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笔记侠
-1~6岁CEO都在看的第一手笔记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联社AI daily  ·  都来了,DeepSeek“朋友圈”再扩容 ·  昨天  
财联社AI daily  ·  都来了,DeepSeek“朋友圈”再扩容 ·  昨天  
小小牛财经  ·  deepseek前沿科技浙江人 ·  5 天前  
小小牛财经  ·  deepseek前沿科技浙江人 ·  5 天前  
看金坛  ·  DeepSeek眼中的金坛是这样的 ·  5 天前  
看金坛  ·  DeepSeek眼中的金坛是这样的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笔记侠

龙永图最新演讲: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

笔记侠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1-16 21:41

正文


内容来源: 豫见好品·产业数字化创新大会暨空中丝路⨯阿里巴巴1688河南选品中心买卖全球启动仪式。
分享嘉宾: 龙永图,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席、全球跨境电商大会主席。

高级笔记达人| 李云 责编 | 金木研 排版 | 二月
8676 篇深度好文:4675 字 | 10 分钟 阅读

宏观趋势


笔记君说:


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


当下,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美国、欧洲越来越看重制造业,希望制造业回归,推进制造强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必须要转型升级,才能应对全球冲击和变革。


如何转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 龙永图的思考和建议。


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 (特别是大国) 只要制造业强,这个国家就会强。


上世纪九十年代,巴西是整个南美地区经济最强的国家,主要依靠的就是制造业。但后来巴西政府突然调整政策,放弃了把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巴西的经济也就这样一直垮了下去。


2008年的时候,发生了全球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包括欧洲的很多国家受到很大冲击。当时欧洲有一张有名的照片,是英国首相和德国总理的一张合相。


英国首相问德国总理: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德国为什么表现这么好,德国经济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德国总理就讲了一句话,他说:至少我们还在制造一点东西。


当全球金融危机席卷欧洲的时候,德国的经济之所以表现最好,就是因为德国长期以制造业为本发展自己的经济。


现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看到制造业的重要性,当然也包括全球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特朗普首次担任总统就提出了制造业回归的问题,后来拜登上台以后,虽然改变或调整了不少政策,但是在制造业回归的问题上,依然继承了特朗普的路线,因为美国人也看到金融危机后如果没有制造业,整个经济就垮了。


就连美国这样在金融上、科学技术上最发达的国家,都要开始搞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回归,说明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制造业。



一、国内外形势变化,逼迫中国经济转型


中国制造业很发达,但现在也面临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因此,制造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当然也可能是机遇。当面临形势重大变化的时候,不转型就没有出路。


如何实现制造业转型?如何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1.国内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变


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国经济曾经很长时间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最低也有7%、8%的增长速度。但任何一个国家这样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难以为继的,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开始回调,4%、5%增长速度将成为常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及时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论题,整个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转变。


什么叫高质量发展?判断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是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两个重要的标准。


首先,要看经济发展以后,老百姓是不是得到了实惠,地区差距是不是减少,贫富差距是不是减少。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是不是仍贯彻在经济发展当中。


其次,就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能不能体现和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样一些重要的发展理念。


从国内形势看,高质量发展对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过去,在老百姓还比较穷的时候,解决温饱问题是主要目标,对制造业产品的要求也很低。现在已经进入到小康时代,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过去温饱型到现在的享受型、体验型、康养型。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制造业面临很大挑战,比如人口老龄化严重,工厂用工困难,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用工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 制造业必须要转型!不转型就死路一条!



2.中国崛起对全球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是过去一二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崛起。


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GDP还排在全球第八,但是不到十年时间,超过了欧洲一系列发达国家,最后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入市的时候外汇储备才两千亿美元,后来最多的时候近四万亿美元,现在一直维持在三万亿美元。


中国的崛起对全球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崛起改变了全球力量对比,而且使得美国的国际战略,特别是对华战略作出重大调整。


最近这几年大家也看到,美国确实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包括华为、中兴这些企业不断实行打压,整个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中国过去很多的技术、产品都可以买得了,通过其他形式也可以搞得到,现在再有钱,这技术买不到。


