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涛说PPT
专注于金融和互联网领域的PPT案例分享!点评各种知名互联网发布会,坚信PPT思路大于技术,欢迎有着同样三观的你多来聊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我学个P  ·  超多图片塞进一页PPT,怎么排版才高级? ·  昨天  
秋叶PPT  ·  这才是用DeepSeek做PPT的正确姿势, ... ·  17 小时前  
曹将  ·  2025年每日计划模板,开工就用上! ·  昨天  
跟我学个P  ·  领导说,紫色的PPT很有韵味 ·  3 天前  
旁门左道PPT  ·  用DeepSeek做PPT?看到结果,我郁闷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涛说PPT

更全面的全面屏——小米 MIX 2,赶在新iPhone到来前

涛说PPT  · 公众号  · PPT  · 2017-09-12 20:13

正文


2017年9月11日,在新款 iPhone 发布前夕,小米拿出 一年前小试牛刀就艳惊四座的 MIX 继承者—— 新全面屏手机 MIX 2。







适逢其时还是生不逢时?


小米 MIX 2 在 iPhone 发布会前两天发布,新款 iPhone 同样采用“全面屏”设计,小米与苹果硬刚会不会翻车?

我认为, 小米抢先一步发布的决定,非常正确。


◇◆◇



发布会上, 雷军借用这幅灵魂画作,对比了三种全面屏设计——

脸代表屏幕,毛发则是其他功能区。


他说,“ 全面屏 ”设计将在设计上持续分化。

在 iPhone 的助推之下,“全面屏”肯定成为设计趋势,很多营销理论告诉我们—— 人们在判断事物时,易被第一印象支配 (锚定效应)

小米早在去年就在布局“全面屏”, 在 iPhone 把概念真正炒热之前,制造行业标准、抢占先机,看似大胆却非常合理。



本场发布会的关键在于—— 能否占领“全面屏”市场话语权,以求获取即将到来的先发红利。

不仅 发布会来得早,开售时间也大幅领先,MIX 2 先机占尽。

发售时间领先了 iPhone 几个身位。





发布会开始的铺垫


依照惯例,要先聊江湖地位。

这次渲染的是小米近一年的逆袭——不只是在中国,在其他各国各地区也表现不错。

本场发布会的重头戏是小米 MIX 2,为了更好引入全面屏这一话题,雷军还做了更多的引入和铺垫。

例如,先发布一款电脑——小米笔记本 Pro 。

让场子暖起来需要时间,雷军释放的关键信息是—— 比苹果价格低一半,关键参数丝毫不含糊,甚至更好

对标产品是售价贵两三倍的 MacBook Pro 。


散热、跑分、键盘、接口……一项项对比,用细节堆起为用户着想的工程师价值观,为后面的重头戏做足准备。

在介绍键盘时,雷军说他年轻时写代码,键帽上的字都被磨没了……

近半年的小米发布会,雷军总在有意无意的提及他的程序员/工程师标签,通过个人品牌塑造产品形象。





MIX 2 亮相,截然不同的幻灯片风格


你可能会质疑——为什么说发布笔记本是在为 MIX 2 做铺垫呢?

单从幻灯片设计来看,MIX 2 的地位也显而易见——

左边是小米笔记本 Pro 的幻灯片,右边是小米 MIX 2 的……


开场狂秀大片,营造仪式感。


除了过渡页风格的变化之外,小米还非常罕见的把轰然坠落动画效果用在产品名称出现的环节。

这并没导致风格不统一,如果每页都是重点,恰恰意味着没有重点…… 用设计风格凸显重点(MIX 2)的做法非常合理。



◇◆◇



顺便一提,小米今年几场发布会都用蓝色背景——

这个蓝色很清新,但黄色真心不可取……


这次发布会用回深色的原因很简单——营造更强烈的科技感,深色更符合 MIX 2 的定位。







开篇:经典的小米式叙事


MIX 2 介绍的开始部分,是再经典不过的“小米式叙事”。

这种方法不算特殊,但很具代表性,之前的小米 6、MAX 2发布都套用了这个方法—— 先论述产品的合理性,再带观众回顾产品设计。



◇◆◇



论述产品的合理性

合理性——为什么做出这些改变?这些变化合情合理吗?

