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币圈
钱币圈(qianbiquan)是钱币收藏爱好者自己的公众号。收藏钱币,挖掘文化,美好的生活方式。资讯/行情/知识/故事/发现/活动/商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重磅!DeepSeek:今天启动 ·  7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全红婵,拟被保送暨南大学 ·  9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有钳人28 ...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走上工程师之路的罗文博 ... ·  昨天  
华尔街见闻  ·  福建按摩大佬,9个月“躺赚”1个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钱币圈

先秦以来,古钱币的一些艺术因素

钱币圈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27 20:59

正文

先秦时期,周礼制和政治统治的崩溃迅速改变了中原政治和文化的格局。同文学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局面一样,作为青铜艺术一部分的铸币艺术也有了百花齐放的特点:由于各个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的不同,铸币形制各有千秋,主要为布币、刀币、圆形钱及楚国铜贝、金币等。这些货币的不同形制,向我们展示了农耕与渔猎两种文明融会贯通的全过程。

古钱币

在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地区,货币造型大多以布币为主。“布”作为“镩”的同音假借字,我们在字面上已经可以得知它与生产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出土资料可知,平首布盛行于战国中晚期,流行于韩、赵、魏等国。是在春秋晚期空首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春秋晚期的空首布,在造型上是原始工具的翻版,装木柄的首已经被范芯土所填满,从而失去了它作为生产工具的实用功能,而体型变小重量减轻的平首布的出现即可印证其作为生产工具的实用功能的消失。在铸币艺改进与简化的过程中,审美性特征占据显要地位.边线的造型上也由多直线、厚实发展到多曲线与纤细。这一点也体现了审美活动在其造型发展中的作用。

与农耕文明相对的渔猎文明.其货币造型以刀币和贝币为主。刀币取形于渔猎常用的工具刀,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燕、齐、赵和中山等圉,而南方的楚国在使用黄金铸币的同时,也铸造了青铜贝.这种铜贝已经失去了早期铜贝的面貌,而且铸卜了文字。

“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在渔猎文明发达的燕和齐,人们渐渐认识到了长形刀布携带不便、易折易碎的缺点,开创性的采用外圆内方的货币造型。在造型上对纺轮与礼器的模仿发展而来的圆形钱,可分为圈金(圆孔)和圆钱(方孔)。

圜金主要分布在魏围、赵国和秦围,圆钱分布在燕国、齐围和秦国。这一造型体系的出现,成就了使用携带上的便利,也为秦统一度量衡埋下伏笔。

“钱圜函方”的形制与古人“天圆为张盖,地方为棋局”(《周髀算经》)的宇宙观相适应,这也吻合了社会各阶层的群体审美心理:“天下一圆,地上一方”的形制,在造型还具有其科学性,外圆内方钱不仅可减少钱体磨损,更便于在孔中穿方木修整加理。这种最为优化的造型设计,构建了两千多年东方钱币文化的典范。

在货币从饰物中分离出来以后.它还有一个分支——压胜钱。压胜钱本为饰物,一般为辟邪祈福之用,因其采用了钱币图案造型,故称之为钱。压胜钱不为通货,装饰纹样不受政令所限,因此其艺术性很强。

压胜钱始于秦汉,早期背铸图案,主要供佩带之用;自唐宋以后,其门类和内容大大丰富了,其中民间传说故事钱,工艺美术性最高,多以图为主.也有图文并茂的,如“竹林七贤钱”“生肖故事钱”等。“庙宇钱”除有多种材质外,还有在铸造精美的背面加铸佛像的,五台山H{土的宋淳化元宝便是一个例子。

正如前文所述,随着国家的统一特别是到了明清,封建集权的加强.大大削弱了钱文的书法艺术性,而压胜钱别有洞天,装饰性逐渐回归,又回到了货币的装饰性和象征性上来。

从民间装饰图案卜看,钱币图案最早出现在战围陶器之上,汉代以后,作为财富的象征,以钱文装饰之风日盛.在以后发展进程中由于其造型体现着“天圆地方,道在中央”(《淮南子》)的宇宙观,在许多场合都采用这种造型。从瓦当到窗棂,从园林装饰到城市或村落的布局。“钱古称泉.泉与全同音同声,寓意福寿双伞”.因此它又有象征吉祥的一面,成为民间艺术作品中频繁出现的传统艺术造型源泉。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