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还记得前段时间测试的紫米充电宝嘛?没错,被举报了。
原因是因为紫米觉得我的文章对他们的声誉有影响,那我首先也郑重道歉,
现在的紫米商标是不属于江苏紫米(现酷态科及ZMI品牌)的,所以我们以后认准紫米就是
深圳市紫米迅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品牌
,以前的紫米
(现酷态科及ZMI品牌)是侵权的。
为了负荆请罪,我决定斥资再买紫米的充电宝。尤其是大家对于紫米这个品牌是比较信赖的,所以我就把紫米旗下的另一款高端充电宝买下来做评测,当然未来我也会接着购买更多其他同级别的充电宝一起同台评测,让大家看看如今的紫米能不能对得起消费者的期待。
——紫米(ZIME) Pro 145W 25000mAh
优点(√):
1.支持140W PD3.1
2.同级同价显示更高级
缺点(×):
1.黑色塑料壳容易明显划伤
2.指纹收集器
售价:259
这次真用的21700圆柱电池。黑色的塑料外壳做了些许磨砂,但是代价就是容易有划痕(肉眼可见白痕),而且收集指纹。尤其是显示器上的胶外壳,一按就是印子。剩下我们直接看关键参数。
标称容量:25000mAh 3.6V,90Wh
等效转化容量:14500mAh,5V-6A
Type-C1输入输出:5V-3A/9V-3A/
12V-3A
/
15V-3A
/20
V-3.25A
(最大65W)
Type-C2
输入:
5V-3A/9V-3
A
/
12V-3A/15V-3A/20V-5A
(最大100
W)
Type-C2输出:
5V-3A/9V-3
A
/
12V-3A/15V-3A/20V-5A/28V-5A
(最大140W)
USB-A输出:5V-3A/9V-2A/12V-1.5A/
4.5V
-5A/5V-4.5A
(最大22.5W)
多口输出:5V-6A/9V-6A/12V-6A/15V-6A/20V-7.25A(最大145W)
Type-C输入:PD/AFC/FCP
Type-C输出
:
PD/PPS/QC
/AFC/FCP
USB-A协议:QC/AFC/FCP/SCP
输出接口三个,两个Type-C,一个Type-A。
侧面一个显示电源容量的按键,长按3秒进入低电流检测功能,此时屏幕里的数字会转圈圈,再长按会退出低电流模式。
电量百分比的显示也比较精细,除了电量和接口启用显示外,还有电压和功率的显示。功率显示支持0.0-19.9W和20-100W,电压支持0.0-9.9V和10V-28V。
不过功率的检测准度实测来看只要到45W以上,都会有个稳定的6-7W误差。在65W实际59W输入功率,99W输出实际显示106W。
Type-C1实际支持协议,比较奇怪的是,我用这个接头怎么测试都没法检测出PD3.1 140W的协议。这个检测器自动检测没有显示140W,但是自带的触发器说是可以28V PD3.1的,但是试了一下无论是小米魔改还是EPR+AVS都不行,这个可能是触发器的问题,只能未来找一个140W的笔记本来试试了。
所以我只能找一下官网的数据了,这个截图我看不太懂,会看的人帮忙看看吧,总之有用的信息看起来是功率140W长时间输出(但为什么左边电压
22V,右边电流4A?
)可以达到22分钟,比对手多6分钟,那这个对手我猜是某绿了。不过他这个测试我也不清楚具体环境温度,具体怎么测试。不能用在这里作为参考,大家自行看看吧。
Type-C2实际支持协议和C1没什么区别,就是PD变成了65W。
USB-A支持协议,没有PD协议,也没有VOOC协议,其他都是正常支持。
充电设备:倍思100W GAN充电器/华硕 ROG X13 100W充电器
测量设备:菲尼瑞斯 FNB58
最大放电测试就是模拟充电宝最大功率持续放电能够提供的
能量
。可以看到这个充电器实际可以支持最大145W(100W+45W)。也就是两个Type-C口同时放电。可是因为我没有两个测量设备,同时我也没法触发140W PD3.1的充电协议,最终只能用100W单口进行测试。不过也有不少有趣的数据,仅供参考。
达成容量:75.2721Wh/90Wh
(达成比例
83.6%
)
这个达成率只有83%不太好说,但我看了一下其他竞品也是86%左右,所以目前看起来并不是很坏。
但是这个测试并不是那么顺利的。
在100W的放电过程中,
出现了几次断电,
第一次断电发生在放电的22分钟
,也就是整个放电时间大概一半左右。我摸了一下充电宝并不是很烫(当时测量约42℃)。于是我就重新插上开始放电。
但是第二次大概不到15分钟后,又发生断电了。此时电量只有10%,我再次接上就不支持100W的放电了,最终的剩余电量我只能改成65W放电,得到成绩。
那首先这个有没有问题呢?不好说,
因为高功率下锂电池放电压降过大进入保护是合理的,不一定是过热,而且即使过热,对于充电宝来说已经不错了,毕竟同样的GAN充电器可是直接烫手。
只是对比官方数据来看,除了时间能对上,其他不是很合理。但也正如我所说,你不知道官方的测试环境,实际使用也不可能有一直100W高功率输出的情况,所以这个仅供参考。
标称容量一般指通过转换板之后得到的容量,比如现在这个充电宝标称值为14500mAh 5V-6A。
也就是说通过转换板后以5V-6A的状态下至少能够有14500mAh的电池容量,也既72.5Wh。
一般来说,这个标称值可以自己设置。如果实际电芯更高,还标称低一点的数据,标称值就会看起来高很多。
但很明显,又是一个多口测试的环境,于是为了能做横向对比,我只能统一采用5V-2A的方案。实际上我也测试了5V-4A的情况,但是得到结果基本没差。
标称达成能量:73.8067Wh/72.5Wh
(达成比例
102.5%
)
实际能量:
73.806
7
Wh/90Wh(达成比例
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