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单心理  ·  关于爱情的6种样子,你是哪一种? ·  22 小时前  
武志红  ·  永远不要替别人的坏情绪买单 ·  昨天  
壹心理  ·  有奖征集|写给做过心理咨询的你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心理大学堂

震惊!久居高位竟然有这些坏处... | 傲慢综合症

京师心理大学堂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2-13 20:01

正文



作者 | 奕君


随着00后们逐渐毕业,各种有关00后整顿职场的爽文爽剧如雨后春笋般在网络上传播。在这些夸张且不切实际的段子背后,充斥的是当代打工人的浓浓怨气。



很多打工人们在提起自己的上司时恨不得“生啖其肉”,渴望能为自己在职场中所遭受的苦难寻求一个出口。



(图源网络,侵删)



不知道有多少打工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大吐苦水,对上司破口大骂,或是在私下分享关于老板的八卦,甚至怀疑老板能够拿到三甲医院精神科智力发育迟缓的诊断报告。



不过你还真别说,研究发现,久居高位的领导者们可能真的存在一个鲜为人知的问题: 傲慢综合症(Hubris syndrome)



热议!长期处于权力高层的人竟然会做出这种事!


傲慢综合症最早由英国神经学家、曾任外交部长的David Owen爵士提出,他总结出了14条症状的典型特征[1]。简单来说,傲慢综合症是一种 个体在获得权力一段时间后,出现狂妄自大不听劝谏的行为模式,且这一种行为模式往往带来不良的后果。



表1 傲慢综合征的14条典型症状



研究者通过总结百年来的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发现,在26名英国首相和具有数据支持的有限美国总统中,有大部分人患有精神疾病,且其中有五位可能存在傲慢综合症的现象[2]。



上面提到的五名可能存在傲慢综合症的分别是:

George Walker Bush小布什;

David Lloyd George大卫·劳合·乔治;

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亚瑟·内维尔·张伯伦;

Margaret Hilda Thatcher撒切尔夫人;

Anthony Charles Lynton Blair安东尼·查尔斯·林顿·布莱尔



当然, 傲慢综合症并非仅限于政坛 ,在商业领域打拼的头部大牛[3]和艺术、宗教领域有头有脸的人物们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4]。



例如,在某些企业里,一些领导们翻手为“让KPI上涨50%”,覆手为“三天内做出符合'七彩斑斓的黑'的设计稿”。他们看起来斗志昂扬,口中常挂着为公司奉献的誓言。



在某些组织内,有的领导每天都精神高涨,在例会上振臂高呼,自信满满地宣称能邀请到弗洛伊德(已故)给全校师生开展讲座,甚至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抱着以人为本、慈悲为怀的理念,我们理应关心一下他们的精神状态。



惊爆!长期处于权力高层的人竟然会说出这种话!


傲慢综合症是否能真正被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尚存在争议 ,但是傲慢对于个体 在语言表达上的改变 确实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早期的研究者们经常以英国的前首相们为研究对象(拉出来“鞭尸”)。例如,Garrard等人(2014)选取了三位英国首相作为研究对象,并统计分析了他们在会议中和文件上使用的语言[5]。



研究者首先定义了傲慢综合症患者患病的时间段。



以撒切尔夫人举例。



由于早期研究认为 傲慢综合症的一个重要诱因是获得辉煌的胜利 ,研究者首先统计了 其任期间的大事年表 ,并逐一讨论在这一事件前后她是否能够满足上文提到的14条诊断标准。



研究者认为在执政早期,撒切尔夫人的傲慢表现并不明显,但在她担任首相的第八年随着助手的离职,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那时,“她再也不一样了”是当时英国议员对撒切尔夫人的一致观点[6]。在具体分析其行为满足傲慢综合症的诊断标准之后,研究者将1988年划定为撒切尔夫人患有傲慢综合症前后的分界点。



(图源网络,侵删)



研究发现,在对比假定傲慢综合症产生的时间前后,撒切尔夫人和安东尼·查尔斯·林顿·布莱尔这两位患者相较于约翰·梅杰 更频繁地使用“我们”代指自己 。这种语言上的改变被认为是傲慢综合症影响的一个体现。该研究的结果佐证了Owen和Davidson[1]的观点。



后续研究把对傲慢综合症的考察延伸至了企业层面。 例如,Akstinaite等人(2020)针对CEO们的研究也发现了与政治领域相似的现象[7]。研究者们通过聚类的方式对语言中的特定词汇进行标记,揭示了 傲慢的个体在语言中会使用的特定语言组织方式



①大量的人称和非人称代词使用

②对权力和奖励的明确需要

③大量试探性的语气助词和肯定性的语气助词的使用

④大量否定词语的使用



简单来说,一个具有傲慢综合症的公司管理者说话方式很有可能是——



"我们 最近的一项产品实在是 太糟糕了 你们 知道吗?好的产品能够给 我们 带来 可观的收益 ,能够让 我们 在市场上拥有 更大的话语权 ,但是现在 我们 的产品看上去 完全不能做到这一点 ,这是让 我们团队 非常 不能接受 的......"



