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Rock Chronicles 摇滚编年史
欢迎顺便关注TWY 废年乐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否科技  ·  荣耀 Magic V4 ... ·  4 天前  
CINNO  ·  5.04亿元“捡漏”柔宇? ... ·  3 天前  
CINNO  ·  韩国Enjet ... ·  4 天前  
CINNO  ·  南开大学攻克纯红光钙钛矿 LED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Rock Chronicles 摇滚编年史

[私货] 我们来玩组乐队吧[已结束报名]

Rock Chronicles 摇滚编年史  · 知乎专栏  ·  · 2017-10-08 20:34

正文

前言

前一段和周宇航聊天,说起来我已经十年没碰过吉他,就偶尔拿尤克里里弹小星星逗宝宝玩,而他走在音乐的路上,多么幸福。

没错,我挺嫉妒的。

但是在没日没夜加班工作十年后,我也知道了,我这辈子没啥功成名就改变世界的机会了,不如写写音乐玩玩团继续自娱自乐一下。

最近写 No Wave ,写的我心痒痒。之前就一直有个想法,搞个远程的团,全靠素材交流,不知道玩的下去不。反正那么多团,不多我们这一个。

简而言之,这种模式能不能玩,怎么玩,我都不知道。作为一个 No Waver,如果知道了,也就不好玩了:)

不如一起试试?



Project 本身

  • 名字暂且叫做The Wasted Years(之前想叫wasted youth发现已经有了,这个是铁妞一个歌名),中文就叫废年 好了。
  • 成员待定,小于等于6人。
  • 只做12首歌,做完解散。



风格

这个Project的方向是以No Wave 的心态,玩任何风格。

  • 不可以预设整体曲子风格为某种现有小风格 。大风格方向可以有,比如金属、民谣;但小方向不可以事先预设。
  • 更不接受预设曲子为某个乐队风格甚至某张专辑某首歌的风格 ,做出来了恰好真像,无所谓,但不可以以模仿为目的。
  • 可以预设某个轨风格 ,比如吉他用什么什么的风格。

另外一个大前提,抛弃各种乐理知识、和弦概念。

  • 不得提倡。比如说,我们写个I VI IV V吧,不可以。
  • 不得拒绝。 比如说,你这轨其实是个 Coltrone进行,哪里改改,不可以这样说。但可以悄悄这样做。
  • 就是说,乐理这个东西,你自己负责的轨,你自己可以用乐理,但是不能说,不能要求别人的轨用乐理。
  • 比方说我用了某个进行,做 Bass 轨的队友对应做了相同的和弦进行,可以有,但是不能商量,不能说出来。

拒绝提倡乐理,是唯一的限定死的风格。


手段

手法不限人声、真乐器、硬件电子乐器、软件乐器、电子、采样等。

唯一的限制就是,不接受音序器(无论软硬)编排,所有的轨都必须是演奏出来的。

  • 用 pad、手机、电脑、键盘等里面的 电子乐器实时演奏录制 是可以的,但是 用音符编排是不可以的
  • 鼓组除外, 硬件鼓机、软件鼓组都可以 ,但嘻哈常用的鼓组采样不可以;
  • 采样除外,但 采样必须是现实世界声音实录 ,再做各种修饰,不接受唱片采样、电影采样;
  • 用软音源的,必须是弹奏出来不管是内录还是外放再录;
  • 录成MIDI 的那种, 不可以修饰音符编排,只可以修饰音色、导出后的波形

最终的录制合成方面, Lo-fi 美学可以接受甚至倾向于 ,但是不限制。最低的要求就是手机录音的话,最差也得有个唱吧 C1手机话筒,这是底线,不能再低了。

【唱吧C1】唱吧 C1 麦克风 经典款 红色/手机电脑麦克风/全民K歌通用/主播直播专用话筒/苹果+安卓电容麦/音响电脑K歌【行情 报价 价格 评测】-京东



参与条件

  1. 必须不歧视任何音乐流派 ,包括流行,包括农金。
  2. 必须能接受噪音音乐,最好自己喜欢各种实验音乐。 女生可以放宽要求,可以不喜欢,但是必须能接受。
  3. 必须有混不吝、我自己开心就好 的心态 。已经对其他人包容的心态。
  4. 乐器技术?无所谓,会更好,不会也没关系。 但是你必须得有个乐器(没关系,捏易拉罐都行)。


