孩子的语言启蒙书。故事温馨,并是能解决孩子成长焦虑的指南。
《What's the time Mr.wolf》
这是一本充满童趣的指偶绘本。讲述的是孩子们每天的日常,情节生动有趣,还可以学习认识时钟。
讲述的是家喻户晓的三只小猪的故事,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安全意识绘本,还配有情景式儿歌。
《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
《猜猜我有多爱你》非常暖心且治愈的故事,中文版和英文版都非常与孩子细细品读。母子之间的爱到底有多深,是无法与用语言形容。
诙谐幽默,画风充满温度。不仅7次荣获苏斯博士奖,更是美国孩子必读的入门读物。
句子很日常,在生活中都能高频使用。包括洗澡、穿衣、盖被子、吃饭、上厕所、礼仪教养、生活常识......等等内容。并且每一本书的设计都创意十足,甚至还有一本特别的气味书,增加阅读趣味。
英文启蒙类的App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它的好处是价格便宜资源丰富,还能随时随地享受超级优质的资源。
并且有多种类型,有些是重在提供优质的视频资源或阅读资源,有些是可以提供大量的口语练习机会,还有的是能够系统地进行英文启蒙,大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选择。
之所以推荐“小小优趣”,是因为在视频资源方面,已经提前做过了筛选并分级,为父母节省了很多选片、找资源的时间。
它买下版权的动画超过百部、7000集+,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到6岁学龄前儿童,都能从中找到合适好看的动画。
英语启蒙的部分,又单独的分为四个阶段:英文儿歌、探索认知、动画故事和拼读与词汇。可以说,从婴儿期的磨耳朵系列到自然阅读的认常见词,一站全包。
《ABC reading》
优势:适合3岁+阅读专项提高
ABC Reading也是好未来(学而思)旗下的,引进了美国ReadingA-Z原版绘本内容(后面分级绘本推荐会讲,绘本引进的是经过修改调整的,而这个APP的才是原版绘本)。
ABC Reading拥有ReadingA-Z原版绘本的独家版权,这个软件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因为是从单词开始学习的,如动物,数字等。
界面操作很简洁明了,没有老师授课,一共四个板块:绘本馆、单词闯关、磨耳朵、精讲课。
绘本馆会有单词预习,会罗列出重要学习的单词,阅读的时候会增强记忆,能阅读完再跟读。学习好之后可以通过亲自互动游戏再来巩固一遍单词和短句,还能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边玩边学。
《小狐狸ABC》和《Run Fox》
优势:开口说英语神器
如果家里没有英文环境,这种口语练习类app非常有必要。一集十几分钟的动画故事,大概需要开口近20次,并且句子重复比较多,都是在情节中的关键词和对话——在使用场景中学语言。
让孩子以动画片主角的方式开启“沉浸式”英语学习体验,必须要“说英语”去闯关,才能推动故事发展。每集都留下悬念,让孩子想要主动学下去。
小狐狸ABC适合基础薄弱的孩子,RunFox(狐狸快跑)适合有英文基础的孩子,学习的方式更“场景化”。相对ABC而言,狐狸快跑没有那么多“教学环节”,而是让孩子直接在故事情节中,开口说,反复说。
斑马非常适合零基础的孩子,而且孩子喜欢听,愿意听,能坚持下来,一个是因为内容很基础,难度合理,孩子很好上手,二是故事设计和制作真的精良,每一个画面都在精心打磨,处处融入细节。
每天围绕一个场景主题,从儿歌到单词,从动画到绘本,到最后开口练习和小测试,完整的一个闭环:听说训练 -> 阅读积累 -> 随堂测试 -> 实景对话 ->当日反馈:
线上内容完成后,还匹配了线下的资料帮助孩子巩固和浸润,都和线上的内容和故事同步,包括单词卡(可点读)、儿歌卡(可点读)、绘本(可点读)、练习册(可点读),所有随材仅支持斑马点读笔点读。每天一课+复习巩固的模式很省妈。
建议选择分级体系完整的分级读物,比如红火箭、大猫、牛津树,这些都是从零基础就可以开始读的,有基础的孩子也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等级。
这几套没有绝对的好坏,各有特点,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来选择。
综合来看,我推荐从红火箭、大猫、ABCtime里面选一套,搭配牛津树使用。这四套都是专门为分级制定的,体系完整,可以根据这些读物确定孩子的英文阅读等级,并按等级一点点往上爬。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是,红火箭、大猫、ABCtime都是题材广泛的,而牛津树故事有连续性,所以建议搭配使用。
《红火箭(Red Rocket Readers)》这套书分级明确、循序渐进,非常适合用来当作英语入门的分级读物。
《红火箭》对初学者的等级划分较细,并且开始阶段的句式重复性很强。
它的每个级别包含24本虚构类(Fiction)和24本非虚构类(Non-fiction)的书,内容足够多,以此扩展、巩固孩子的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在保证科学分级的同时,故事也完全没有忽略趣味性和完整性,有主题、有线索,而且能激发孩子的辩证思考,读起来不会觉得枯燥,这是不少其他分级读物没能做到的。它的配图也总体精美,为这套书增色不少。
现在这套书也有相应的课程了,绝对是“不知道该怎么读”的父母福音。
只要谈到分级阅读,就一定少不了《牛津阅读树》(Oxford Reading Tree)。它在英国是很多学校的阅读教学材料,在全球有130多个国家使用。
《牛津阅读树》和其它分级读物还有一个显著的差别是,别的分级读物几乎都有各式各样的角色,可《牛津阅读树》却只有固定的几个:Biff、Chip、和Kipper三个孩子、爸爸妈妈和Floppy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