这样式的。



这种语言模式没有什么营养但又非常繁琐,让人充满了想立马变成一拳超人的冲动。然而,考虑到对方的地位往往能“一言定打工人生死”,学堂君在这里建议各位还是以和为贵,保住饭碗要紧~



(图源网络,侵删)



警惕!长期处于权力高层的人竟然神经活动出现了这样的变化!


除了语言上的变化,长期处于高层患有傲慢综合症的领导者们也会出现另一种明显的行为变化, 即对他人的共情和理解水平明显下降



网上不少让人血压飙升乳腺结节的故事都具备这一特征。



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是,当员工因家中老人病重而向领导请假时,领导可能会毫不在乎地回应:“要是老人没什么大事你回去也没啥必要,要是老人真走了你回去也救不回来,还是在公司好好呆着吧”,并拒不批假。由此引来的一系列唇枪舌剑往往会有这样的标准结局:打工人华丽变身某企业公子公主,打脸原本公司领导愉快的将其辞职,自己晋升老总。



排除后半部分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狗血剧情,领导在打工人真正需要批假时的无动于衷在网上收获了不少共鸣。许多人会问:谁家里没有老人呢?谁家老人没有生病不舒服需要照顾的时候呢?这类领导为了效益而压榨员工,连这种时候都不肯让员工回家看望实在是冷血至极。



然而,有些领导可能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员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回家。



(图源网络,侵删)



Hogeveen,Inzlicht和Obhi(2014)[8]利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即通过强电流产生的磁场刺激脑组织的方式,记录了被试在观看一段“小球被挤压”的视频时的反应,包括挤压次数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的振幅。这种振幅作为 运动电位共振程度的指标 ,在接下来的研究数据分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研究者希望通过分析个体在这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电位共振,反映观察者在观察他人活动时相关脑区的活跃程度。这种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个体镜像系统(mirror system)的活动水平 ,进而侧面表现出 个体对他人的共情和理解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低权力的个体, 高权力的个体对他人的运动共振水平显著更低 。也就是说, 高权力的个体更难以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想法 ,在特定情境下也就更难以做出“近人情”的决策。



由此可见,部分领导者的不近人情可能不光是“资本家的压迫”,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生理层面的变化。在被这类缺乏共情的领导折磨时,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心中默念他就是“有病”),也许能让打工人们心中的痛苦获得一些的缓解,并创造出空间来寻求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源网络,侵删)



结语


领导第一天说紧急赶工,忍了;

领导第二天变卦说不用再做,乐了;

领导第三天又变卦说还是要重新做,怒了;

领导第四天双变卦说又不用你做了等通知,佛了;

看了这篇推文知道领导精神状态面临的巨大危机,懂了。



对个人而言, 权力永远是把双刃剑 。当我们在享受权力带来的诸多利好时,也应该警惕它可能带来的诸多问题。就算是再普通的打工人,在特定场景下可能也是站在较高权力地位上的那一个。 时常保持警惕、坚持自省,我们才能远离傲慢综合症的荼毒。


向上滑动阅览参考文献:

[1]Owen, D. (2008). Hubris syndrome. Clinical Medicine, 8(4), 428.

[2]Owen, D., & Davidson, J. (2009). Hubris syndrome: An acquired personality disorder? A study of US Presidents and UK Prime Ministers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Brain, 132(5), 1396-1406.

[3]Schwartz, H. S. (1991). Narcissism project and corporate decay: The case of general motors.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249-268.

[4]Storr, A. (1997). Feet of clay. Simon and Schuster.

[5]Garrard, P., Rentoumi, V., Lambert, C., & Owen, D. (2014). Linguistic biomarkers of Hubris syndrome. Cortex, 55, 167-181.

[6]Garnett, M. A., & Aitken, I. (2002). Splendid! Splendid! The Authorised Biography of Willie Whitelaw. Jonathan Cape.

[7]Akstinaite, V., Robinson, G., & Sadler-Smith, E. (2020). Linguistic markers of CEO hubri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67, 687-705.

[8]Hogeveen, J., Inzlicht, M., & Obhi, S. S. (2014). Power changes how the brain responds to oth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3(2), 755.



作者 | 奕君

编辑 | 草芽君

美编 | Zene N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