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盘后消息,国务院国资委于2月19日召开了“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
受该消息刺激,
2月22日,AI产业链中的央企公司受到资金追捧
,国投智能实现20CM涨停,国脉文化、森远股份、美利云等多股实现一字板涨停,中科信息等多只个股大涨。
2月19日,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强调央企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功能使命,
要求央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重点关注算力基础设施构建与多模态产业赋能。
具体来看:1)要夯实发展基础底座,把主要资源集中投入到最需要、最有优势的领域,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更好发挥跨央企协同创新平台作用;2)开展AI+专项行动,强化需求牵引,加快重点行业赋能,构建一批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打造从基础设施、算法工具、智能平台到解决方案的大模型赋能产业生态。
华福证券分析认为,央企具备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等优势,央企入局有利于加快完善我国
AI产业发展基础底座,促进形成产业示范项目为其他企业创新提供方向
。
央企具有显著的资源禀赋优势,有利于集中资源补齐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短板,央企入局或加速多模态大模型与业态赶超,逐步缩小与海外大厂差距。
专业人士分析认为,政策鼓励央企参与AI产业建设,一是因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AI是人类第四次产业革命,因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二是,美国时间2月15日,OpenAI发布了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使得我国与美国在AI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国AI产业的追赶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步伐。三是,我国在AI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被卡脖子的情形,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自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加强对我国科技投资打压力度,人工智能为其中重点遏制方向之一。2023年10月17日,英伟达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签署文件进一步扩大对高密度高性能AI算力芯片出口的限制范围。
根据Business Insider等媒体过去的报道,中国的云计算大厂从2023年11月开始测试英伟达提供的,符合美国政府管制要求的性能降级版本芯片,结果是并没有强烈购买的欲望,包括阿里、腾讯、百度和字节等都明显转向中国国产芯片。
这其中有性能缩水,国内外芯片差距缩小的原因,更重要的是,
美国政府对出口管制的不断升级已经变成难以预期的行为,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而言是重大挑战。
2024年1月26日,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表示,拜登政府将提议要求美国云计算公司确定外国实体是否正在访问美国数据中心以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尽全力阻止中国获得训练本国人工智能模型的算力。
根据美国联邦公报的信息,2024年1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进一步采取措施处理对于国家紧急情况有影响的恶意网络活动》文件,拟加强对于IaaS企业向海外公司和个人提供包括AI模型训练在内的云服务的监管。
该政策文件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29日。该文件拟规定美国的IaaS企业在对外提供云服务时需要执行CIP,即用户身份信息鉴定流程。
广发证券认为,美国商务部此次公布的政策文件拟加强对于算力使用者身份的审核,尤其是对于开发AI大模型的海外用户的情况。这是美国对于优质AI算力资源限制使用的进一步加强。
国内
AI产业链自主可控建设的决心有望进一步加强,国内AI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转而使用国产AI算力和模型服务的动力大大加强,国内AI算力自主可控建设进程有望加快
。
因此,
AI产业链中的央企公司有望从自主可控与技术追赶中受益
。笔者根据Choice数据、上市公司公告、资讯等多方面资料,梳理出了A股当中AI产业链上的央企公司,供大家参考。
其中,截至
2月22日收盘,国投智能2月以来涨幅已经40%,中科曙光、中科信息等6只个股涨幅也超20%。
此外,央企入局
AI产业建设,对于AI产业链上游的算力需求势必有所拉动,因此,AI产业链上游公司有望受益。
笔者按照算力的细分领域,梳理出了A股中算力概念核心公司,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