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视独舌
影视评论,剧目展示,产业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70后的我,学会做一个“退场”的父母 ·  22 小时前  
单读  ·  你好,可以给我看看你的中指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视独舌

看完这些海外评论,对网飞版《三体》可以盖棺定论了

影视独舌  · 公众号  ·  · 2024-03-30 10:42

正文

2024年3月30日刊 | 总第3556期

网飞版《三体》第一季自从3月22号上线后,争议就未曾停止。

上线当天,#三体 要剧情有特效# #网飞三体名场面还原度# #爆改三体# #五等分的汪淼# 等话题就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豆瓣上8.3万人给出了6.8的分数,比腾讯版《三体》45.8万人打出的8.7分低了一 大截
大家普遍认为,腾讯版偏人文内核,逐帧还原原著,而网飞版主打一个视觉冲击。
总之在国内,无论是原著粉还是剧粉,对网飞版《三体》的评价基本上是贬大于褒

么网飞版《三体》在海外的待遇是怎么样的呢?

《影视独舌》分别探查了海外比较大的两家影视评分网站,IMDb和MTC。

IMDb是纯网民投票,可以视作欧美的豆瓣。在IMDb上目前已有3万8千人为网飞版《三体》打出了7.8分。
细看剧评,争议很大,基本上分为两派。

一派是《三体》原著党,认为网飞版就是一部肤浅、流于表面的爆米花式科幻剧。
演员的表演层次不齐,有的选角很贴脸,比如饰演程憬的杰茜·洪;
有的实在缺乏说服力,比如饰演女科学家奥吉的艾莎·冈萨雷斯,她不像个研究纳米材料的学者,反而像个二十多岁的超模。

还有人说,如果你喜欢网飞版,就不要去看原著了,因为网飞版对原著做了很多有害的、完全没必要的改动;
原著男主角汪淼,被拆分成五个角色,“牛津五人组”,本来增加戏剧互动是好事,但拍出来的效果像青春剧

更有 人直言,网飞版“将 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之一,简化成了老套拙劣的好莱坞垃圾”。

另一派就是没有看过原著、也没看过腾讯版《三体》的观众,呼吁“九成的观众不关心原著,所以不要骂改编了”。
这些观众并不是三体迷,可能只是对科幻、烧脑、悬疑题材类型感兴趣,对于网飞版《三体》他们没有任何预设,期待值为零的时候反而发现了惊喜,觉得节奏很紧凑,观感顺畅,CGI特效很梦幻,融合了未来主义的技术和现实主义的坚韧。

还有少部分人,看过原著、看过腾讯版《三体》,但抱着比较包容的心态看网飞版,认为原著虽然是从中国人的角度写的,但英国本土化不影响内容观感,概念很有趣能看进去,是“网飞有史以来最好的改编剧”

MT C是媒体打分的平台,在MTC网飞版《三体》拿到了比较平常的70分,欧美媒体对这部剧观感褒贬不一。

像《旧金山纪事报》《纽约客》《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宝》这些官媒都给了80分以上的分数(满分100),都盛赞网飞版《三体》节奏很好,原著刘慈欣写得很抽象,有些情节奇怪、阴森,但剧里落地得很好。
《波士顿环球报》称这部剧是“一个侦探故事,一个神秘盒子,一场盛大的视觉奇观,一部讲述友谊的剧集,最重要的是,一部激发想象力的科幻作品”

美国电视指南》《Decider》的打分在70-80分的区间,觉得网飞版《三体》的娱乐属性比较高,虽然比大多数懒散的网飞原创剧好看,但激发不了真正的敬畏感。

英国媒体《每日电讯报》、美国娱乐界两大报刊之一《好莱坞报道》的打分都在60分及格线以下,认为这部剧“华而不实”,虽然有出色的地方,但剧情、人物塑造都流于表面,无论是人物形象塑造还是表演都只是点到为止,剧里没有绝对反派,但也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

而言之,网飞版《三体》最大的作用是让没看过《三体》的观众入门了,它可能没有逐帧还原原著,但 对于很多海外观众来说,这是一部观看门槛低、娱乐属性强、质量合格的科幻剧。
文案/时一 剪辑/魏天佑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往期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