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行业都喜欢追逐热点,炒作概念,但有些热点追不得,搞不好会惹得一身鸡毛。
近日,上市公司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和药业”)被爆计划投资
3.88
亿元的工业大麻项目已经烂尾。
据了解,该项目是指仁和翔鹤工业大麻综合利用产业项目。2018
年,《汉麻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
2018-2020
)》的发布
,
点燃了大麻概念,之后工业大麻概念带动了十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一时间工业大麻火遍
A
股。
2019年
4
月
22
日晚间,仁和药业发布《关于与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齐齐哈尔丰泰富齐工业大麻发展有 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称“黑龙江省正式成为国内开放工业大麻种植产业的省份。齐齐哈尔域内具备工业大麻产业集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工业化基础优势。公司拟与丰泰富齐等合作在齐齐哈尔市设立新公司,共同推进齐齐哈尔市工业大麻综合利用产业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官方支持仁和药业工业大麻育种及良种商品化、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产业应用研发等项目建设。
2020
年
4
月
25
日,仁和药业发布《
2020
年度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拟建设
“仁和翔鹤工业大麻综合利用产业项目”,投资总额为
3.88
亿元元,拟使用募集资金
3.11
亿元,建设周期为
3
年,
项目实施主体为仁和药业控股子公司齐齐哈尔仁和翔鹤工业大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预计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5.37%
,经济效益良好。
仁和药业资料显示,工业大麻是四氢大麻酚(
THC
)含量低于
0.3%
的大麻,主要应用于纺织、服装、造纸、生物能源、医药和饲料等方面。工业大麻花叶中的大麻二酚(
CBD
)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应用于治疗癫痫、老年痴呆、抑郁、帕金森氏病等神经类疾病。花叶中的活性物质天然抑菌效果明显,可广泛应用于抗菌功能纤维、天然防腐剂、杀菌药物及喷剂、个人清洁用品等。另外,工业大麻花叶在抗紫外线,抗氧化活性上效果显著,在化妆品领域可以起到抗紫外线、去皱、祛斑等效果。因此,提取工业大麻花叶中的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
同时,全球具备一定规模的大麻二酚(
CBD
)原料供应商数量较少,而工业大麻提取物巨大的下游市场应用正日益被重视。目前全球工业大麻行业处于起步初期,下游应用增长强劲,这些都有利于公司进行创新产业布局。公司拟通过本次工业大麻综合利用产业项目的投产,成为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大麻二酚(
CBD
)原 料供应商,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不过,截止2021年底,仁和药业在该项目中累计投入
2330.01
万元,仅完成整体工程进度的
7.90%
。
仁和药业并未及时披露仁和翔鹤工业大麻综合利用产业项目未完成的原因,但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目前国家政策并不支持。
2021
年
5
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国家药监局关于更新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的公告》显示,大麻二酚、大麻仁果、大麻籽油、大麻叶提取物等原料被禁用。
不过在
2021
年报中,仁和药业在填写工业大麻项目可行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一栏,选填的是“否”。
截至目前,仁和药业没有披露过工业大麻项目投资缓慢的原因,也没有发布该项目募集资金使用是否发生变更。
尽管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这不符合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
但清扬君认为,如果该项目确实受政策影响,而无法应用到化妆品领域,同时又无新的使用领域,终止或变更项目,也未尝不可。换句话来讲,目前投入该项目的只有
2330.01
万元,不足计划投入总额的十分之一,对投资者来讲,还不算太坏。
实际上,仁和药业
投资
“工业大麻”可能也是炒作概念。
2019年
3
月
29
日,华仁药业发布公告称,其与云南素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侯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内容,三方拟利用各自优势在工业大麻绿色种植,温室大棚种植等领域开展合作,拟在云南建设工业大麻绿色工厂,努力打造中国首家工业大麻温室大棚种植基地。
20
19
年
4
月
26
日,上述三方合作的载体云南汉华工业大麻种植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云南汉华注册资本达
1.33
亿元,华仁药业下属广州华仁医疗投资认缴出资
6000
万元,云南素麻和侯杰分别认缴出资
4667
万元、
2666
万元。但此后,三方在该工业大麻项目上的投资并无实质性进展。
直到
2020
年
7
月
24
日,合作三方签署了《终止合作协议》:自协议签署之日起,各方就项目合作所签署的各类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全部解除或终止,并且各方将按《终止合作协议》约定注销云南汉华。
当然,华仁药业并没有白炒概念。华仁药业的合作方云南素麻由国内知名的工业大麻全产业链投资公司——汉麻投资集团实际控制,因此华仁药业一举成为工业大麻明星概念股。
2019
年
3
月
29
日——
2019
年
4
月
10
日,公司股价在
8
个交易日内上涨了
72.19%
。
如今工业大麻概念落幕,华仁药业是否会进行新一轮的概念炒作呢?
相关链接:
1、
从独家兽到股价蹦极 逸仙电商过度营销遭遇困局
2、
豪悦护理不务正业 期货投资神操作浮亏6934万元
3、
青松股份业绩变脸单日下跌13.97% 创单日跌幅历史之最
4、
敷尔佳新公司成立就是为了上市 几无研发投入也能创业板上市吗?
5、
丸美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167.51% “中国眼霜第一股”怎么了?
6、
受海外市场拖累 锦盛新材前三季度净利润暴跌53.81%
7、
云南白药炒股巨亏 背后是怎样的无奈和膨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