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医生,好大夫,必须有很好的素养。
何为人文素养?是价值观,是做人的整体素质,是对生命的把握,对社会的洞悉,对人生的了悟。医生的人文素养应当高于患者,才能在医患关系方面把握主动,患者才能信任医生。这才是合理的医患关系。而人文素养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内心强大。
首先,面对瞬息万变的危急病情,医生需要内心强大。
医生面临的是有悲苦的个体,因此必须心怀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人类内心最朴实的情感。医生面对生老病死,生命转瞬即逝,若不是内心强大和心如止水之人,在急危病情判断上很难客观、公正、准确。因此从医既要有仁爱的情感体恤悲苦的病人,又要有客观高超的技艺果断处理急危病情。有情有理。
其次,面对庞大的医学知识体系,医生需要内心强大。
从医路上,必须面临很多问题,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庞大的医学知识体系,看不完,学不尽,如何在学之不竭的医学知识体系中迅速找出适合自己的,需要做出稳定的选择,这种选择也需要强大的内心。
再次,面对托付生命的病人,医生需要内心强大。
医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作者,也不单单是一个科学工作者。更是病人赖以寄托的人。这种寄托是一种生命的寄托,若病人把生命只是寄托在一个技术人才或是科学人才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科学和技术是浅薄的,在当代被视作高端的科学技术,也许未来会是极为粗浅和可笑的。既然高科技在后人看来是粗浅和可笑,甚至是错误的时候,病人把自己托付给冷冰冰的科学或者技术上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拥有强大内心和稳定心智的医生才是真正患者愿意托付,甚至是患者的希望所在。
最后,面对寄托情感的病人和家属,医生需要内心强大。
医生之所以被称为大夫,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大夫,自古就是对“高级文官”的称呼,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设置“大夫”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病人及家属称呼医生为大夫,是对医生的尊重,病人把他的性命维系在大夫身上,家属把对病人的情感维系在大夫身上。诊疗过程中,大夫的人文素养,大夫做人的态度,大夫的大智慧,对生命是否达观、是否了悟都会影响病人及家属。值得病人及家属托付,就是大夫内心强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