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开东
偶尔针砭教育,偶尔建设学科,偶尔戏说历史,偶尔吐槽现实……绝不偶尔的是——永远保持原创,做教育的盗火者,纵火者,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科创汇  ·  申报|青浦区2025年第一批知识产权资助申请 ·  昨天  
创乎  ·  创业成本:时间与知识的核心作用 ·  2 天前  
NXTV都市阳光  ·  【阳光•警示】AI换脸!银川一男子被骗20万元! ·  3 天前  
NXTV都市阳光  ·  【阳光•警示】AI换脸!银川一男子被骗20万元! ·  3 天前  
腾讯安全威胁情报中心  ·  恶意代码对抗之战|TAV引擎多维度技术抵御恶意攻击 ·  3 天前  
都市现场  ·  首批苏-57战机将抵达阿尔及利亚 ·  3 天前  
都市现场  ·  首批苏-57战机将抵达阿尔及利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开东

为什么要有同理心

王开东  · 公众号  ·  · 2025-01-19 00:01

正文


人是社会的人质。一个人不可能脱离人群而存在。


人一旦走入群体,大概率会遇见两类人。


一类人与我们尺码相同,心意相通,志同道合。还有更多的一类人,与我们经历不同,个性迥异,但我们又不得不与他们打交道。这看似很苦恼,但恰恰是这种打交道,很可能会突破我们的信息茧房,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但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和这些人打交道?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同理心。


同理心的核心在于一个“理”字。人与我大相径庭,何以能同理呢?这就需要我们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认识、理解并分享他人的情感状态。


这里的三个词非常重要,或者说代表了同理心产生的三个阶段。


一是认识。它要求我们理性地感受他人的情感,并对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二是理解。认识不是终点,而是帮助我们看到浅表的情感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与动机,从而达成对他人的理解。


三是分享。理解动机也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感同身受,既不要陷入过度情绪化的陷阱不能自拔,又要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进而分享或者分担他人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说同理心的三个阶段。


很多人会把同理心和同情心和共情力混淆,其实,同理心与同情心和共情力不完全相同,但有很重要的关联。


人要有同情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个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有同情心的人,面对他人的不幸,大多能施以援手。


但也有人很有同情心,却只是为了感受到自我的优越。那些争抢着来听祥林嫂阿毛故事的人,最后虽然也流几滴眼泪,但都是心满意足地走了。


还有一类人更坏,他们同情别人,只是显示自我有悲悯情怀,甚或站上了道德高地,自己又把自己感动了。


比如白居易最有同情心,他写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他斥责宣城太守:“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但他同情别人,或许只是为了显示自己不由悲悯情怀,站上道德高地。然后,他就抓紧享乐去了。白居易奢靡腐败,尽管老眼昏花,但仍然到处公款吃喝,住上万平的豪宅,蓄养家妓上百人,而且每过三年就要换掉一批,只为保证她们年龄都在十八岁以下。


但无论如何,有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才能产生共情力,深刻体会别人的情感流露,与之达到共情的状态,他人忧而忧,他人乐而乐。甚或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同情心到共情力,当我们真正能做到认识、理解和分担别人的情感和行为并愿意倾力相助,鼎力支持,这就具有了同理心。


最让人感动的是托尔斯泰。托翁放弃全部家产,偷偷逃走,与流浪汉生活在一起,最后在阿斯塔波沃车站倒毙在地上。遵照他的遗言,他的坟上没有树立墓碑和十字架。这才是真正与下层民众在一起。


人真正的成长,不是在相同中叠加,而是在差异中裂变。有同理心走遍天下,无同理心寸步难行。


同理心强的人,更能在差异中拓宽视野,结交朋友,丰富自己。


李小龙号称史上最强的一代宗师,他是咏春拳叶问的徒弟。但他能打破门户之见,到处寻访各派武艺高强之人,与他们切磋对垒,直接把咏春拳的精华倾囊相授。


他的逻辑是,我能倾囊相授,按照同理心,人家也会投桃报李,果然其他大家也把各派精华传授给李小龙。


在遍访天下宗师的基础上,李小龙独创了截拳道,成为一代武神,真正的大宗师。美国洛杉矶市迄今还有李小龙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