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资本圈的那些事
聚焦资本圈行业动态,聚拢资本、人脉方法,洞悉和深度解读技巧,修行成为投资高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机智猫  ·  困扰iPhone用户多年的信号问题,这次真的 ... ·  7 小时前  
机智猫  ·  困扰iPhone用户多年的信号问题,这次真的 ... ·  7 小时前  
数据法盟  ·  DeepSeek将于下周开源5个代码库:AI ... ·  12 小时前  
数据法盟  ·  DeepSeek将于下周开源5个代码库:AI ... ·  12 小时前  
AI范儿  ·  DeepSeek考虑接受首轮融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资本圈的那些事

一瓶辣酱3.6亿,2天卖出3万瓶,比老干妈贵4倍,火到卖断货......

资本圈的那些事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17-05-31 21:16

正文

资本圈那些事:第一深度的资本微信平台!


很多明星都有一份自己的副业,而且绝大多数还和「吃」有关。


要么是开一家餐厅,要么是做一个食品品牌。


理由嘛,一是相对进入门槛低,二是消费者对食物的需求大、频率高,再加上明星效应,一般来说也不愁销量。


但现实并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赵薇 曾经在北京三里屯开的“乐福餐厅”,不到一年就因为生意惨淡而关门。 孙楠 的海鲜自助餐厅因经营不善导致大股东出走,员工被欠工资,就说 韩寒 开的“很高兴遇见你”去年也被欠了货款的人拉横幅堵门。



所以说,明星在经商上确实有优势,但这些优势,却不是战无不胜的法宝。


当然,要说跨界成功的艺人也不少,就像 林依轮 。93年他一首爱情鸟火遍大江南北,如今他创业者的身份比歌手还要火...



众多的食物当中,他选择了 辣酱 ,没错,就是老干妈那种辣酱,还取了个特别霸道的名字,叫 饭爷


老干妈在辣酱的地位已经无可撼动,饭爷每瓶还要 比老干妈的 贵4倍 左右。其实饭爷开卖之前,就有人考虑过,消费者是否会买账,但这样的考虑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一瓶价值3.6亿的酱,2年3轮融资



——再来一次,还会选饭爷创业么?


—— 会啊,除了唱歌我只懂吃、研究吃。 林依轮回答的很干脆。



人是铁饭是爷,人一饿,马上就会出现“爷”的心态。 “爷要吃一顿好的”,这是“饭爷”名字的由来。


林依轮的创业颇具戏剧性,联创策源创始合伙人冯波在和他吃过一顿饭后直呼“你一定要做和食物相关的事情,我要投资你!我要你创业!”第二天,便给林依轮打了50万美元,随后又打了50万美元。得知消息的徐小平也连忙加入进来,共同成为了饭爷的天使投资人, 林依轮就这么被“逼”创业。


2014年,饭爷成立,但产品真正上线是2016年5月11日, 上线,2小时狂售3万 瓶,直到商家断 货...... 一年左右的时间,已完成了3000万的销售。 火爆的程度就连林依轮自己也没有想到,目前复购率也有20%左右。



为了推广他的辣酱,林依轮也是拼了 线上“网红+视频直播+电商”,线下和各大商超便利店合作。 2016年6月底,林依轮整合了优酷生活《创食计》、手淘、天猫魔盒三个平台, 2小时的直播累计播放量高达2亿。通过这次直播,2小时内淘宝店饭爷辣酱销售额破百万,12小时后全网爆增至300万;


当然,这么好的数据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仅仅 2年时间3轮融资,估计3.6亿。


2015年3月,获得真格基金和联创策源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2016年4月,获汇源集团、芳晟基金等数千万元A轮融资;


2016年8月,获H Capital、四川泰和集团、上海青虹古义投资管理中心、上海场景派投资中心等8300万融资,估值3.6亿;




史上最懂辣酱的歌手




林依轮能够把辣酱生意做出来,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就是因为他懂辣酱。 虽然他以歌手的身份并不活跃,但他常常以美食家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的面前,2006年开始,林依轮在央视主持天天饮食。



后来他又写了两本美食书,《林家食铺:瘦身篇》和《林家食铺2:妈妈的味道》。



林依轮的好厨艺,让他周围很多人垂涎三尺。据说,当代画家曾梵志当初为了喝到林依轮的一锅汤,主动送了他一幅画。而这个画家的画现在能拍到7000万港币一幅。


不过,所有的美食当中,他与辣酱的缘分最深,在人生三个重要的时间点,都有辣酱的参与。


少年时候的美味: 年少时候的林依轮是个穷小子,舍不得花钱买好吃的,老伯看他可怜,就教了他炒辣酱的方法,豆豉、洋葱、蒜炒在一起,就着一碗白米饭,吃起来感觉特别的香。


