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习惯为胜利欢呼,但对胜利背后的逻辑,往往不甚理解。
很多企业的成功是“暗合道妙”,成功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成功;
很多企业的失败是“暗离道妙”,失败了,也不知道失败的原因何在。
这就好比种庄稼,如果不明白春夏秋冬的自然规律,何以期待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一位研究创新的哈佛商学院教授曾说,“就算你把每件事情都做对了,仍有可能错失城池!”
到底什么是成功的根本之道,企业发展如何避免“暗离道妙”?企业如何从“暗合道妙”到“明合道妙”?
让我们在2019雁栖湖企业家论坛,一起倾听,共同探讨,找寻答案!
每家企业都说自己是以“客户为中心”,每家企业也都想“以客户为中心”,因为企业家似乎都知道,客户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客户黏性是决定企业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然而,“以客户为中心”却不是想有就有的。
“以客户为中心”是一种需要建设的心灵品质!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心灵品质?
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无尽宝藏,但是这一宝藏被不明与贪欲所遮蔽和障碍了,因此无法开发,更谈不上妙用无穷。不明与贪欲,就是“小我”;去除不明与贪欲,则“大我”即会呈现。
当企业家心中被小我占据的时候,即使想要以客户为中心,也根本无法做到。因为心中被小我塞满,没有余地留给客户。
为了将客户装在心中,企业家必须将心中的瓶盖打开,让心灵变得纯粹、干净、空灵,此时才有可能真正将客户装在自己心中,此时也才有可能听到客户无声的呼唤。“以客户为中心”,也才有可能变为真正现实。
10月29日,2019雁栖湖论坛上,一位互联网企业家,将分享自己学习中华文化之后的深刻体悟:过去的他,一直思考如何替会员省钱、省时间,如何帮会员赚钱;然而,如今他却发现,会员们最深沉的渴望原来是建设美满家庭。他组织了中华文化的学习会,大大受益的会员们便将所有的感恩之情和溢美之词都一股脑儿给了他这位董事长。
如何将客户关系从薄薄的一张纸,变成厚厚的一本书?如何与客户之间建立“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正向能量场?如何最大化地利益客户?雁栖湖论坛将揭晓答案。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高管团队激情消退、杂念纷飞,各种物质激励或者升职奖励不再奏效,如何才能让企业干部永葆奋斗激情?
当物质激励达到一定阈值,无论如何加码,也不能让高管们动心动情,丰厚的物质待遇甚至可能导致干部们不思进取。
金钱只能让一个人刷刷存在感。事实上,人们不仅需要一份存在感,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崇高感的隐秘渴望。唯有让高管们对于所从事的事业拥有一份崇高感和意义感,内心的“大我”才能挺身而出,激情和能量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如何激发高管的“大我”?企业使命必须具有一份崇高感,企业领头人必须拥有一份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加上人格的力量,将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10月28日下午,一位上市公司的高管将分享自己学习中华文化之后的反转——她如何从一个拈轻怕重、不肯挑战高目标的分公司总经理,变为一个影响公司内外人员以及客户一起学习中华文化的销售女王——她说,销售即能量!
激发高管的崇高感,激发高管的主动性,激发高管的无畏感,雁栖湖论坛有你想要的答案。
其实,不仅仅是企业干部容易失去奋斗激情,在每日重复劳作中,企业员工也很容易消褪斗志,尤其当企业遇到困难和挫折之时,员工们开始产生对企业的不信任感,甚至消极怠工,抱怨连天。
如何让员工燃起对工作的热情?如何让员工不断地进取与创新?来自企业内部的激励固然重要,领导的表扬,奖金的发放,同事的榜样示范,都有可能提振士气。
然而,更重要的激励来自外部客户,让客户来激励员工更加有效。当员工完成一项服务或者完成一件产品,如果能够得到客户的反馈与肯定,对于员工来说,是极其具有成就感的事情。这意味着他的付出有人关注、有人鼓励、有人赞赏。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付出,渴望自己的付出能够为他人带来帮助!这正是人性的极大奥秘!小我需要“被爱”,大我则渴望“付出爱”。
3.0企业的其中一个特质就是“直达客户”,通过直达客户,来激励内部员工、高管乃至董事长。
10月28日下午,一位装修企业的董事长,将在雁栖湖论坛讲述他直达客户的故事。雁栖湖论坛,这里有答案。
企业向上爬坡,何其艰难,董事长多么渴望有人助力。然而,环顾四周,关键岗位的人才遍寻不着,只留自己一个孤家寡人,无人可用究竟是为什么?
