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觉
梧桐,现任职于某券商,著有《投觉》、《知止:投资策略的真实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自贡网  ·  自贡也有“拿抓”! ·  昨天  
四川日报  ·  今日凌晨,大S母亲发文回应 ·  昨天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寒假,川大的你,在哪里,有什么故事? ·  2 天前  
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  寒假,川大的你,在哪里,有什么故事?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今年过年,你背了几首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觉

当下的中年

投觉  · 公众号  ·  · 2019-09-15 09:42

正文

愈是中年,愈是当下。

如果一个人可以安处当下,也即是说, Ta 不受对于过去的回忆或是对于未来的期待所影响,而只看到当下那一刻,那一刻对 Ta 而言就没有任何障碍存在。

因为只有与过去或是与未来有所联想,障碍才会产生。

当下,是全无障碍的,自然自在。

什么是安住当下?

在梧桐的语境里,当下,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当下,是离一切相的当下,是全然投入的当下,是无执的当下,是心无挂碍的寂静的当下,是如来如去的当下。

当下,是你看着这一小段文字,没有任何念想的当下。

《金刚经》第三十一品,是知见不生分。知见不生,即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如是,全心活在当下,而妄想,则是在念头的森林里迷了路。

当下,是离于过去、未来和现在的当下,也即是说,当下并不在时间的范畴内,所以,亦非过去、未来和现在的投影,而且,当下也并不在空间的范畴内,你不能说当下有前后左右大小上下之别。

当下,摆脱了“我”、“我的”、“我能”、“我所”,当下与禅宗里的“只”字有很大的关联,譬如,只管喝茶,只管打坐,只管吃饭,只管睡觉,其中没有任何的衡量、计较、分别、取舍,只管将杯子端起,唇边凑到杯沿,只管喝下,无人无物的那个刹那,或者更进一步,那个过程。

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他的意思是说,全然地、完整地活在当下,即为得道。

所谓得道,意思是说你要从所有的东西上下来,无一处可栖,也就是《金刚经》所言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它是真正的难行之道,然而,一旦你做到了,那你自然就当下自在,温柔无畏,并且相当笃定。

我们或许认为自己是活在当下,但是,当我们满脑子都是过去的留恋与未来的担忧时,对于真正的当下,其实是视而不见的。

而对未来无所畏惧,即是不再懦弱。懦弱往往来自于急进,不耐,没有处于当下,无法适切并且完整地过生活,你错失了生命里的诸多细节,你也错失了生命的整体观。

真正的觉醒者,是纯粹地自觉,彻底地觉察,意识到当下发生的一切,而不是那种以我为尊、傲慢自负却又带有羞赧的笨拙自觉。

当你与这个世界相应时,总是会有一些愉悦的时光,譬如,与人相处,与其他有情众生相处,与无生命的山河大地相处,这种相应,即是完整地、全然地处于当下。

俯仰自在,头头是道。

当我们经历了种种的人生起伏,我们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的眼光就会转化——由躁动到寂静,由不安到自在,由分别到不二,由热烈到清凉,由闭塞到敞开,由黑暗到明亮。

我们会发现,原来,世界有它另一面的样子,生命有它另一面的样子。 我们没有必要一直正经八百,我们也没必要一直取悦自己,而是刻刻当下,自在与安乐。事实上,这才是生命本然的样子。

生命,它永远不会像你规划的那个样子展开。事实上,它充满了起伏与跌宕,无常与调整,然而,也正是这绵延一生的无常与调整,帮助你回到当下,帮助你欣赏当下,帮助你全情投入于每一个当下。

你不用延迟自己的满足,当下即可满足。

说不够永远都不够,说够当下也就够了。

没有了恒常的期望,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自在,我们的关怀与爱心开始变得不再附带条件,而喜悦常在当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