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国演义
中国最大的三国演义爱好者社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里的故事,我们一同赏析,我们以书交友,以文会友,奇文共赏,不亦快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三国演义

让曹操感叹相见恨晚的人竟然是他~

三国演义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2-16 06: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曹操能够做大做强,除了自身的能力,还在于他有一个强大的人才库,正所谓是谋士成群,战将如云。有这样一个人,他拒绝了董卓的引诱,义正词严地斥责了董卓;当王允被杀死后,是他辞官为王允收尸,当他归属曹操以后,曹操称之为“相见恨晚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三国志》里连立传的资格都没有,可见曹操集团的人才该是多么的充盈。这个人叫赵戬(jian),最后官职相国长史,相当于诸葛亮时期蜀汉国的蒋琬。

如果说蒋琬能够立传是因为后来任职宰相,那杨仪呢?他只不过是一个丞相随军长史,放在蜀国就是一个相当的人物啦。假如说杨仪能够有传多少事得益于他和魏延的是非恩怨,那他可以和孟达一样处理,放在《魏延传》里不就得了嘛!好在其他史籍中有赵戬这个人的记述,《三国志》注引中有所提及,这个赵戬也就没有被完全的湮没。



赵戬字叔茂,京兆长陵人。为人质朴而好学,说出来的话经常是引经据典,愿意体恤他人,不管是远近亲疏。后来出来做官,被任命为尚书选部郎。董卓擅权以后,想把他招来身边为自己做事,赵戬坚决不从。董卓为此非常生气,想把他招来杀了,看见这事情的人都为赵戬担着一份心,而赵戬却泰然自若,毫不畏惧。等到见了董卓,赵戬义正词严,陈述己见,论辩是非,将董卓说得无言以对。董卓这个人虽然是凶残暴戾,当时又是大权在握,气焰熏天,但面对赵俨的凛然大气,也免不了理屈词穷,只好向赵戬道歉。董卓见赵戬不能为自己所用,就让他到平陵去当了一个县令。


董卓被杀死后,王允掌握了朝廷大权。但王允由于处理董卓部署将领不当,李傕等人攻入长安,杀死了王允。由于王允所依靠的武将吕布逃出长安,王允死后没有人敢管,赵戬不顾一切,辞掉了官职将王允收敛安葬。王允虽然也独揽大权,刚愎自用,但由于董卓是当时公认的篡逆贼子,杀了他也算是为天下除害。赵戬这时候能够为王允收敛,也算是一个义举吧。还因为这时候的长安城是被董卓部将所控制,赵戬能够这样做,也是具有十分的胆量。


李傕等人纵兵抢掠三辅地区,李傕、郭汜等将领又相互争权,这引起了三辅地区的大动乱,赵戬只好离开长安,客居荆州。刘表收留了赵戬,把他当作宾客,但并没有予以重用。等到曹操平定了荆州,见到了赵戬,拉着他的手说:“为什么我和你相见这么晚呢?”紧接着把赵戬用为自己的属员。刘表经营荆州,靠的是当地的豪族势力。曹操平定荆州后,这些大族大部分被继续留用,以便能够及早地安定荆州。像这种客居之人,本身在荆州既没有势力也没有多大影响,曹操能够特别见他并予以任用,这一方面说明了曹操非常注重收揽人才,同时也说明了赵戬在长安的举动是被曹操所知的。这也充分说明,正义之举不会被遗忘。赵戬后来被任命为五官将司马,六十多岁的时候在相国钟繇长史任上去世。



不过,赵戬是个人才,却算不上当时最顶尖的人才,他离当时顶尖人才尚有一定的差距。刘备准备夺取蜀地,赵戬并不看好他,对傅幹说:“刘备他恐怕不会成功吧?他用兵很拙劣,每战必败,自己奔逃流亡尚且来不及,又凭什么能够谋图他人?再从蜀国来看,虽然地方不大,但四面都是险固要塞,又是一个长期独立自守之国,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能占为己有。”傅幹不同意他的看法,说:“刘备这个人宽厚仁爱有度量,能得到别人以死相助。诸葛亮有非常强的治理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人正直有谋略,而他已经是刘备实际上的丞相;关羽、张飞勇猛而且非常忠义,他们都是万人之敌,是刘备最得力的将领。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以刘备的谋略,再有这样三个杰出人才的辅佐,又怎么可能不成功呢?”从以后的事情看,刘备取蜀不但获得成功,且并没有大费干戈,这可以看出,赵戬对刘备的看法多少有些问题。这并不是以成败来反证两人的高低,在更早之前,曹操就曾经说过,天下英雄,惟有他曹操和刘备两人,这说明,曹操对于刘备更了解也更重视。


如此看来,赵戬这个人最大的长处是正义和正气,可以归纳为德这方面,至于才这方面,他并不是当时最顶尖的人才,再加上曹操集团人才济济,或许也没有他脱颖而出的机会,这就是战时和平时的区别吧!战时,君主用人用的首先是才,而和平时期,用人用的首先是德。但赵戬并没有被彻底埋没,也可以算作是德才兼备之人,只不过是德义比才能更突出一些吧!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 海浪(微信号:cn13714009527)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上下五千年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 秦皇汉武,叹唐宗宋祖,观 沙场 热血,品士子风流,大美中国,以史为鉴!

诗经

荐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大美 诗经,你不来,她怎敢老?

古文观止

荐语: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古今佳作,开卷有益!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 阅读原文 邀您谈古论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