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秋叶大叔
我是不是你最爱的那个叔,有什么不一样?来吧,互相伤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旁门左道PPT  ·  PPT数据可视化,到底有多少种方式? ·  昨天  
秋叶PPT  ·  我问DeepSeek“普通人如何靠PPT赚到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秋叶大叔

对话卢战卡:普通人是如何逆袭成为千万粉丝知识网红的

秋叶大叔  · 公众号  · PPT  · 2021-01-29 07:05

正文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人是卢战卡老师,经常刷抖音的人应该都刷到过他。

卢战卡老师现在是抖音认证的知识分享官,全网粉丝有千万,一年营收规模万的盘子,全职团队居然才6个人,效率太高了!

卢战卡老师在头条上用短视频思维做头条付费专栏,两门专栏变现500万,高峰时期一天销售20万。


前一阵,卢战卡老师专门从广州飞过来,和我们交流,我们就非常好奇:卢老师,你的团队是怎样带的?为什么产出这么高?有没有什么秘密?

没想到,卢战卡老师居然毫无保留地跟我们分享了自己做短视频,带运营团队的心得,我们公司短视频团队小伙伴听完,感觉收获太大了!都说这顿饭起码价值100万!

征得卢战卡老师同意,我把公司内部小伙伴收获复盘总结出三点,分享给大家,相信大家看完,一定觉得启发大大的!



01



足够的个人积累

先说一下,卢战卡老师在短视频赛道,被大家熟知是因为两个爆款事件:

一是通过纯口播型视频,全网涨粉1100万;
二是通过头条专栏半年变现500w。

为什么卢战卡老师能持续不断产出沟通话题的短视频?

答案还是有积累。

在成为千万粉丝的知识网红前,其实卢老师已经做了十几年的销售,算是小有成就。

还受邀为一汽大众、英国保诚、中国银行、浦发银行、英国保诚等多家500强企业的高管、总裁培训,北大、政法大学等上百所名校纷纷也邀请他担任讲师,线下分享会经常是座无虚席。


在做短视频前,卢老师还坚持在简书等社交平台上坚持输出销售沟通等干货总结文章,只是当时他没有想到这些积累,都为他后面做高情商沟通方向短视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等到他开始做短视频了,更是天天研究网上大家关注什么话题,网感越来越好,一个短视频文案一看就能判断出是不是网友喜欢的内容。

2020年疫情期间出不了门,在家一天最多能录35条视频!

这些视频都是在不用提词器,不用逐字稿的情况下录制的,完全是靠平时自己对沟通话题的积累。

你看一个知识网红成功背后往往要经历:【1】行业积累;【2】培训积累;【3】创业积累;【4】内容积累。

很多人想卖课赚钱,但赚不到钱,就差在积累上,总觉得别人成功快自己慢,却没有想一想别人走到成功的今天,之前做了多少铺垫。

没有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你以为别人的轻而易举,都是别人千锤百炼以后的举重若轻。


02



对视频质量的高要求

为什么卢战卡老师的短视频大家爱看?很多人说口播视频没有未来,迟早有一天会不行,为什么大家看卢老师的短视频,还是认同?

卢老师说必须对只要视频质量有高交付,其实口播的形式一定会有喜欢的受众。

实际上普通人模仿的口播短视频,和标准要求的短视频比,质量差很多。只不过外行会觉得差不多而已。

如何做到每条视频都能高标准产出?卢老师说经验很简单,就两句话。

一、坚持以市场数据说话,
二、不断带给观众新鲜感。

在卢老师的短视频团队,每个人都不以个人的主观角度去评判一个选题或视频的好坏,而是通过最终的数据指标来做分析,用数据说话,培养大家对数据的预判感。

卢老师说现在看到一个选题及标题营造场景感,就能判断是否能戳人群痛点,看看短视频文案,就能预测视频播放量在什么范围内,八九不离十。

这种网感不是天生的,都是天天看数据判断出来的。

然卢老师说最重要的是内容要给观众新鲜感

卢老师的口播视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通过切换场景、找到最炫酷效果,优化自己的声音、眼神、动作设计等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让观众常看常新。

卢老师也给我们分享了关于做短视频的几个小技巧,

1、拍摄前一定要花时间进入拍摄状态,没有进入状态宁可反复重拍,最多他一条拍了20多遍;

2、1条1分钟短视频1口气拍完,强化观看的顺畅感,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3、节奏要快,开头营造痛点场景,指出错误做法,再讲正确做法以及背后的原因,这样才更吸引人;

4、同一个爆款话题,可以多次重录,每次发布都能刺激新的流量和成交。

5、不能光重视抖音,其实头条短视频3-5分钟的时长,能让人更认可视频主讲人的专业性,结尾的转化留存效率反而更高。



03



专业的团队分工

我们经常听说做短视频成本特别高,但卢老师视频内容持续产出,怎么做到的

答案是有可靠的团队,团队不是比规模,而是比战斗力。

卢老师个人对团队的很高,而且他说只有在一起集中备课,团队才能形成战斗默契,对内容质量形成一致的认识。

什么是团队的战斗力?——我个人觉得是对内容的判断力。

在卢老师的团队,每个人都养成了如下自觉的意识。

找到的选题不好怎么办?
不用!

内容脚本没感觉怎么办?
重写!

拍视频时状态不好怎么办?
重拍!

卢老师把视频内容生产团队分成了3个审核批次,分别是兼职选题人员,文案把关者,和IP本人。

他生产视频的基本流程就是,兼职人员先在全网搜索内容选题,用表格登记选题的数据表现,选题通过后,把各种原始素材准备好,拿出来备用。

文案把关的人,提前把关判断选题是否可以通过,是否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拍摄,减少IP的拍摄决策时间,把关人员需要有网感和运营经验。

最后卢老师本人,会在拍摄前花几分钟进行内容重构,用自己的感觉去讲这个话题。

因为有严格的流程化团队管理,卢老师本人每个月只需要投入3天时间拍摄,就能稳定视频拍摄产出,保持日更。

其他的时间,卢老师一方面到处刷脸,持续曝光,另一方面不断的学习和链接,为团队变现找寻更多的可能性。


写在最后:


我觉得,一个人想要通过做自媒体的打造个人品牌赚钱,必须包含以上三点:足够的积累、对内容高要求,有团队协助。

第一,无论风口如何大,没有足够的积累,是如何都飞不起来的,或者说会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卢老师拍摄前能够瞬时重构内容,就是源于他长期的积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