从最近的芯片大战可以看得出来,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逼着我们必须走创新道路,逼着我们必须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当然,现在美国在高科技方面对我们打压,但是在一般产品上还是有很大机会,比如,家电产品不可能被打压,化妆品不可能被打压,农产品加工不可能被打压。还是有很多的领域可以开展合作,包括跟美国合作。所以,我们也不用对整个形势表示悲观。


二、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出路


现在主要研究一下在当前对外形势下我们要进行制造业的转型,出路在什么地方?怎么转型?我认为有很重要的两条。


1.数字技术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这样的数字技术来改造传统制造业,使制造业转型升级。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产业一旦同数字技术相结合,就产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我到浙江调查的时候,发现一些工厂一旦用了数字技术,就摆脱了大批量、低质量形成的对外所谓“倾销化”的状态,变成了个性化的 服务,用新的技术制造出个性化的产品,变成小批量、高质量的出口。


这方面有很多的例子,最使大家高兴的就是看到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风电。这些年来,受到国外绿色发展的压力,国内要求改善环境的压力,再加上绿色技术方面国外对我们封锁不是那么严,所以中国在事关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的一些产业,这几年发展都很快。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时候,西方要求我们打开市场的就是汽车制造业。


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我们对中国的汽车制造业进行了非常严密的部署:


第一,进口关税100%-120%;


第二,即便能够交易,100%-120%的关税还有汽车进口配合,就像当年买粮食,除了有钱以外还必须有粮票,当时对进口汽车也实行很严格的控制;


第三,不让外国的汽车公司进入到中国的汽车战略。


中国对汽车产业进行了全方面的保护,结果是从解放初期开始造汽车,一直到2000年开放汽车市场,中国到2000年的时候每年才能生产两百万辆汽车,其中只有七万辆轿车,折腾了五十年折腾出二百万辆汽车。



开放汽车市场以后,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现在每年制造三千万辆汽车,发展得非常快。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开放了汽车市场以后,虽然汽车产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传统能源汽车方面,我们和美国、德国、和日本合作了很多年,但是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还是没有突破。


而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比如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等,使中国汽车产业开始换道超车,出现了电动汽车, (电动) 汽车产业一下上去了。


这说明在整个全球产业发展当中,高科技、数字技术起关键作用。


中国如果没有数字技术,没有人工智能,没有大数据,中国的汽车产业可能还处在竞争劣势当中。正因为有高新技术,有了数字产业,使得中国在汽车产业上一举成为全球最有竞争能力的产业。


光伏产业也是这样,现在光伏产业确实发展得非常快,光伏产业上已经占领了全球80%的太阳能市场;风电已经占到全球50%市场;电动汽车已经占了全球60%的市场,这是压倒性优势啊!这些优势就是数字技术改造了传统制造业所带来的。


所以,实现制造业转型的第一条就是以数字技术改善传统制造业,实现技术上的转型升级。


2.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产业链竞争优势


技术上的转型升级还不够,这些年发现由于全球化作用形成了整个全球竞争形势,企业竞争形势已经不是企业和企业的竞争,而是产业链和产业链的竞争。


我们研究全球化的时候看到,哪个国家特定产品的产业链越强越完整,效率越高,这个国家的产品就越具有国际竞争力。


美国的波音飞机和欧洲的空客飞机,这是全球供应链典型的代表。他们的几十万零部件由成千上万的供应商提供,最后到法国、美国组装。所以,空客和波音的飞机已经不是波音和空客这两家企业的竞争,而是两条飞机制造产业链的全球性竞争。


这让我们看到产业链的重要性 ,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着眼于企业自身发展,而要着眼于企业所在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发展。


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新兴产业,就是生产性服务业。 为制造业产业链服务的巨大产业链,就是生产性服务业。


在生产性服务业当中,开始的时候是通过电商平台把制造业的产品销售出去,这时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处在一种为制造业提供市场环境的地位。



生产性服务业最近二十年有很大的发展,其中发展比较快的就是零售批发产业。1996年的时候,才有六十个零售玩家,经过一二十年发展,现在已经有六百多万家零售和批发企业,而这六百多万零售和批发企业大部分都在线上,所以电子商务平台改变了制造业销售的一个大问题。


三、制造业转型的7点建议


第一,用创新的思维,加强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