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州发展主轴上的三个实体经济区域——“东进”方向的黄埔、增城,和“南拓”方向的南沙区,先后举行项目集中动工签约。
其中,增城和南沙,于3月9日同一天举行,成为当日广州的焦点。
简单观察这三个区的项目集中动工签约活动,有个共同特点,项目数动辄都在50个以上,都比以前同类活动多得多,从本区角度看都堪称“史无前例”。
➤
区域之间的竞合关系
动工签约活动搞得如此声势浩大、波澜壮阔,不必奇怪。既是各区“疫情防控”与“经济建设”两手抓的宣言,也是区域之间积极抢占大湾区发展先机的强烈信号——换句话说,就是要搞出大动静,赢取最大的眼球(广告)效应。
尤其是黄埔隔壁的增城,也一口气拿出了87个项目。在项目总数上,和2月28日黄埔集中动工签约项目数量一样。让吃瓜群众难免产生一丝暗中较劲的意思。
说起来有点意思,黄埔、增城、南沙这三个区,从广州发展方向上,可分为两队:黄埔、增城/南沙,是广州“东进”与“南拓”的两组代表。
尽管,从经济实力与发展潜力而言,人们常拿黄埔与南沙相提并论。或者说,黄埔/南沙,在区域竞合关系中,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梯队;而增城/南沙,则是次一级梯队。
黄埔、南沙,以及种子选手增城,可以说是广州实体产业发展路上的三驾马车,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一部分,其中佼佼者黄埔、南沙的发展实力早就有目共睹。
当中,黄埔毫无疑问是实体经济的“带头大哥”。
2019年,黄埔区以GDP总量3502.47亿元、GDP增速8.6%的成绩拿了个双料亚军。而在工业总产值、进出口、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商品销售额增速等指标上均居全市第一。
在GDP总量上,黄埔是南沙的2.08倍、增城的3.47倍。
尽管差距悬殊,但南沙的发展实力和潜力、追赶后劲,早就有目共睹。2019年,南沙GDP增速10.5%,居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3%也是全市第一,体现了南沙强劲的发展势头。
另外,同属“东进”方向的黄埔与增城,也是一组竞合关系。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地理位置,黄埔都在增城的前面(引流西面的市中心资源)。
有意思的是,抛开经济实力上的差距,行政版图南北狭长的黄埔区,严严实实将东边的增城隔开。从地理条件而言,黄埔俨然是横在增城进入市中心的一堵“屏障”。
我有时在想,如果将行政区域拟人化,黄埔之于增城,会否有一种“既生亮,何生瑜”之叹?
当然,黄埔这种南北狭长的地理版图——南北直线距离长达41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近仅10余公里,对于东边近在咫尺的增城也是有利的。
比如,在买房这件事上,增城紧邻黄埔的区域,如新塘、增城开发区、中新镇及朱村等地铁沿线板块,与黄埔区北部知识城,以及东部西区、永和,房价上同属于2-3万区间。
从产业发展、房票资格等因素来看,毫无疑问黄埔占优势。但由于南北距离狭长,使得东西距离更近的增城新塘等区域,有了近水楼台的便利。再加上东西走向的地铁因素,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便利。
正因如此,也就不难理解近几年新塘、增城开发区等板块楼市的火爆。
➤
项目平均投资额黄埔最低?
