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搅沫沫
搅沫沫,万千西宁人的网上家园!西宁新闻、吃喝玩乐、购物嗨皮、旅游攻略、买房装修、结婚生子,西宁生活信息360度全搜罗!还有各种免费福利送送送.关注搅沫沫,让你的西宁生活多姿多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搅沫沫

记忆│老风箱,记录了青海农村人曾经的生活方式!

搅沫沫  · 公众号  · 青海  · 2016-12-11 18:19

正文


说到风箱,可能许多人还很陌生,其实它就是一件用木头做的长方形鼓风装置,整体由木箱、活塞、拉柄、活门、出气孔组成。在我的记忆中,风箱伴随了家人的生活足足有十年多,如今再看到老汉拉风箱,又让我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记忆青海


风箱,曾是家家户户离不开的生活用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虽难登大雅之堂,却备受人们青睐。现在风箱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加之它是纯手工制作,制作风箱的手艺需要师傅手把手教给徒弟,因而这门独特的制作手艺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今天咱们就说说关于风箱的那些事,有制作流程,有乡愁回忆,有不舍亲情。



那时候的青海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个大锅台,灶台上一口大锅,风箱的位置基本上都在锅台的东边,为何在锅台东边?有这么一个说法:有钱没钱,锅台口要朝南。制作风箱是这样设计的:右手拉风箱,左手加柴炭,可能是因为多数人右手灵活一些吧。



在每个清晨、中午或傍晚的村头巷尾,总能发出“吧嗒吧嗒”清脆悠扬的声音,和着鸡鸣狗叫、孩童笑闹的喧哗,大人们的脚步声、说话声,成为一首极其动听的乡村交响曲。风箱呈长方体的风箱,性软轻巧,有弹性,不张不走,经久耐用。里面的拉杆木材坚硬耐磨,光滑轻爽。一个好材质的风箱,可以用上几十年,传承两三代人。



拉风箱也有一定讲究,刚生火时,风不能大,大了容易将火吹灭,只需轻轻拉动即可。等灶膛里的引火柴草充分燃烧,再放进包谷杆、胡麻杆之类的柴禾,就可以用力拉了,如烧的是树枝,则需要更大的风力。拉风箱用的是巧劲,长拉短放、快拉慢推才能持之以恒而不吃力。




80年代之后随着小型电动鼓风机的应用,使用风箱逐年减少,风箱产量也逐年下降,风箱大概是80年代末淘汰的,替代它的就是现在的鼓风机。鼓风机需要电来带动,所以风箱的淘汰过程是随着农村通电的普及而逐渐完成的。



一个物件当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的时间。一个生活中看来很普通平常的物件,当有一天你去琢磨它时才发现这个发明的伟大,你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



过去农村有专门以制作风箱为业的木匠,随着风箱的淘汰他们也逐渐转行去做别的事情谋生,再过上几十年,制作好风箱的手艺也将随着他们的离世而要永远消失了!



那拉起来劈劈啪啪呼呼生风的情景,没见过,没拉过风箱的后辈们只能去想象了。在一推一拉的同时,它会发出“咚..嗒...咚...嗒...”的声音!我清晰地记得,我三寸金莲的奶奶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围着锅台风箱侍后我们一大家成十口人的饭食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乡亲们烟熏火燎的烦恼越来越少了,陆续用上了沼气灶、煤气灶、电磁炉、微波炉,风箱将会慢慢卸下曾经的历史重任。但故乡袅袅的炊烟和熟悉的风箱声对我来说并没有走远,每当吃饭时,眼前总会出现母亲拉风箱做饭、汗流浃背的形象。这,永远让我心怀敬意和感恩。



如今只在青海已经完全看不到了。



老物件总能唤起人们怀旧的情愫,尽管它们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那种怀念却与日俱增,从来不曾消退。 


你还记得青海哪些老物件,在留言里评论告诉我们!

评论前三的,获得价值60元的面膜






编 辑|木木

责 编|绍斌

监 制|沫小婷

终 审|青海老李 

来 源|青海在线,搅沫沫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