雷军在发布会上用大量篇幅论证产品合理性,顺便加深观众对于 MIX 系列产品的印象。


这里雷军引用罗永浩的微博,表示了友商对于产品创新的赞许。

注意,“相当震撼”的引号,让对齐变得有点糟糕……


然后,通过产品获得的设计大奖,为即将推出的产品提供背书。


雷军特地强调:强如 iPhone ,在 IDEA 领域也只入选了 一款机型,他还拿出了各媒体对于 MIX 的赞誉。

但小字内容并未表明是“ 唯一一款 ”入选的 iPhone。


这页引号的处理方式发生变化了……


雷军还说,未来的手机屏幕,一定会占据机身更大的比例、越来越大。



上面的话题引入模式,是小米在历次发布会惯用手法,通过成绩论证自家产品的地位,强化合理性。

这也为观众植入了一个认知—— 我接下来说的,都是对的。



◇◆◇



带观众完成产品设计

事无巨细的描述产品细节,这确实是国内科技厂商发布会才有的特点。 带观众回顾产品设计,能够带给观众优越感,强化印象


iPhone 发布会从未出现这么细致的科普,库克才不告诉你苹果用的是什么铝……


小米 MIX 2 是怎样做到让屏占比更大的?——简单地说就是让下巴变小,让边框变窄。



小米 MIX 2 解决了上代被用户诟病的通话质量问题,放弃悬臂压电陶瓷导声的设计,采用了效果更好的方案。




和以往的小米发布会相同的是,雷军又一次很好的完成了手机知识科普。

这种叙事方法,与雷军本人形象和小米气质高度符合,抽丝剥茧拆解手机诞生背后的故事,更容易让观众产生情感认同。







小米的“全面屏”之争


MIX 2 的产品特性介绍完毕,煽情的音乐响起,雷军开始描绘这款手机背后的辛酸。

这部分内容看似是引发共情加深观众的印象, 实际上是在塑造小米“全面屏”行业第一的形象和地位。



由于谷歌公司对 Android 手机长宽比有着严格的限制,雷军表示小米早在 2014、2015 年就开始布局全面屏,但第一次提交方案却遭谷歌否定。


2016 年 9 月,小米高管飞赴谷歌总部,获得了当面同意,小米 MIX 得以发布。

小米 MIX 的设计让谷歌团队大为赞赏,后续放开了长宽比和圆角边缘的限制。



接着雷军晒出谷歌团队的开发者文档,其中表明了谷歌的态度——建议未来手机屏幕采用 18:9 比例。

这页右侧文字的对齐出现了问题……


雷军说最让他郁闷的是,友商居然说“ 全面屏 ”是他们发明的……

言外之意——就连谷歌开发规范都是小米争取放开的,你们也好意思……

还不忘补刀——“全面屏”这个词也是雷军的创意。

小米 MIX 发布前,根本没有搜索热度。


雷军的论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非常稳。但国内市场目前的风气是会做的不如会吹的……

接下来,雷军还列举了友商全面屏的偷懒做法,最后他说:真想看看 iPhone 是怎么发布的……


成为第一,是品牌进入用户心智的捷径,所以领导者定位策略,就是把自己定位为某个领域的第一名。

——杰克 · 特劳特 《定位》


为什么小米要抢占“全面屏”领域的先发位置?因为头部带来的优势和红利非常巨大,行业第一能获得的流量,大概是第二名的 2 到 3 倍。

如此重要的价值高地,必须当仁不让。

关于头部价值,可参见: 《跃迁》- 高手的借势破局、跨越成长之路






乏善可陈的后半段


如果说 MIX 2 的介绍前半段延续了小米发布会一贯的优点,那后半段也体现出臃肿拖沓、没重点的问题……

就 MIX 2 而言,最重要的是外观设计,在介绍完外观之后,次重要的内容当属芯片和拍照。


接下来 什么是重点?此时,观众对于售价的好奇越来越强烈。

雷军在公布售价之前,居然花很大篇幅介绍两个很不重要的功能点——全球频段和录音功能。


一般情况下,介绍边缘功能的目的,在于论证自家产品的匠心独具 (例如有些手机会死磕音质以及一些小场景应用) ,但在小米发布会上,却不止一次让边缘功能喧宾夺主。

对于重要内容,需要借助参与感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对于不重要的内容,观众期待的只是“最关键结论”。



◇◆◇


虽然 MIX 发布会不乏结论性的页面。


可是又有多少用户急迫需要全球通讯功能? 很多本应一笔带过的内容却割舍不下、面面俱到地讲解,浪费太多时间。

PPT 设计师的失误,蜜汁偏左……



当介绍到漫游资费的时候,不光是屏幕前的观众,就连台下的观众都坐不住了,雷军劝大家忍耐一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