言归正传,毕竟本文不是谈楼市。下面我们简单比对一下三个区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活动的情况。
2月28日,黄埔区:87个项目集中签约动工,包括66个新投资项目开工,1个同步揭牌项目、20个项目签约落户。
3月9日,南沙区:59个项目集中签约动工,包括29个开工项目,30个项目签约落户。
3月9日,增城区:87个项目集中签约、投产、动工,包括动工项目34个,签约项目28个,投产项目25个。
仅仅看项目数量,看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关键在项目的含金量。
★
黄埔区:
66个新投资动工项目投资总额约1037亿元,达产产值(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21个签约揭牌项目投资总额约298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业收入)超800亿元。
★
南沙区:
59个集中动工签约项目,总投资及达产产值(营业收入)均超1600亿元。其中,29个动工项目,协议总投资459.72亿元,协议达产年产值/营收398.3亿元。30个签约项目,协议总投资1158.91亿元,协议达产年产值/营收1210.83亿元。
★
增城区:
34个动工项目,总投资约1006亿元;28个签约项目,总投资约634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或营业收入)876亿元;25个投产项目,预计达产后年产值(或营业收入)1078亿元。
根据上面数据,比对一下动工和签约项目的平均投资额。
黄埔区87个项目总投资额1335亿元,平均每个项目约
15.34亿
元。
南沙区59个项目协议总投资额1600亿元,平均每个项目约
27.12亿
元。
增城区62个项目(不含25个投产项目)总投资1640亿元,平均每个项目约
26.45亿
元。
如果按这个数据看,黄埔平均投资额远低于南沙和增城。
➤
项目的含金量
不过,项目的含金量,
关键是看项目的科技含量、与区域重点发展产业的匹配度,及其带动辐射能力。符合这三个指标的项目,才算得上真正“硬核”的项目,算得上是一个区域长远发展的“引擎”。
因此,重大产业项目、科技创新项目及其重大配套项目,才是观察一个区域产业的晴雨表。那些单纯卖地盖房子的项目(包括旧改),需要排除掉的。当然,我们也要警惕一些打着科技旗号忽悠圈地、拿补贴的伪产业项目。
就此再来看黄埔、南沙、增城三区的情况。
黄埔区66个动工项目中,排除掉24个基础设施和旧改安置及配套项目,实际产业项目42个,投资总额占比超七成。另外,21个签约(含1个揭牌)项目均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项目。其中生物医药和医疗服务项目12个,投资总额占产业项目比重为23%。
南沙区的29个动工项目中,排除掉13个基础设施和安置项目,和产业相关的项目16个。另外30个签约项目均为重大产业相关项目。不得不说,南沙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力度很强劲。
增城方面,因官方未公布项目表,略去不表。
➤
黄埔增城南沙硬核网红项目
最后,在这一轮项目集中动工签约活动中,黄埔、南沙、增城各有哪些算得上“硬核”或直接利好市民的“网红项目”呢?
黄埔方面,主要是几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几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分校、商业综合体。分别是:
►
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总部园区纳米生物安全中心
►
广东生物安全创新研究院
►
知识城
纳米谷相关项目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生院/研究院
►
广州大学黄埔研究生院
►
隆平现代农业产业园
►
双沙TOD智航中央商务区
►
广物鱼珠产城综合体
南沙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引流是一大特色。在国家级科研院所项目的引进方面,力度比黄埔更大。
★
南沙亮点项目:
►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项目
►
汇丰全球培训中心
►
南沙科学城科创交流中心(内含科学大装置)
►
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基地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南沙·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项目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项目
★
增城亮点项目: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
►
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新塘高铁站)基础设施配套项目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华南总部基地
►
超视堺第10.5代TFT-LCD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
►
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宝能集团的“大健康梦”在黄埔和增城各有落子。继接盘黄埔的万达国际医院总部地块后,宝能旗下的
广州前海人寿国际康养总部项目
签约落户增城。
前海人寿此前在增城的医疗综合体项目,已于2019年10月12日开始试运营,为国内首家由保险公司直接全资设立的医院。
最后,一起来了解南沙、增城两区重点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
项目效果图。
这是南沙当天投资额最高的项目,总投资500亿元,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00亿元。项目将引入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该研究院由国内精准医学领军单位复旦大学联合省、市、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项目投资方合作共建。项目将成立产业基金、产业转化中心、国际医院、主动健康管理和康养示范园区,同时配套大湾区国际学校、人才公寓,形成完整的精准医学“生态圈”。
南沙科学城科创交流中心
项目效果图。将建设成为区域前沿科学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应用的展示交流场所,内设展示区(含科学大装置)等。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项目效果图。这里将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打造海洋科学前沿基础部、海洋高新技术部、海洋大科学平台部和海洋产业孵化部。
汇丰全球培训中心
项目效果图。每年能为大约14000名汇丰亚太区员工和全球高级管理层提供培训,打造成为大湾区金融业的知识枢纽。项目将在2023年建成,2024年投入使用。
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
项目效果图。选址明珠湾区,整体规划面积约10300亩,项目协议总投资30亿元,建设突出岭南特色的农业实验园,探索“产城田”融合绿色发展新模式,将南沙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田园城市典范。
南沙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基地
,将积极牵引导入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打造“产学研政金”一体化、国际一流的航天产业集群。
超视堺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
效果图。重点生产和研发超高清8K电视、公共显示器、教育白板等,设计产能为生产第10.5代显示屏9万片/月,提供约8000名面板产业相关高技术人员岗位,该项目的投产助力增城加快形成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