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母子关系
儿子将与母亲之间的情感做成作品
请看独家原创视频
有一种来自父母的伤害叫:我都是为了你好。
跟很多中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一样,
艺术家李燎与母亲,
在生活习性、观念上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特别是母亲为了照顾孙女搬来同住后,
各种矛盾激化:
是否应该支持儿子做艺术家,
甚至,衣服到底该手洗还是机洗……
李燎说:“我们是血缘上的亲人,但是又形同陌路。”
李燎与母亲之间的关系,
既充满矛盾、冲突,又无法割舍,
他把这样的关系作为来源,
创作了一系列与母亲相关的作品。
这是李燎,18岁那年,
他离开老家湖北洪湖去外地读大学,
后来结婚生子,定居在深圳,
今年30多岁,离开母亲身边已经有17年了。
这是李燎的母亲夏家英,
在老家经营一家小卖店,为照顾孙女来到深圳,
与李燎住在一起时,
也是各做各的事情,没什么交流,
“他好像也没什么话想跟我说”。
李燎说母亲是典型的小城镇妇女:
谨小慎微,防备心很重。
到深圳后各种不适应,每天唠叨着要回家。
影像作品《夏家英》 2014
于是,李燎开始每天拍摄母亲不眨眼的样子,
每次一眨眼就关闭记录,
一直持续到她回家那天。
母亲不眨眼的素材连在一起,循环播放,
就有了这样一个一直不眨眼的人,
“好像一直在盯着我看”。
母亲说,以前儿子在外地读书的时候,
每年11月20日(李燎生日),
她会在老家买只鸡,提前一天熬一罐鸡汤,
坐3个小时的大巴车,把鸡汤送到学校的宿舍去,
还是热的,同学看到都特别羡慕。
但李燎提到这碗鸡汤时,却有点反感:
“当时想怎么这么麻烦,鸡汤有必要带过来吗?”
深圳有个园博园,
李燎很喜欢去那里散步、跑步。
但母亲对园博园印象很不好,
迷信思想,认为那边阴气重。
后来母亲告诫李燎那边有蛇,要求他不要去。
李燎觉得母亲古怪、固执,不讲道理,
反而更加频繁地去园博园,
等待这条蛇的出现。
终于有一天,他在一个垃圾筒的旁边,
真的看到一条被打死的蛇,
被环卫工人放到垃圾筒上面,
他就把这个蛇拍了下来。
《园博园有蛇》 9平米美术馆展览现场 2014
然
后他把这
件和母亲之间的小事,
做成了一件艺术作品,
展出时,墙的一边播放蛇的影像,
另一边就是母亲告诫他的那句话:
“我跟你讲,园博园有蛇,不要去。”
李燎觉得这句话就像网络上的那种口号、谣言
,
居然变成了一个真的事情。
李燎的烟龄不长,
但他刻意不在父母面前抽烟,
母亲来到深圳之后,
李燎抽烟的范围
越来越小,
抽烟地点的转变就像一个进化过程,
便以此为来源,创作了一个行为作品《进化》。
《进化》
行为作品
2014
李燎将展览现场布置成家里阳台的抽烟点,
在现场还原了自己偷偷抽烟的过程。
女儿出生时,李燎要求女儿学会说的第一句话,
并不是“爸爸妈妈”,
而是这一句:艺术是真空。
因为这个,李燎与母亲又发生了很大的争执……
母亲心疼孙女,又劝服不了儿子,
常常在房间里流泪,心里不是滋味。
但“艺术是真空”这句话并不是莫名其妙让女儿学的,
这其实源于李燎曾经与岳父的一段激烈争吵。
结婚前,岳父认为李燎是个艺术家,
没车没房,没有固定工作,
脱口而出一句:
“你是真空中的人,我们都是俗人!”
李燎当时把这段争吵录了下来,
成为了《艺术是真空》作品的一部分。
更多详细内容,点击视频观看!
作品展出时,还在现场还原了争吵时家里的场景:
撕裂的毛衣,和摔碎的遥控器。
李燎和女儿,以及母亲在深圳小区
虽然没什么交流,还经常抱怨母亲不讲道理,
但李燎也发觉这样下去有点危险:
“我好像在透支我们之间的关系,
透支她给我的溺爱也好,关怀也好,
我也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透支完的。
但就是相互不能理解,
我也找不到什么好的方法去改善这种关系,
无能为力。”
李燎一家,在父母经营的小卖店前合影
“我理想的状态是,在我生活的周边,
给他们开一个小卖店。
也许我这一代,很多人跟父母的关系都存在问题,
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都放轻松一些,
没有什么事情那么严重。”
我们将选取3位诚意留言者,各送出下图价值58
元的《50个教育法》
一本
。
▼
点这儿,来一条的店里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