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跨境金融监管研究
专注于外汇、跨境人民币、自贸区等跨境金融政策研究,持续输出跨境类干货文章。
51好读  ›  专栏  ›  跨境金融监管研究

跨境出海潮中的跨境支付机构与银行

跨境金融监管研究  · 公众号  ·  · 2025-01-06 18:42

正文

声 明 | 本文作者 : 方江杰 跨境支付老牛墨者公众号作者 ,欢迎个人转发,谢绝媒体、公众号或网站未经授权转载。

近年来,随着国际业务在国内的发展现状,跨境电商在国内发展迅速,在全国出口份额中的占比逐年升高。伴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支付机构等跨境体系内的服务商出现百花齐放的现象。其中跨境电商收款作为跨境电商业务中的重要一环,虽然许多银行参与并提供此项业务服务,但目前跨境支付公司的占比仍然远超过银行,跨境支付机构在跨境出海结算业务上,产品和结算体量仍然在国内处于较先的位置。

深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一、

两者的牌照能力和依据政策之差

1、牌照区别

支付公司尤其境内持牌的支付公司想要开展跨境支付业务,首先需要持有互联网支付牌照(以前的要求),然后方可申请跨境外汇牌照和跨境人民币结算资质(本文简单论述为牌照能力);具备以上能力之后,支付公司还可以通过设立海外主体,获得海外支付牌照,比如香港的MSO ,欧洲的EMI/PI ,新加坡的MPI/PI ,美国的MSB/MTL等等。这些牌照组合,形成了支付公司眼花缭乱的跨境电商收款产品,可以满足无论是亚马逊还是EBAY,美国还是欧洲的各种电商平台收款。并且很重要就是支付公司的牌照允许支付公司进行线上展业,让客户在线上进行注册、认证和进行跨境收付款。

银行的牌照项下尤其是外汇结算是需要单独申请外汇结算资质,需要向特定监管机构申请;同时想要进行跨境电商收款,其实同样要依照《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进行申请。与此同时,银行的监管和风控要求客户必须满足银行的风控和实地验证(互联网银行除外)。且由于银行的牌照只能在属地经营,且在境内开办分支行需要境外监管审批加上多年的流程,这就导致在跨境出海潮中远远落后于跨境支付公司。

2、依据的政策

对于跨境支付业务的政策以及支持的不同,导致了市场入局的前后差异。

支付公司的跨境支付业务依据的政策有《关于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批复》(汇综发【2013】5号):此文于2013年2月颁布,2015年1月废止,在此期间,这个文件正式批准了一批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

《关于上海市支付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的实施意见》: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这个文件,赋予了上海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资格。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开展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通知》(汇发【2015】7号):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这个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的试点,并提升了跨境电商单笔限额。

《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等政策,均允许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商提供便利化结算,这让跨境第三方支付机构走在了跨境支付业务的前沿。

而银行只能依据《支付机构业务管理办法》(汇发[2019]13号),向监管申请跨境电商外汇结算资质后,方可以开展跨境电商收款业务;在此之前,尚无明显政策支持银行开展此类业务。前后政策的出台相差了六年,也让银行入局获取市场有一定的难度。

3、跨境支付机构与银行的能力差异

这部分内容主要表现在跨境支付与银行在运营和金融科技的应用上。

从运营的角度来看,依据政策的优势,跨境支付机构能够灵活应用对接海外银行和优质跨境支付机构,形成自己独特的跨境支付产品;并且运营的灵活性,使得跨境支付机构能够更好的满足跨境电商的需求。表现为支付机构在其合作银行开设的隔离账户和进行客户资金流动性存放(多银行的备付金账户)方式,既保证了客户的资金安全又提高了客户提款和结算的便利性,又可以快速响应客户提款和结算的需求。

从金融科技应用角度来看,跨境支付公司往往会使用先进的金融技术手段,比如区块链、AI、大数据等,实现高效服务客户。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应用策略会偏保守一些,且作为国际业务的一个小项服务,很难投入足够的精力与技术短时间快速提高完善全部服务,同时产品的技术迭代相较支付公司也会较慢一些。

二、

产品维度

支付公司的产品逻辑是为满足跨境电商的一切合理要求,比如包括多店铺收款、多国站点一站式收款、快速到账和结汇提款等等;同时支付公司的产品会提供跨境电商综合服务,目前能知道的包括有:店铺申请、VAT缴纳、广告费缴纳、店铺租金费用支付、市场分析和选品等。因此支付公司的业务会充分利用本地VA账户、离岸全球收款账户、VCC(虚拟卡)以及本地支付机构等能力,组合更符合跨境电商的产品需求;且支付公司在合作银行上会选择海外大行(比如花旗银行、JP摩根银行、美国银行以及德意志银行等)。

目前境内银行的产品逻辑大多是为满足客户的基础需求,从而导致大部分银行的跨境电商业务只能满足客户的部分平台提款需求;且因为合规、管理和成本等需求,未能提供给跨境电商其他综合性服务。且在海外代理清算业务中,目前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可以通过海外大行的代理行实现准入。

于是就产生了两者产品维度最大的区别:提款、结汇的时效,对于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迭代时效等。

三、

拓客和服务维度

由于存在以上几个维度的差别,导致跨境支付机构在拓客和服务上更具备优势,主要表现为拓客不存在区域限制,且不局限客户的提款账户,只要通过一个网站和一个业务系统就可以满足全国乃至全球的客户需求;服务上更讲究效率和产品化,通过高度标准和系统化的产品以及服务为跨境电商创造价值。

而银行因为产品发展和服务维度的落后,导致对客户的需求不能实现有效满足和高效更新迭代,进而影响客户的服务体验;同时受到各种政策和规则限制,无法更有效的满足跨境电商的需求,进而在跨境出海潮中落后于跨境支付机构。

在当下跨境电商业务的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政策推动,如何能满足境内外企业与个人的跨境收付仍然会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时在跨境收付的业务过程中依然会存在着洗钱的风险,无论是跨境支付机构还是银行,如何把控好风险,提升产品质量,做好服务工作。会是下一阶段跨境电商业务发展的核心重点,也是机遇所在!

