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任何问题欢迎联系【中信证券电子组首席研究员徐涛】(136-9149-1268;[email protected])
-
下游需求持续旺盛,业绩表现超预期。
公司上半年收入
4.4
亿美元,同比
+15.4%
,其中
Q2
收入
2.3
亿美元,同比
+16.1%
,环比
+9.4%
,超过
Q1
的环比
+5%~7%
指引;净利润
4590
万美元,同比
+33.6%
,环比
+14.1%
。公司业绩表现优异主要源于
MOSFET
、
IGBT
、
MCU
、智能卡芯片及电源管理产品的强劲需求,其中
MOSFET
、
IGBT
等功率分立器件收入
Q2
同比
+45%
,占比攀升至
33.1%
。公司对前景保持乐观,预计
Q3
收入同比
+13%~14%
、环比
+3%~4%
。
-
特色工艺代工龙头,毛利率稳定上升。
公司
Q2
毛利率升至
33.6%
,环比
+1.5pcts
。公司专注于
8
英寸晶圆特色工艺平台,重点布局功率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模拟及电源管理等领域。由于
8
英寸设备普遍折旧完毕,成本控制较好,且公司在特色工艺代工具有龙头地位优势,毛利保持
30%
以上水平。近期
8
英寸晶圆代工价格持续推高进一步增厚了公司利润。公司预计
Q3
毛利率将保持
32%~33%
。
-
供需缺口推升8英寸晶圆代工价格,有望持续至2020。
全球半导体市场持续景气,
WSTS
预测
2018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
+12.4%
达
4630
亿美元,
2019
年达
4840
亿美元。目前
12
英寸产线是主流,
8
英寸由于成本优势仍然占据
MCU
、功率半导体、嵌入式存储、电源管理等众多需求。
2018
上半年华虹半导体
8
英寸晶圆代工价格同比上涨
16%
左右,主要原因在于:
需求端
MCU
、功率半导体等受益物联网、汽车电子等应用,需求持续旺盛。
供给端
8
英寸二手机台设备供应短缺,厂商难以扩产,由此带来持续的供需缺口。我们认为
8
英寸晶圆代工价格上涨短期内难以缓解,主要因为全球
8
英寸设备几乎无新增供给,不会出现大规模产能扩增,只有将部分产品逐渐转移至
12
英寸,
8
英寸产能才会出现结构性缓解,而新项目产能放开至少需
1~2
年时间,我们预计产能缺口有望持续至
2020
年。
-
进军12英寸,无锡厂打开公司发展空间。
公司与大基金及无锡政府合资的无锡
12
寸厂(持股
51%
)将于
2019
年具备量产条件,
2019-2022
每年增加
1
万片月产能,利用现有
8
英寸
90nm
以及兄弟公司华力微
55nm
的技术基础,逐渐将电源管理、
MCU
、
eFlash
产能导入,功率半导体等产能则保留在
8
英寸厂。进军
12
英寸一方面将有效扩充约
9
万片等效
8
寸产能,另一方面为公司未来潜在业务发展铺平道路。
-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8英寸晶圆扩产超预期。
-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公司目前是全球第二大
8
英寸晶圆代工厂,也是国内第二大晶圆代工厂,专攻具有较高毛利的特色工艺平台,受益于
8
英寸价格上涨,未来
1~2
年业绩确定性增长。我们预测
2018/19/20
年
EPS
为
0.17/0.19/0.20
美元(对应
1.36/1.47/1.56
港元),按照
18
年
24
倍
PE
给予
32.64
港元目标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中信证券研究部 电子行业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