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没人料到下坠会如此漫长。
1990年开年,日本股市暴跌,此后跌势连绵,然而日本股民情绪稳定,认为不过是技术调整,专家宣称“三年十万点不是梦”。
一切按惯性前进。相扑比赛一票难求,偶像写真畅销全年,日本一年喝掉白兰地四千万升,宴会流行将轩尼诗和人头马倒入冰桶,
一桶百万
。
“现在日本已在万米高空进入了巡航状态,暂时是不会下降的。虽然不知道目的地是哪里,反正空中不见一丝云彩,飞行非常安稳和顺利。”
那年的畅销书是《
日本可以说不
》,那年津津乐道是布什访日从椅子摔下,那年最常见论调“日本制造物美价廉,是美日贸易巨大逆差来源”。
东京到千叶高速上,塞满顶着滑雪板的私家车,东京最大迪斯科穹顶下,乐声无止无歇。
只有舞女隐约不安:
门外夜色中,接她们的高级跑车越来越少了。
1992年,日本地价连涨17年后下跌,日本国民首次直面断裂。
地价下跌,楼市崩盘,连带金融机构关停,隔年,日本倒闭企业1.4万。
中产在郊区买的别墅用地,荒草丛生改为狗场;东京湾烂尾楼成群,阴森似鬼屋。大阪街头,出租车入夜排成长龙,
打车人很少
。
1992年,日本招聘岗位骤减三分之二,杂志创出新词“
就业冰河期
”。
冰河绵延,此后12年,日本大学生就业率从85%一路降至55%。
企业停招应届毕业生,甚少回复求职信,有大学生面试150家公司,仍找不到工作,“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到泡沫破裂
”。
1996年,日剧《
悠长假期
》走红,剧中给失业找了个浪漫理由,“
上天给你的假期
”:
在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时候,就当是上天赐予的一个长假,不要勉强,不要焦躁,更不要无谓的努力。
同年,日本发布《国民生活白皮书》,开篇写道:
支撑社会的体系动摇了,国民需要对自己的生活重新设计。
熟悉的一切面目全非。企业高福利待遇消失了,热衷招募临时工;996登上历史舞台,公司号召无薪加班。
1992年,日本小说家创造了新词“
社畜
”,记者在报纸上发问:年轻人这么累,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出租屋里,电视节目歌舞依旧,只是广告主角从青年武士换成中年职员,饮料主题从“奋斗”换为“解乏”。
1997年,日本四大证券之一的山一证券倒闭,最后发布会上,社长痛哭,拜托其他公司能雇佣失业的7500名员工。
流泪照片登上《华盛顿邮报》。文中称,
那泪水宣告了日本一个时代的结束。
二
1996年,16岁的谢霆锋到东京音乐学院进修,在地铁站和公园里,见到成片
纸板屋
。
那些纸板屋捆绑整齐,搭建的流浪汉多是建筑行业出身,
有工人,也有社长。
从1990年到2000年,日本GDP年均增长仅为1.6%,一代人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
就业率低,更多学生转去大专,织毛衣成为热门专业,大学校园内,七分之一毕业生选择延毕,媒体称为“
大留年时代
”。
竞争因此逐年加剧,那些不愿走出校园的年轻人,满心迷茫,“我们是不是多余的人?”
1998年,日本失业率达4%以上,倒闭企业超2万家,国度如陷冰封之中。
嫁入豪门的爽剧不再有市场,单身盛行因为恋爱费钱。即便结婚,主要目的也是双人搭伙闯关。
最显著改变的是消费观,
人们从云端跌跌撞撞滚落,眼前是真实人间
。
便宜的发泡酒,替代麦芽啤酒成为国民新宠;餐厅客人遗留的雨伞,从LV变成了便利店雨伞;定制西服店门庭冷落,男生更爱廉价西服,一套相当人民币600元。
做西装起家的优衣库,改为仓库卖场后全国走红,创始人一度成为日本首富。
1998年,优衣库首次在日本城市中心开店,第一件主打商品是羊绒衫,没想到引来人山人海,便宜有着最强魅力。
下坠年代,低价即天条
。专营尾货的唐吉诃德,营收连增34年,店里循环放着洗脑神曲,“这里是充满便宜货的丛林”。
主打百元商品的百元店,在日本开了两千家,年销售额超2000亿日元,宣传语称“我们在卖100日元的奢侈品”。
百元店创始人,每年都要培训新员工,“
从今天开始,你们就
进入了现实世界,但现实并不像你们这些学生想象的那么容易
。”
消费观变迁同时,国民性格也在悄然改变。
《清贫的思想》成为畅销书,一代人改推
小确幸
。
午后的清风,秋夜的月影,将衣服叠好放抽屉的瞬间,胜过名表、红酒与鹅肝。
年轻人不愿再奋斗,没力气规划未来,他们选择回乡啃老,和父母同居,被称为尼特族。
尼特族人数逐年激增,他们推崇
“功课差不多就行”,“名校毕业也不幸福”,“社交不重要,没必要去家门外的世界”。
日本明治神宫的木板上,留着尼特一代的成人愿望,“祈求父母长寿”。
2016年,日本漫画《
鬼灭之刃
》开始连载,最终销量1亿2000万册。
在它之前的国民漫画,
《海贼王》
纵横四海,《七龙珠》无畏无惧,而《鬼灭之刃》主角没野心、没欲望、没梦想。
他得到了令和时代年轻人的共鸣:
竭尽全力,只是为了活下去
。
三
日本野村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说,1990年时,大家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没人预料到一切会持续这么多年。
下坠跨越了一个世纪,贯穿了三个时代,左右了所有人的人生。
然而在历史的落寞时间里,依然有人闯出周期的囚笼。
被称为日本王思聪的前泽友作,高一时坐火车上学,看尽上班族的疲惫面容。
他意识到未来无望,开始兼职赚钱,高中毕业后赴美倒腾CD,回国后邮寄售卖,此后顺势网络出售,最终建成日本时尚电商。
新技术成为洪流中的浮木,而新赛道就是逃离的孔道。
1997年,萧条最肃杀时,乐天成立,创始团队沿着新干线,拜访一座座暮气沉沉的城市,劝说一家家正在倒闭的店铺,上网开店,最终成就日本最大电商。
移动时代,山田进太郎创立二手平台煤炉,买家被戏称为挖煤人。他的灵感,不过是将满街中古店,搬到网上。
新赛道之外,另一个机会是新市场
,一个国家或许会步入中年,但总有国家在野蛮生长。
日本青年福山太郎,2011年买单程机票赴美,在硅谷追寻创业梦。他最初办公室在快餐店停车场的车里,每天还要看
《越狱》
学英语。
4年后,他的公司入选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其实他的主产品“福利金”,不过是照搬泡沫后期,日企留人才的福利制度。
福山太郎受访称,他的秘诀就是把日本成熟的模式,复制到全世界。
信奉同样理念的还有华堂。1996年,伊藤洋华堂动员员工前往中国开店,首店开在成都春熙路。
华堂带来了泡沫时代沉淀的的商业经验,高峰时,华堂在中国开了7家综合百货、2家食品生活馆以及1家购物中心。
当年赴华的部长已一路升为华堂总裁,并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功勋人物。他把前往中国视为改变命运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