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又刷到骂陈丹青的,这次是因为他攻击中国社会、家庭,依据是“美国教育没有啃老族这种说法,都是到了18岁自己想办法”。。。
¹ 他因为撒谎被骂,骂了也算活该。很简单:美国社会的年轻人、Z世代是不是“到了18岁就自己想办法”?
² 很不尽然。陈丹青这些人把“公知”这个词给搞臭了,很大原因一是他们太爱撒谎,总是虚构一个乌托邦,骗自己、骗别人,美国人买房都靠自己,美国社会没有人口拐卖。。。二是他们知识水平太低。占到了过去大时代的红利,但头脑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所以,但凡是出过国的、懂英文的、跟老外朋友一块喝酒,一块打羽毛球,一块开过会的,就容易识破谎言。
³ 就事论事。美国人买房子是不是“到了18岁就自己想办法”?美国年轻人不啃老?这个问题是送分题,因为AI就可以回答你。划重点:房屋购置在美国,在英国,都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财富代际转移”。很大比例的美国人、英国人买房子要靠老一辈给钱帮忙。
太多美国人自己做的调查了:比如Redfin于2023年春季做的调查:30岁以下的美国购房者,其中40%是通过父母等家庭成员的现金赠予或继承遗产来付首付。不同调查这个比例不同。有的研究还发现:家里有第三代的更容易得到爸妈的“现金赠予”。英国人甚至写了一本书,因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社会学现象。芝加哥大学一个课题组在2023年12月也发过一篇谈“跨代财富相关性”的研究论文,买没买房子是重要指标之一。
⁴ 福布斯这篇文章的作者,美国人,27岁买房,妈妈当时身体不好,无法独自生活,就把她自己的公寓卖掉,把钱交给孩子,付首付,然后搬过来一起住。“如果没有妈妈的钱,我要花好几年才能攒够首付”。作为对比,我个人感到骄傲,因为在中科院读博期间买房子时,没有使用原生家庭的钱;但确实从亲戚那里借了几万块,早已经全部还清。很多中国人买房子靠自己。
以上可以说明“伪公知”骨子里爱撒谎,可能跟知识水平低显著相关,跟他们不学习不进步跟不上时代有关。此外,还可能跟文化水平低有关,跟傲慢与偏见有关。
⁵ 地球上不同人类亚文化社会的亲子模式不可能全部相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比如,中国的亲子模式普遍地以抚养-赡养的互惠模式为主,很多地区和家庭正在转向反哺模式,而欧美多以“接力模式”为主。只是我们都知道了:两边都不是完全的,欧美的“接力模式”仍然存在大量的跨代财富转移,比如买房子。
所以重点是,陈丹青先生似乎都不考虑这点的。他们这些人偏见地认为一种文化是高贵的,一种文化是落后的;他们傲慢地、错误地以为,中国人的亲子模式可以完全照“美国人”那样活。他举的例子,是他跟他的在美国长大的、几乎不会阅读中文的女儿。很不具有代表性,更加没有必然的替代性。因为不管到了哪天,核心问题都是:中国人可能全都像美国人那样子活吗?意大利人、法国人、芬兰人、日本人、韩国人、马来西亚人都没有活成美国人啊! #科学人医疗社会史#
¹ 他因为撒谎被骂,骂了也算活该。很简单:美国社会的年轻人、Z世代是不是“到了18岁就自己想办法”?
² 很不尽然。陈丹青这些人把“公知”这个词给搞臭了,很大原因一是他们太爱撒谎,总是虚构一个乌托邦,骗自己、骗别人,美国人买房都靠自己,美国社会没有人口拐卖。。。二是他们知识水平太低。占到了过去大时代的红利,但头脑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所以,但凡是出过国的、懂英文的、跟老外朋友一块喝酒,一块打羽毛球,一块开过会的,就容易识破谎言。
³ 就事论事。美国人买房子是不是“到了18岁就自己想办法”?美国年轻人不啃老?这个问题是送分题,因为AI就可以回答你。划重点:房屋购置在美国,在英国,都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财富代际转移”。很大比例的美国人、英国人买房子要靠老一辈给钱帮忙。
太多美国人自己做的调查了:比如Redfin于2023年春季做的调查:30岁以下的美国购房者,其中40%是通过父母等家庭成员的现金赠予或继承遗产来付首付。不同调查这个比例不同。有的研究还发现:家里有第三代的更容易得到爸妈的“现金赠予”。英国人甚至写了一本书,因为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社会学现象。芝加哥大学一个课题组在2023年12月也发过一篇谈“跨代财富相关性”的研究论文,买没买房子是重要指标之一。
⁴ 福布斯这篇文章的作者,美国人,27岁买房,妈妈当时身体不好,无法独自生活,就把她自己的公寓卖掉,把钱交给孩子,付首付,然后搬过来一起住。“如果没有妈妈的钱,我要花好几年才能攒够首付”。作为对比,我个人感到骄傲,因为在中科院读博期间买房子时,没有使用原生家庭的钱;但确实从亲戚那里借了几万块,早已经全部还清。很多中国人买房子靠自己。
以上可以说明“伪公知”骨子里爱撒谎,可能跟知识水平低显著相关,跟他们不学习不进步跟不上时代有关。此外,还可能跟文化水平低有关,跟傲慢与偏见有关。
⁵ 地球上不同人类亚文化社会的亲子模式不可能全部相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比如,中国的亲子模式普遍地以抚养-赡养的互惠模式为主,很多地区和家庭正在转向反哺模式,而欧美多以“接力模式”为主。只是我们都知道了:两边都不是完全的,欧美的“接力模式”仍然存在大量的跨代财富转移,比如买房子。
所以重点是,陈丹青先生似乎都不考虑这点的。他们这些人偏见地认为一种文化是高贵的,一种文化是落后的;他们傲慢地、错误地以为,中国人的亲子模式可以完全照“美国人”那样活。他举的例子,是他跟他的在美国长大的、几乎不会阅读中文的女儿。很不具有代表性,更加没有必然的替代性。因为不管到了哪天,核心问题都是:中国人可能全都像美国人那样子活吗?意大利人、法国人、芬兰人、日本人、韩国人、马来西亚人都没有活成美国人啊! #科学人医疗社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