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家庭育儿  ·  吃再多也不长个,这种占肚子的食物少给娃吃!过 ... ·  19 小时前  
科学家庭育儿  ·  这样记单词效率翻倍!小学娃8个月搞定1500 ... ·  3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寒假要想孩子眼睛好,这几件事情要少做!!!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识分子

2023年是近两千年中最热的一年丨一周科技

知识分子  · 公众号  ·  · 2024-05-18 09:11

正文

5.18 ‍‍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 姚湧  小学森  庐州月

责编 | 既来知

1

2023年是近两千年中最热的一年

图片来源: pixabay

相信大家对去年夏季的炎热依然记忆犹新。2023年也被报道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然而,上述结论多是人们根据体感得到的。因为19世纪的气象记录并不多,将近些年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暖与历史上的气候自然变化进行比较并非易事。近日,德国美因茨大学地理系Jan Esper团队将观测到的和重建的6月至8月 (JJA) 地表气温相结合,用数据表明2023年是北半球温带过去2000年来最热的一年 (夏季) ,超出了自然气候变化的95%置信范围半摄氏度以上。2023年变暖与重建的最冷夏季 (公元536年) 比较显示,前人类世 (pre-Anthropocene) 到2023年的最大温度变化范围为3.93°C。2023年的气温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趋势一致,而厄尔尼诺事件加剧了这一趋势。这一极端现象更加凸显了执行国际碳减排协议的紧迫性。详细数据于5月14日以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的形式发表在《自然》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512-y


2

颠覆认知:
睡觉时大脑的清除能力不升反降

图片来源: pixabay

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大脑会在睡眠期间主动清除组织中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大脑也会在麻醉过程中提高对有毒物质的清除效率。近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命科学系Nicholas P. Franks团队测量了雄性小鼠大脑中荧光分子的清除率和运动扩散水平。出乎大家意料,该团队发现,荧光分子的运动实际上与动物睡眠、清醒或麻醉并不存在明显关系。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睡眠和麻醉期间,大脑清除荧光分子的效率显著降低,而不是增加。这种清除速率的降低存在于大脑各个部位,部位间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大脑在机体睡眠期间也在休息了。详细数据于5月13日以Brief Communication的形式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 nature neuroscience 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4-01638-y


3

科学家找到治疗肥胖的新途径

图片来源:
pixabay.com

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 受体是谷氨酸激活的阳离子通道,对大脑中的许多生物过程至关重要。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明,谷氨酸能神经传递和NMDA受体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对体重平衡很关键。近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Christoffer Clemmensen团队将NMDA受体拮抗剂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 受体激动剂结合起来,有效地逆转了代谢性疾病动物模型中的肥胖、高血糖和血脂异常。GLP-1导向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递送影响了动物下丘脑和脑干的神经可塑性。重要的是,将MK-801靶向表达GLP-1受体的大脑区域可以避免与MK-801单药治疗相关的生理和行为不良反应。该团队验证了使用肽介导的靶向递送来实现细胞特异性离子受体调节的可行性,显示出GLP-1受体激动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在治疗肥胖方面的潜在价值。相关成果于5月1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419-8


4

空气污染是如何导致精神障碍的?

图片来源: pixabay

近年来,焦虑和抑郁患病人群逐渐扩大。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超2.6亿人和3亿人分别受焦虑和抑郁困扰。有研究显示,空气污染 (PM2.5) 是上述两种精神障碍的促发因素。近日,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Nan Sang团队发现,将雄性小鼠长期置于真实世界 (燃煤区的冬季供暖期) 的PM2.5暴露系统中会导致成年鼠出现焦虑和抑郁样行为。通过mRNA转录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动物的多巴胺信号受到干扰,而多巴胺受体D1 (Drd1) 分子是潜在的干扰靶标:PM2.5的有机提取物中总共有209种化合物能够降低Drd1的表达。其中的含苯基化合物能与DRD1竞争性结合并干扰多巴胺信号传导,从而导致动物精神障碍。相关成果于5月13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 PNAS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73/pnas.2319595121


5

孕早期经历高温环境会提高早产风险

图片来源: pixabay

高温暴露与早产 (preterm birth,PTB) 风险增加有关。先前的研究表明,孕妇血压可能在这些关联中发挥作用。近日,清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Cunrui Huang团队对2015年至2018年中国8个省份的197080例单胎活产进行了队列研究,评估了热暴露、母体高血压和PTB临床亚型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发现,从受孕到孕20周的热暴露 (>局部温度分布的第85、90和95个百分位数) 与PTB增加15-21%和医学指示的PTB (引产或剖宫产) 增加20-22%有关。高温暴露可能会增加孕妇患高血压和血压升高的风险。孕妇高血压分别介导了15.7%和33.9%的热暴露 (>90百分位) 对PTB和医学指示的PTB的影响,即妊娠早期暴露于高温会增加母亲患高血压的风险,从而影响PTB的发病率。相关成果于5月15日发表在《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 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4-03002-w


6

上网冲浪使人幸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