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向阳光明草
随缘,热情,和谐,友好共处;阅读,思考,历练,提升境界;观察,记录,分享,收获精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向阳光明草

中国好校长——王树国

向阳光明草  · 公众号  · 教育  · 2025-03-20 08:3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被誉为“当代蔡元培”的教育家王树国,在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和传奇经历。文章从他的教育改革、家国情怀、教育理想的延续、师生评价以及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为关键点进行阐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教育改革的破局之路

王树国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包括推动学校加入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立新的学院、建设科技创新港等,使学校从低谷重返全国高校前十。

关键观点2: 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

王树国具有深沉的家国情怀,他的演讲中常常强调家国、使命和担当,自己的经历也激励了无数学子,告诉每一位学子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关键观点3: 教育理想的延续

王树国在卸任西安交大校长后,出任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继续他的教育理想,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理工科综合性大学,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关键观点4: 师生心中的‘宝藏校长’

王树国深受师生喜爱,他始终将‘人’置于教育的中心,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教育的温度。他不仅是校长,更是师生心中的‘宝藏校长’,是教育界的楷模。

关键观点5: 教育的力量和价值

王树国用一生诠释了教育的力量和价值,他不仅是校长,更是一种精神符号,提醒人们教育的力量在于唤醒灵魂,教育的价值在于塑造未来。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教育传奇人物:

王树国,

点亮教育星河的“当代蔡元培”


在中国教育史上,蔡元培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理念开创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


而在当代,有这样一位教育家,他以家国情怀为底色,以改革魄力为笔触,在西部大地上书写了新的教育传奇,被誉为“当代蔡元培”——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福耀科技大学现任校长王树国。



一、从低谷到巅峰:

教育改革的破局之路


王树国的教育生涯始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而他最为人称道的篇章,却是在西安交通大学书写的。


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正处于低谷,资金短缺、排名下滑,学校发展面临重重困境。


然而,王树国临危受命,与党委书记张迈曾组成“张王组合”,以“西迁精神”为内核,开启了逆袭之路。


他提出“交大是中国的交大,更是世界的交大”,推动学校加入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并建成国家级项目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这一无围墙的“智慧学镇”,打破传统大学的封闭模式,将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新形态的典范。


十年间,西安交大不仅重返全国高校前十,更成为西部人才高地——超40%的毕业生选择扎根西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王树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教育改革不仅能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更能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二、风雨中的精神丰碑:

家国情怀的生动诠释


王树国的人格魅力,不仅在于治校之功,更在于其深沉的家国情怀。


他的演讲中,“家国”“使命”“担当”是永恒的主题。


2023年西安交大毕业典礼突降大雨,王树国坚持脱稿演讲,党委书记卢建军默默为其撑伞。


这一幕冲上热搜,网友们感慨:“他在教学生做事,卢建军在教学生做人。”


而王树国的金句更是激励了无数学子:“忘却什么都可以,不能忘却祖国”“没有志气的个人不可能成才,没有志气的国家必然趋于灭亡”。


这些铿锵之语,源自他知青岁月的手电筒苦读、油田钻井平台上的高考突围,以及放弃法国导师挽留、毅然归国的选择。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每一位学子: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心怀家国,才能成就不凡。



三、从公立到民办:

教育理想的延续


2024年,王树国卸任西安交大校长,但他并未止步。


2025年,他以“0工资”出任福耀科技大学校长,与“玻璃大王”曹德旺携手,开启了教育生涯的新篇章。


这所由曹德旺首期捐资百亿的民办大学,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理工科综合性大学,推动产教融合。


王树国提出“对标斯坦福”,强调“教育需融入社会实践”,计划通过小班教学、本硕博连读等创新模式,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他婉拒副省长职位,放弃院士评选,只为“让学校产生更多院士”。


如今,他再次以“理想主义者”的姿态,试图在民办教育领域开辟一条“中国式斯坦福”之路。


他的教育理想从未熄灭,而是在新的舞台上继续燃烧。



四、师生心中的“宝藏校长”:

教育的温度与风骨


王树国的离任仪式,成为全网泪点。


师生夹道送别,他含泪三鞠躬、抱拳作揖;车辆缓缓驶离,众人追随相送。


这一幕,是中国教育史上罕见的温情画面。


学生称他“没有校长的架子”,教职工赞他“心中只有教育和科研”。从改善宿舍条件到雨中与学生同淋,他始终将“人”置于教育的中心。


作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权威,他主持研制世界首个创伤康复仿生手,却谦称“校长应思考如何培养人才,而非追逐个人荣誉”。


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教育的温度,什么是学者的风范。他不仅是校长,更是师生心中的“宝藏校长”,是教育界的楷模。



五、教育的力量,

是点亮灵魂的火种


蔡元培曾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王树国用一生诠释了这一理念。


从哈工大到西安交大,再到福耀科技大学,他始终以家国为锚点,以改革为风帆,在教育的星河中点亮无数火种。


他不仅是校长,更是一种精神符号——提醒我们:教育的力量,在于唤醒灵魂;教育的价值,在于塑造未来。


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王树国这样的教育家,用他们的智慧、勇气和情怀,为中国教育事业书写新的传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世纪风云潮  ·  盐湖图片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