第一次见岳父岳母的见面礼: 那个时候女方家的条件比林依轮好很多,去了之后他就特别的紧张,总得在他们面前展示出一点特长吧,这个时候他又想到了辣酱。虽然这一锅炒的火候不够,还把盐放多了,却让别人感受到了他的真诚。


与辣椒大王的缘分: 转型美食艺人以后,他曾经在台湾当吃货,吃到过咬一口就泪流满面的辣椒,也了解了很多辣椒不同的品种,他发现,不同的辣椒其实在辣椒酱中也担任这不同的角色的,有的辣椒负责香,有的辣椒负责辣,有的辣椒负责出油。辣椒酱在他心中,不但是一种调味品,而是能完全发挥辣椒功效的艺术品。


其实了解过这些以后,也开始了解林依轮选择辣酱行业的原因,他曾经说过一句话: 不是先想创业,看中了这个市场,再选的辣酱;而是先有辣酱,才选择了创业。


看起来这句话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情怀,和创业的理性选择相悖。


不过,但凡在一个行业有所建树的人,了解的不光光是运营、营销,而是对这个行业或产品充分的了解。 没有对产品的足够认识,其余所有的知识都只是纸上谈兵。



打造中国的亨氏




做辣酱之前,林依轮研究了中国的辣椒和辣酱市场,他发现辣椒每年的生产总值是700亿,辣酱的全年销售额是400亿。其中, 老干妈全年销售额是40亿,其他品牌加起来也不过如此,这是一片蓝海啊。


与此同时,整个国内调味料市场处于消费升级刚刚开始的阶段,国外有优秀的食品公司如卡夫、亨氏等,但国内没有。可以预料未来10年,会有很多类似亨氏的公司出现。市场空间大、购买力强、利润高, 饭爷定位高端、健康,更好的味道、更好的食材、更好的讲究方式,与传统调料产品形成差异化。


饭爷销售火爆之下,对其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好吃、讲究”、“美食的创造者”;也有人说“这和老干妈差不多啊”。林依轮的回答非常耿直:“大家都是做辣酱的,又不是甜面酱。调众口是件非常难的事情,每个品牌都有自己调性和市场空间,我只想做点好吃的。”


不难发现,自从饭爷售价39元一瓶的辣酱出现后,如今三四十块“匠心打造的辣酱”淘宝京东随处可见。竞争的局面打开了。一天一瓶太多,三天一瓶就好。林依轮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9000家,3天一瓶,一年近5千万的销售。


辣酱只是一个开始,饭爷还将研究酱油、醋、调味盐等,延伸到更多差异化、精品化调味品的大品类市场。 “我就想做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亨氏。” 谈起未来,林依轮满脸都是自信。



因为了解,才知道如何打磨产品



林依伦尝过很多的辣椒,对饭爷辣酱的原材料也精心挑选,七种不同原产地的辣椒,十余种香料的秘制。里面有四川茂县的大红袍,福建古田香菇、陈酿花雕、新西兰羊肉等。


第一款辣酱,就把能想到最好的材料都加在其中。


但这些味道又不会掩盖掉食物本身的味道,无论是佐餐,蘸料,凉拌,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有人会说了,光懂产品不行啊,好的材料谁都会用,如果成本太高,产品价格太高,导致销售不出去,再好的东西也是白搭。


但事实摆在眼前,虽然成本这么高,价格也不便宜,饭爷的销量还是上去了。所以说林依伦是跨界成功的典范, 并不只是因为他懂产品,而是因为他懂营销。


还是来看一些具体的例子吧:


1、打造IP,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


如果光是输出“饭爷”,或者是“林依伦”这样单一的亮点,效果肯定没有现在好。所以,在推广“饭爷”这个品牌的时候,林依伦甘愿做一瓶辣酱。现在很多人把林依伦叫做“饭爷”,林依伦往往以创业者,代言人,以及辣酱本身这三重身份与消费者进行互动,这样消费者大大的增加了品牌的参与感。



2、抓住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有人说,消费升级并不是卖得贵。当然这句话得一分为二的理解,光是价格上去的产品肯定不够讨喜,总得有相应的品质才行吧。就品价比来说,饭爷显然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3、选择有格调的包装


虽然消费升级是一个大趋势,但愿意接受这种消费升级的人群也有显著的特点, 他们更加在意产品的品质,调性,更直观的说是颜值。 其实20-30元的辣酱并不是不能接受,但如果只是用来吃的话,好像外观并不是很重要。


但饭爷要做的,是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成为饭桌上的装饰品。



4、抓住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AI范儿  ·  DeepSeek考虑接受首轮融资
2 天前
中国生物技术网  ·  CRISPR女神Nature发表高保真Cas9最新成果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