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edworld器械世界
Medworld医疗世界是首个采用中英双语的医疗器械行业资讯平台,汇集世界各国的医疗政策,市场概况,行业动态等信息,介绍医疗器械的营销策略,产品注册,客户挖掘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一口猪肉把他送进 ... ·  3 天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郑刚教授:冠状动脉钙化治疗方式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medworld器械世界

医药代表的饭碗彻底没了,医械代表的还远么?

medworld器械世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01 04:52

正文

来源:医药经理人


最近到处都在谣言抓药代,但总归是谣言,不过上海卫计委出台的《加强行风建设和整治药品回扣实施意见》,大家就真的需要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照理说医改时代地方卫计委出台新规定非常正常,但我担心的是这项新规印证了之前对政府管理医药销售的态度。


上海卫计委的七条新规中,最具杀伤力的是两条:规范自费药品的流通和使用,限制医药代表在医疗场所的推广活动。


自费药品历来是药企推广的重点,尤其是没进医保,医保受限或者落标品种,这个阵营每天都在扩大。上海新规要求自费药使用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确认,严禁诱导和强迫,并且在病史和电子病历中留下记录。现在医生开自费药大多数都会口头告知患者,但很少要签字同意,有时候也不写入病历或者含糊地写一个患者自备。


卫计委要求医院要把自费药也纳入内部管理,而且要开具医院收费票据,同时要医院整顿所谓“产权药店”,“院外处方”等自费药体外循环方式。此次还要求自费药也纳入阳光采购平台,医院必须议价采购,而且价格药低于五省采购价。公立医院的医生总体还是听话的,这样一来上海的DTP业务又要受伤了。


所以说处方药外流的机会被夸大了,即使药品实行零差价和药占比管理之后,医院仍然不愿意出现大规模处方外流,所以之前北京、安徽等三甲医院都处分了往院外开药的医生。之前看到一篇《处方药医院外流市场2020年可以达到8000亿》的文章,作者不是真糊涂就是装糊涂。无论从药品二次议价的潜在利益还是医院对用药安全或者医保报销,甚至院外品规不足,都会让医院限制处方外流。



上海卫计委明确要求 “医药代表只有在医院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才能拜访医生” 

不然整家公司都要被医院拉黑。至于几百家药企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体拜访医生的场面,想想都头疼。


请不要责怪上海矫枉过正,其实它正是承接了前不久CFDA54号文的精神来限制医药代表在医院的活动。虽说有时候我们也怀疑政府规定有多少最后能被执行,但大药企敢在风头上试试吗?


最要命的是这个政策很可能在全国落地,到时候就不是医院自己贴一个“医药代表禁止入内”通知这么文雅了。CFDA已经说了:只允许推广新药的学术信息,禁止私下接触医生


上海新规中还有禁止统方,开展处方审核点评,对医生不合理用药约谈等配套手段,再考虑各地遍地开花的带量采购和医保支付改革,不光医药代表在医院正式地被限制,而且药企也会越来越养不起医药代表。对于从事普药仿制药和辅助用药推广的代表,一定要现在就考虑转型,现有的职位可能会在接下来1-2年内减少1/3之多。


但没有医药代表跑医院的日子,药品该如何推广呢?尤其是近几年上市的新药,医生还没养成处方习惯,甚至客情关系不够请医生出来吃饭或开会都难。很多传统的营销套路都慢慢失效了,但销售指标每年都在涨。


在医院代表逐步缩小时,我们能够考虑的手段有通过呼叫中心的远程拜访、数字营销、医院和协会的项目合作、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患者教育和慢病管理等思路。这样能找到医院或患者利益的共同点,也符合营销合规的大方向。


这些模式都有成功案例,但又都不够成熟,还需要根据企业和产品进行定制,药企执行起来也可能百转千回,对企业的资源动员能力、财力、产品力和人才素质都是极大考验。


不管营销转型有多困难,但数字营销等非接触营销方式毕竟代表未来,总比你赌医药政策还会回到过去要靠谱吧?


一个属于药代的黄金时代已然逝去,各位医械代表们,药代的路走不通了,还是另寻他路吧!


===============================

【免责声明】:medworld刊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授权或者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我们将与您积极协商解决。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