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英(音译)是为了治好自己腿麻和头痛的毛病才到中国南方的这片山林中来的。
66岁的吴伟英这些年一直听说巴马县是中国的长寿之乡,那里的人们几乎都不生病,能活到100多岁。吴伟英无比渴望能恢复精力充沛的状态,于是他9月份时去了巴马。
在巴马,他努力学习当地的生活方式,通过吃蘑菇来恢复体力,饮用据说能延年益寿的河水,还在洞穴里锻炼身体。这样坚持了7个月,他的病情依然毫无改善,于是他陷入了抑郁。
“我已经失去希望了”,眼里满是泪水的他这样说道,“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巴马曾经是广西喀斯特大山里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小村庄,但是近年来却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诸多生病和上了年纪的人来到这里。
这些访客大多都是来寻找一种神奇的药水——“长寿水”,除此之外他们还拜访住在这里的百岁老人,听取他们的养生心得。很多人都在待了几天之后充满希望、精神抖擞地离开了。
但对于长期被疾病困扰的人来说,这份经历可能非常痛苦。很多人来这里是相信会出现奇迹,但是等待他们的只有挫折,他们往往会受到假医生欺骗。
“这是我最后的希望了,”来自上海的57岁的退休邮递员李明(音译)说,去年12月时医生告诉他,他得了肝癌,最多还能活一年,“如果这都治不好我,我就只能接受被判死刑的事实了。”
“百岁老人”成了名人
随着中国老年人数量的迅速增长,以医疗和长寿为主题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中国政府鼓励各地打造自己的长寿旅游目的地。
巴马当地政府把这里的百岁老人们变成了名人,将他们的画像张贴在广告牌上,开放他们的家供游客参观。开发商也大肆购买土地,建成五星级酒店、度假村以及豪华住宅,努力将其与“神奇之地”等名号挂钩,面向健康意识强烈的家庭进行营销推广。
中国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了巴马村的传说,科学家也正在调查为什么这里的居民能如此长寿(2012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遗传变异可能部分解释了这一现象。)
每年有超过200万人访问这个人口达27万,有82名百岁老人的村庄。游客们乘坐巴士到达这里,他们主要来自中国东北、南部省份和香港。他们给长寿老人们带来礼品,与他们合影,向他们探寻长寿的秘密。
游客的大量涌入为一些虚假的保健品创造了市场,比如当地的“长寿水”就有数不清的种类,每吨约600美元起价,广告声称饮用“长寿水”能治好糖尿病和骨质疏松。街头小贩们声称,这些喷雾剂含有蛇和蝎子的分泌物,对脚臭、经痛、关节炎有奇效。
居民对发展长寿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感到高兴,但是也开始担心该地区的宁静被破坏。
“以前这里是平静而原始的”,农民刘素嘉(音译)说, “现在到处都是垃圾和病人。”
一位巴马的中医李红康(音译)说,近几年他给很多病人都看过病,有一个亿万富翁,带了三辆车和两个护士来到这,就为了给他母亲治病。大多数人在巴马只呆几天,这也使得当地的短租业越来越受欢迎。
“他们在这里即使不能治好病,但心里舒坦。”李说。
空气中有东西?
很多来巴马的游客都说他们的身体状况已经有所改善,他们觉得与中国很多地方不同,巴马几乎没有污染。他们认为巴马当地一些洞穴的空气中含有高浓度的带负电荷的氧离子,科学家们说,这些氧离子有助于净化空气。
每天早上,人们都涌向百魔洞,这个天然的洞穴据说有着特殊的治疗能力。这些人中,有被疾病折磨的癌症患者,还有与艾滋病作斗争的年轻人、脱发的女人们以及只有13岁的尘肺病儿童。
到了中午,他们都在洞穴里的岩石上休息。他们在手机上看书、看剧,互相询问对方相不相信洞穴有治愈的疗效。
陈兰芝(音译)曾经是一家贸易公司的经理,他认为这个地区极为“神奇”。他2013年得了肺癌,但是竟然通过在洞穴里练习太极,食用煮熟的鸽子和苹果恢复了健康。
62岁的陈先生为游客们提供咨询服务,他建议游客们每天早晨要吃枣并且喝一杯热水。他说很多人觉得只要来到巴马就能治愈疾病,这是错误的想法。
“这个地方只是有利于保健”,他说,“如果医院告诉你没有治愈的办法,就算来这也没用。”
洞穴外面有一个到处都是蝴蝶和蛇纹树的地方,是当地著名的“氧吧”。21岁的孙露尧(音译),在这里照顾着她72岁患有肺癌的外婆。她担心这个洞穴因为挤满游客会失去治疗效果。
她说:“如果太多人过来,空气中能治病的氧气就会被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