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上证指数八连阳,在技术结构上形成了“逼空气势”,由于上证指数的本次反弹上涨先后经历了“
超跌反弹——缩量上涨——压力位突破——缩量上涨
”的过程,而习惯于“刻板的技术分析和量价关系”,而忽视了主力行为背后的逻辑,进而导致部分投资者踏空这波反弹行情,但面对持续的反弹又无从下手。
对于踏空的是否还有机会呢?答案是肯定有的,但一定要掌握选股的技巧和逻辑,今天晚上的“市场大逻辑课”会就这一特点做技术上和逻辑上的分析,如果感兴趣的可以参加今天晚上八点的“市场大逻辑课”。
市场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也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技术层面上证指数是8连阳,但也是属于滞涨的结构,尤其是在“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的技术结构上是典型的顶部衰竭结构:由于上证权重指数的推举,并没有出现杀跌,但连续性三根K线不创新高,且实体急速的变小,尤其是周五K线所对应的量能放大,这的确是属于多头阶段性衰竭的技术结构,这种技术结构的改变需要放量阳线的突破!
所以周一重点看一下深证板块的权重个股是否能把这种衰竭结构给与改变。
综合几个指数看:
上涨连续性的上涨也有获利盘消化的需求,而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也是属于遇阻阶段性衰竭的特征,大盘短线上出现回调振荡的概率比较高,由于技术结构上的支撑性,显然回调是看机会,而不的看风险。
如果空仓的投资者正好利用这次的回调机会去则股进场。
由于本次技术上的强支撑,回调的空间也有限,这样使得某些板块就有一定的延续性,甚至不会受到大盘振荡的影响;
近期由于外围市场的刺激以及国内政策的催化,人工智能板块持续性的活跃,人工智能本次的结构性机会首先对应A股市场标的是CPO板块个股,但随着政策的变动和预期的改变,CPO板块的个股开始走弱,且资金持续的流出。
与此同时,
国资委召开央企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推动AI赋能产业焕新。
会议明确指出,中央企业要加快布局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夯实发展基础底座,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
同时,开展AI+专项行动,加快重点行业赋能,构建一批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打造从基础设施、算法工具、智能平台到解决方案的大模型赋能产业。
我认为,国家央国企带头加速发展智能算力中心,同时推动AI赋能产业焕新,由于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都是以“算力”为基础,
因此算力基础设施产业链投资机会应该是本次最强的王者。
由于美国对我国科技企业的技术封锁,英伟达提高给大陆市场的芯片也只能是阉割版的芯片,同时英伟达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中心的文件中,把华为列为“最大的竞争者”,加速了国产替代的进程脚步,且也是处于自身的安全考虑,我国人工智能和算力的发展,必然重点实施国产替代,因此国产产业链随着本次建设的开始,会引发量价齐升的周期阶段,因此带来业绩增速的快速爆发。对于基础产业链我们需要明白其中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