这样的场景,想必很多企业领头人都曾经历过。
其实,“人才荒”不仅在快速成长的企业是常态,对于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也是如此。一方面,创业元老后劲不足,另一方面,空降兵走马换将,总之就是人才难觅。
“人才荒”的根源是什么?
客户永远是商业的活水源头。回到源头,才能看清企业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人才问题。
如果企业读不懂客户的无声呼唤,就制定不出直指人心的发展战略。某种程度上,就像“乱枪打乱鸟”。鸟儿打不中的时候,就怪罪枪手水平差,从而渴望老天爷送来一个神射手。
所以,当企业战略不清晰或者不卓越的时候,就会对人才要求过高,从而导致人才荒。
一个真正卓越的战略,执行起来顺理成章。但凡期待天才去执行战略,就表明那是一个平庸的战略。
好战略激发大家的创造性,好战略执行难度低,好战略还可以唤醒公司上下的斗志。
传统的战略设计有一个秘而不宣的错误假设——企业家的格局和境界是不变的。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企业家通过“心-道-德-事”四部曲,建设心灵品质,从而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因而看到更广阔的蓝海,顺理成章地制定一个好战略。这才是企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好战略?
战略解决的是路径问题,哲学解决的是方向问题。方向不对,即使跑得再快,也于事无补。看似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径,迅速烧钱,跑马圈地,眼中只有市场、增长、市值,唯独没有“人”,用户变成了“流量”,最终经常暗失道妙。
追根溯源,要想制定好战略,首先要建立企业哲学,企业哲学回答的是企业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企业哲学反映的是格局和境界。
企业哲学如何确立?本质上,企业哲学折射的是企业使命,也就是企业创始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企业家有怎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就会确立怎样的企业使命,也就拥有怎样的企业哲学,因而就会选择怎样的战略!
如果说,企业使命反映的是企业家的那颗心,那么企业哲学反映的是企业家的道行,企业战略则折射了企业家选择的执行路径。
故,有什么样的心,才有什么样的战略选择。
10月28日下午,一位医疗行业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将分享他创办企业的发心,企业的使命,企业的哲学以及企业的战略选择!
关于企业的“使命-哲学-战略-战术”,雁栖湖论坛有答案!
企业依靠“千千万万”精神,发展为规模型企业。如今,企业家却感觉力不从心。退一步,万万不能,企业的千名万名员工都在指望自己。进一步,却步履蹒跚,头上的天花板无论如何也突破不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很多人都认为瓶颈是注定存在的,人的潜能也是有限的,因而多数人接受了自己遭遇瓶颈、无法突破的现实。
中华圣贤思想揭示了一个秘密,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无尽宝藏,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万亩良田,假若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浪费了心中财富。
对于企业家来说,天花板是可以突破的,瓶颈也是可以打破的,未来也是充满希望的。前提是要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去除小我,呈现大我!当一个人提升了格局和境界,从三段棋手变为六段乃至九段高手,站在格局境界的高峰之上,此时一览众山小,目光所及之处,是广阔无垠的蓝海。
企业家不断地建设自己,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本质上就是在建设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爱,扩大对于客户深深的爱。所以,最大的蓝海就是企业家心中的仁爱!
心中充满对客户的爱,一切以客户为中心,读懂时代大势,明白国家大政方针,这样的企业何愁发展乏力?
10月28日下午,多位3.0企业的董事长,将分享他们铺设雪道、开展暴风雪活动的巨大收获!
突破发展瓶颈,把握战略机遇,不错失下一班船,雁栖湖论坛有答案!
全球化时代,中国推出“一带一路”政策,中国企业拥有众多海外发展的机会。
拓展海外,企业如何实现一带一路上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尤其是最重要的民心相通?
在民俗风情、法律政策大相径庭的全球各国,如何让当地老百姓接受中国企业,同时接纳中华文化?
10月29日下午,一位深耕海外的企业家,带来了他的实践案例——通过三小时家庭建设工作坊,这家企业走入了当地普通民众家庭,也走入他们的心中。民心相通让当地老百姓重新认识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不是掠夺、侵略的文化,中华文化可以助推其他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也可以助推天下大同、共同富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海外拓展的道路上,如何将文化软实力变为战略硬实力?雁栖湖论坛将揭晓答案。
对于第一代企业家来说,或早或晚,必须面对接班问题。假如二代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接班,企业无以为继,到哪里去寻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