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荔枝新闻
如果您想要维权,可登陆荔枝新闻客户端,在首页找到“一站式维权服务平台”,点击填写。 拍客投稿可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 求助爆料可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网  ·  痛心!他走了…… ·  19 小时前  
中国新闻周刊  ·  “偷家”DeepSeek,腾讯成最大赢家 ·  23 小时前  
天津高法  ·  津小法有话说 | ... ·  昨天  
天津高法  ·  津小法有话说 | ... ·  昨天  
观察者网  ·  "中美同日宣布新突破,高下立判" ·  2 天前  
新闻晨报  ·  频繁失误被陈凯歌怒批,他发长文致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荔枝新闻

瞬间爆炸起火!小孩眉毛被烧光!安全提醒:危险!别买!

荔枝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1-01 18:1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报道了关于氢气球的危险性以及相关事故。文章中提到,氢气球因为摩擦产生静电、遇到明火、太阳暴晒或压力过高都可能瞬间爆炸,灼伤周边人员。还提到了类似事故多次发生,包括河南商丘1岁小孩手中的气球爆炸、山西太原孩子玩耍时氢气球爆炸等。另外,文章也提到了使用橘子等柑橘类水果后务必洗手再触碰气球,因为柠檬烯等芳香烃可能导致气球表面局部变薄并爆炸。最后,文章呼吁使用惰性气体氦气替代氢气填充气球,并警惕外观难以区分的氢气和氦气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氢气球的危险性

氢气球因为摩擦产生静电、遇到明火、太阳暴晒或压力过高都可能瞬间爆炸,灼伤周边人员。

关键观点2: 相关事故多次发生

报道了多起氢气球爆炸事故,包括河南商丘和山西太原的两次事故,提醒大家注意氢气球的危险性。

关键观点3: 柑橘类水果与气球接触的危险

使用了橘子等柑橘类水果后务必洗手再触碰气球,因为柠檬烯等芳香烃可能导致气球表面局部变薄并爆炸。

关键观点4: 使用惰性气体替代氢气的建议

国家有关部门曾要求以惰性气体取代氢气作为气球的填充物,并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灌充、施放氢气球。但一些商贩仍冒险加工和销售氢气气球,需警惕氦气和氢气气球的外观难以区分。


正文



12月30日,河南商丘,一家店里发生了惊险一幕。1岁小孩手中的气球,突然爆炸,瞬间火光四起。

视频显示,两个孩子在一起玩,一岁娃手中拿着一个粉色兔子形状的飘空气球。突然之间,气球着火,瞬间火光四起。两个孩子害怕得大叫。一旁的奶奶赶忙将着火的气球拿开。

气球掉到地上还在燃烧,女孩拿水把火浇灭。

孩子妈妈接受采访时表示, 氢气球着火可能因为玩久了产生静电 ,建议大家不要买这种气球了。

安全提示, 气球内的氢气是一种密度小且易燃易爆的气体,在与其他物体摩擦产生静电,遇到明火,太阳暴晒或者压力过高,都有可能瞬间爆炸 ,灼伤周边人员。

很多人新年的时候会给孩子买飘空气球玩,新年的时候,还有一个固定项目——炫砂糖橘,而这两者碰到一起,有可能引发爆炸!

橘子、柚子、柠檬等水果果皮中,含有一种叫柠檬烯的芳香烃 ,属于有机溶剂一类,而气球的主要材料,为乳胶和橡胶等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根据化学中的“相似相溶原理”, 当这两种有机物接触时会彼此互溶,导致气球表面局部变薄,并出现爆炸现象。

千万注意!剥过橘子、橙子等柑橘类水果后,请务必先洗手再去触碰气球!

氢气球危险!

一直以来,氢气球爆炸起火的事故屡见不鲜。4月9日,河南周口的王女士抠破一只已经漏气的氢气球准备扔掉,不料突然发生爆炸。王女士称,自己胳膊被灼伤,一碰就疼,没想到气球危害这么大。

9月20日,山西太原,一位妈妈在和孩子玩耍时,氢气球突然爆炸。据孩子父亲称,孩子手中的氢气球,碰到了一个比较尖的玩具,随即瞬间爆炸并冒出火花。

孩子的眼睫毛和眉毛都被烧光,头发也被烧去了一半,所幸孩子的身体并无大碍。

2006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曾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施放气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惰性气体取代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作为气球的填充物,并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灌充、施放氢气球及其升空物,严禁在各种场合灌充手持氢气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