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市场不好,A股、港股不好,美股市场也不好。
每天的向下波动很影响心情,搞的都没有心情写公众号文章了,即使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一些观点的修正。
但是一想到,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临睡之前想到日子又一天在浑浑噩噩中消失,一天中没有创造一点价值,内心的负罪感无法自已。
和周围的一些有识之士聊到接下来的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的建议是躺平。但是一旦真的躺平,是很不适应的,
在这个大好年华、年富力强的时候选择躺平,这真是在浪费宝贵的生命,无异于杀人与自杀
。
现今的中国,70后2.24亿、80后2.19亿、90后1.88亿,合计6.31亿年富力强积极创造价值的劳动要素,如果这么强大的力量、原本可以创造丰富社会价值的人力资源,集体性选择躺平这不是无以复加的时代悲歌么?
总想改变一点点,也许苍白而无力,但可以慰藉内心。
向着正确的方向,做一些有益于别人、有益于社会的事,无问西东。
上周末,
博通也发布其业绩
,也照例举办了业绩说明会。周末我有认真研习过,把周末研究完的一些研究结论分享给各位:
-
业绩发布完的当天,
博通股价调整
并不是因为AI相关的半导体,也不是因为软件业务,
而是因为非AI的半导体
。
-
第三季度,AI相关的1)Tomahawk 5 和 Jericho3(AI 驱动的)
以太网交换同比增长了 4 倍多
,2)用于光互连的
光学激光器和 PIN 二极管增长了 3 倍
,3)
定制 AI 加速器同比增长 3.5 倍
。
-
同时,公司把
AI相关收入从全年110亿美元的指引上调到120亿美元
。
-
非AI这块,
非 AI 网络同比下降了 41%
;
服务器存储
连接收入为 8.61 亿美元,
同比下降 25%
;
无线
收入17亿美元,
同比持平略增长1%
;
宽带
收入5.57亿美元,
同比下降了49%
;
工业
收入1.64亿美元,
同比下降31%
。基本都是同比下降
,同比下降幅度还比较大
。所幸的是,公司管理层预计非AI收入已经触底,预计第四季度复苏。
虽然看起来AI相关的收入指引还从110亿上调到120亿美元。但是我经过
季度之间的比
较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
比如
AI相关的收入
,在
过去的三个季度实际依次为:23亿美元、31亿美元、31亿美元
。按照管理层AI相关收入全年120亿的指引,第四季度应该为35亿美元。
为什么Q3和Q2相比,AI相关的收入环比是持平没增长的?
而可比的英伟达Q3数据中心相关(即AI相关)在Q2收入已经226亿美元的基础上还环比增长16%?
如果进一步拆分
博通AI相关收
入,
分为三块
:
定制AI加速芯片
、
网络交换芯片
和
光电器件
。后两块一直是博通的历史强项,也就是过去的基数是比较高的。而第一块是一些大的云计算厂商找博通定制的业务,事实上就是三家云厂商(谷歌、meta和微软)的定制,去年三季度基数是不高的。单季度同比增速,第二块同比增长4倍多、第三块同比增长3倍,而第一块定制加速芯片在基数较小的情况下也才同比增长3.5倍。
也就是得到一个结论:
对于这些超大规模的云厂商们来讲,相比于GPU的定制AI加速芯片并不是主流,甚至是又重新更大比例的采购GPU。
按理来说,当前限制这些超大规模云厂商实施AI最大瓶颈在功耗在电力基础设施,而定制AI加速芯片比GPU在功耗性能比上更有优势。
但为啥原本担心被定制AI抢走份额的GPU路线反而扩大了份额呢?
我认为究其原因,本质上还是AI模型还在快速变化中,还没有定型。
所以博通管理层在不断强调定制ASIC优势的同时,
不得不承认超大规模云厂商大规模使用定制ASIC还需要数年很长的时间
。
进一步推理
,
AI发展依然还在早期
,还有更长的发展空间。
有意思的是,原本博通
看家、有着高基数的网络交换芯片居然录得了最快的增速
,同比4倍多的增长。如果大家有机会认真研读了A股几家AI硬件
相关公司的中报
的话,也会有同样的发现。因为他们的中报里面,很
明确的指出了高端网络交换机整机和线路板不单有新产品验证,更有订单加速的迹象。
行业研究的过程,不单是观点不断自我否定、不断修正的过程,
更是产业链上下游相互印证的过程
。
近期各大公司中报密集披露完毕,我们接下来的重心是实地调研,调研对象都是优质的科技制造企业。我把这个活动称为“
走进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