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以来,不少医院的花粉过敏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小编了解到,每年1—3月份春季花粉播散期间,门诊过敏相关症状的患者就会较平时增长约20%。
而今年的花粉季,比往年提前了一周左右。
为啥春季容易过敏?
花粉过敏的“元凶”是鲜花吗?
怎么预防?
一起了解↓
春天,万物复苏,动物、植物都迎来了一年的新开始,它们蓬勃生长的同时,释放的过敏原也多了起来。因此,这个时期过敏患者的病症就显得更加严重。
-
常年过敏原
,一年四季都存在,比如尘螨、宠物携带的过敏原等。
-
季节性过敏原
,跟季节有关,春天一般源自树木,夏天一般源自霉菌,秋天往往源自杂草。
许多人可能会疑惑,为啥生活中几乎不接触花,还会出现花粉过敏?其实,
春季花粉过敏的“元凶”不是美丽鲜艳的观赏鲜花,而是通过风媒传授花粉的树木类植物
。
-
桃花、樱花等通过虫媒传授花粉,通常不容易引起过敏;
-
杨树、柳树、柏树等通过风媒传授花粉,更容易在春季引起花粉过敏
。
流鼻涕、鼻塞、打喷嚏
既是感冒症状,也是过敏症状。那么二者有何不同?
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张罗介绍,流感的主要症状,会有不同程度发热,但是
过敏性鼻炎只是感觉到全身的疲乏和倦怠
。
此外,花粉过敏在初期症状不明显时,患者很难分辨出来。如果患者突然发现自己开始对某种食物过敏,
出现口咽部的干痒、嘴唇肿胀,可能是花粉和食物出现了交叉的过敏反应
。
建议怀疑自己患有花粉过敏的患者,及时去医院查明自己的过敏原,便于进行适当的过敏原环境控制。
花粉过敏与感冒有何区别?一图了解↓
医生介绍,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同时对自身组织保持耐受。
而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一些通常无害的物质(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产生的过度免疫反应。
-
对于过敏,整体来说青壮年相对高发。
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免疫力比较强,但户外活动比较多,接触过敏原的概率也更高。
-
-
中老年人群,因为慢性病用药增多,出现
药物过敏
较多
。
按往年数据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花粉浓度约在3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并将持续到5月。过敏人群想要预防或减轻不适,最主要的就是不接触过敏原,一个字“躲”——
-
-
春季中午和下午是室外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要尽量避免外出。
出门时做好防护
,比如佩戴口罩、硅胶保护套眼镜,穿长袖衣裤等。
-
在家里,尽量关闭门窗
,可以使用空气过滤或净化的设备来降低室内的花粉浓度。
-
-
医生介绍,
做好预防要比出现过敏症状后再治疗更有效
。对于有明确过敏症状的患者,
一般建议在春季花
粉季节前至少2—4周开始使用预防性药物
。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出现过敏症状后选择“扛着”,认为等过敏季过去,症状就消失了,这种做法其实不可取。
如果过敏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