课程大纲

OUTLINE

第一部分|跨境电商支付与收款


一、跨境电商收款案例分享

(1)本地账户电商收款

(2)基本概念和流程

(3)本地账户收款的要求

(4)亚马逊的本地账户收款案例讲解

(5)珊瑚的东南亚本地店收款案例讲解

二、全球收款账户电商收款

(1)基本概念和流程

(2)全球收款账户的要求

(3)速卖通的收款方案讲解

(4)虾皮的收款方案讲解


三、跨境电商收款的模式和牌照应用

(1)渠道自建模式

(2)渠道合作模式

(3)牌照的应用

四、跨境电商收款当前的格局和业务模式

(1)当前的市场格局

(2)主流的业务模式

(3)答疑环节

VCC产品的介绍


一、VCC产品的由来

(1)VCC的概念

(2)VCC的主要标识

二、VCC产品的特点

(1)VCC产品的规则

(2)VCC产品的计费规则

三、VCC产品市场应用

(1)广告等商业行为

(2)线上购物/OTA

(3)其他市场应用/衍生应用

四、VCC市场的业态

(1)发卡行/发卡机构

(2)卡商

(3)创新VCC业务—涉及加密货币卡的业务


非洲支付业态讲解——尼日利亚本地支付


一 尼日利亚支付市场概览

1 支付市场发展历程

2 市场份额与规模

3 投资与发展前景

二. 本地支付平台与服务

1 主要支付平台介绍

2支付平台的创新与合作

三. 支付业态的挑战与未来

1市场竞争与合作模式

2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

四、尼日利亚的跨境支付业务介绍

1本地业态介绍

2常用玩法


第二部分丨跨境支付反洗钱风险防范培训

1.跨境支付

•  支付的底层逻辑

•  跨境支付的复杂体系

2. 跨境支付洗钱风险

•  跨境支付洗钱的主要渠道和特点

•  跨境支付洗钱风险的监测难点和重点

3. 反洗钱监管法规与政策框架

•  新《反洗钱法》对非银支付机构的反洗钱监管要求解析

•  跨境支付的反洗钱工作有效实践

4. 客户尽职调查

•  落实“了解你的客户”原则

•  识别和核实客户身份

•  了解非自然人客户的受益所有人

5. 跨境支付业务的风险评估、筛查和甄别

•  跨境支付业务的风险评估

•  筛查识别的方法和要求

•  甄别判断的依据及原则

6. 支付交易的监控与报告

•  如何建立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  客户信息档案的建立与资料留存

7. 支付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

•  内控组织架构的建立

•  内控制度的全面纳入

8. 洗钱风险管理与业务可持续发展

•  平衡业务创新和洗钱风险防范的关系

•  把好客户准入第一道风险防线

•  完善与业务风险相匹配的交易监控模型

9. 加密货币的监管与合规性

•  如何强化对新型支付方式的反洗钱监管,构建健康稳定发展的支付环境

•  如何遵守当地反洗钱、反恐融资等监管政策

10. 跨境支付的洗钱风险防范措施

•  货币兑换的洗钱风险管控

•  跨境支付资金流向的洗钱风险管控

•  欺诈风险管控

•  争议处理机制

11. 跨境洗钱风险及其监管措施建议

•  加强与境外反洗钱执法监管部门的交流和协作

•  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履行跨境业务反洗钱的协同方法与实践

12. 跨境支付、清算和结算的洗钱风险防范与最佳实践

•  如何提高跨境支付清算结算的路径安全性

•  支付交易的洗钱和制裁风险的应对策略


第三部分丨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与新技术应用展望


一、跨境供应链现状与趋势

大变局与逆全球化

新世界的起源:2.24与10.7

从“华为”到“Tiktok”看美国对“中国创造”的态度

从“传音”到“Yalla”看中国企业在世界供应链中的地位

参与全球化主体的变迁

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与跨境电商的兴起

透视交易成本与参与全球化主体的关系

二、跨境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

Trade Arm模式的供应链金融方案

案例分享: 某电商上市公司(3C品类)

本地化模式的供应链金融方案

案例分享: 某著名电动工具制造商

另类金融方案(存货质押)

案例分享: 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钯金融资方案

三、跨境供应链金融面临的困难

监管环境的不确定性

案例分享:本地持牌VS借鸡生蛋

本地文化的冲击

案例分享: 伊斯兰金融带来的问题

语言冲击与工会

案例分享: 韩国花旗罢工事件

信用风险与尽职调查

案例分享:Tmon和薇美铺破产事件始末

四、新经济中的跨境供应链金融案例分享

亚马逊电商融资

进口电商融资

电商物流供应链金融

跨境旅游供应链金融

五、新技术在跨境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1. 科技金融常用新技术简介

1) AI

2) Blockchain

3) Cloud

4) Big Data

供应链金融使用新技术的实际案例

合同发票智能识别

智能中登

带有底层交易合同的稳定币方案

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的供应链金融案例

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风控中的应用

数据治理简介

数据治理框架

供应链金融的数据治理

六、总结与展望

1. 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

2. 新型金融机构的机遇

※ 实际授课内容以现场为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