专辑主题

  • 限定在关于the wasted years的概念上。
  • 以故事的形式, 每一首都是以一个 故事 为主题 。可以是自己的,可以是别人的,可以是书上电视电影上的,也可以是虚构的,都没关系。
  • 没有歌词也没关系但是必须是有个故事 ,搞明白想说什么。
  • 不需要是叙事的格式。
  • 除了结尾曲,会做一个the Wasted Years 同名曲,尽量搞个轮唱大家都参与人声。


玩法

  1. 某人出某首歌主题故事、音乐概念、风格倾向、大致编排思路(Music Form)
  2. 除我,每人最多出12/总人数向下取整(5-6人,每人2首,4人,每人3首,类推),不想主导的、缺的由我补足。
  3. 谁出主题,谁对这首歌制作最终负责。
  4. 主题抛出后,以这个负责人牵线,最好同时提供1-2轨音频 ;其他人自行和负责人商量如何加入其他音轨。
  5. 出好demo后, 负责人自己牵线安排录音混缩 ,如果产生费用,负责人自己承担。负责人自己对录音混缩质量负责,但例外是我,如果我对最终质量不满意,要么提出怎么修改你照着做;要么弃用这首。
  6. 题外,做为lofi美学爱好者,我自己对录音混缩质量要求极低,低到令人发指的低,低过我的底线还是挺难的。
  7. 任何作品,不接受独立完成的。只要团队成员还大于等于3人,就最少3人合作起。


规则

  1. 确定来玩的人后,只可退出,不可新人加入
  2. 到报名截止,报名超过6人,我将在报名者内筛选。小于6人,大家都自动入围。
  3. 在本项目结束后,如果某人未贡献任何被收录到最终结果歌曲的内容,也会从团队中抹去名字。
  4. 最终参与项目的人,后续我们称为最终参与人。
  5. 如果最后剩我一个我也会坚持做完,结束后再开下一期。
  6. 退出的人可以选择保留署名、保留素材,或者删除一切痕迹。
  7. 这是个以我为主的团,我对所有争议最终独断专行,对最终制作负责 。即使某人负责的曲子,如果我最终认为不合适这个计划,也一样会弃用。


版权

  1. 经济
    1. 所有最终参与人放弃一切可能的经济利益 。如果因本Project产生任何收益,扣除必要成本(只包含发行所需,例如压制 CD、印刷必须材料,不包含任何所需软件硬件录音混音艺术设计的成本)将全部捐献。
    2. 本计划本身的最终成品曲子, 全部 非商业免费使用、传播
    3. 商业使用找任意一个最终成员授权都可以 ,一切所得扣除必要成本后捐献。
    4. 捐献目标,暂定为wikipedia
  2. 署名
    1. 所有作品一律集体署名 ,不公开区分最终参与人的任何贡献。个人可以自己解释哪部分来自自己,但不会得到任何澄清或确认。
    2. 所有参与人,放弃对于作品的包括个人署名权在内的一切知识产权 。所有知识产权归项目所有最终参与人共有。
  3. 其他
    1. 本计划一旦完成结束, 任何参与人不能以任何形式再次 以本计划名义 重组
    2. 但任何最终参与人都可以以本计划名义发布和本计划相关的任何不影响其他参与人的事情,自行判断,无需授权。
    3. 例如,创建Facebook账号,以本计划名义互动,创建豆瓣小站,等等诸如此类,只要你是最终参与人之一,无需知会其他人,去做就是了,但是最好大家不要重复做相同的事情而已。
    4. 任何最终参与人以后可以任意使用计划中最终使用的所有素材、词曲等 ,即使这段素材不是它创作的。但不可以以本计划名义发布,只能以个人名义,并说明引用来源自本计划,无需说明来源自具体某个人。
    5. 唯一不可的是拿最终的混缩成品放入自己的作品集 。也就是说,比方说某个作品来自ABC 三人,那么无论 ABC 还是即使无关的项目内的D,依然可以重新编排演奏或者录制、或者拿原始素材重新混缩这个作品,只需要说明来源于本计划即可;
    6. 计划外的人,要使用任何片段素材, 只需要获得任意一个最终参与人同意即可 。如果有偿,见前面1.3.
    7. 计划内最终未使用的素材,依然归创作者个人所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