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eepTech深科技
“DeepTech深科技”是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官方独家合作的一个新科技内容品牌。我们专注于关注三个方面:1、基于科学的发现;2、真正的科技创新;3、深科技应用的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DeepTech深科技

从听到声音到发声,这种动物仅需30毫秒!

DeepTech深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6-09 11:4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聒噪的环境中,人类和动物会提高声音以确保能够被听到,这种现象被称作 Lombard 效应,这需要经历一个从耳朵听到声音到大脑再到发声的过程。鱼、青蛙、鸟类以及人类等形形色色的物种都存在 Lombard 效应。那么,这些听觉系统完全不同的物种是不是具有相同的听觉形成过程呢?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们近一个世纪的时间。


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给出了答案。他们揭开了有关 Lombard 效应神经机制的神秘面纱, 认定这是一种基本的暂时性反应,而不是之前所认为的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深度认知行为。


他们还 测试到从听到声音到大脑 到发声的一个极短过程: 30 毫秒 。研究成果发表在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ANS 期刊上。


研究人员选择蝙蝠作为研究对象。就像声呐一样,蝙蝠通过发射声波并根据反射的回音来判断、追踪并捕食猎物,这也就是它的回声定位机能。不同于人类相对较长、较慢的发声过程,蝙蝠的高频率线性调频波是快速而又精确的,也是人类无法听到的,有助于研究人员检测到哺乳动物大脑的极限。因此,蝙蝠是研究感觉运动的理想选择。


研究团队训练冠蝙蝠栖息在平台上,追铺一定范围内的昆虫。当蝙蝠追捕昆虫时,研究人员利用 14 个麦克风来记录蝙蝠的发声。他们时而不干扰蝙蝠,时而通过扩音器制造白噪音干扰蝙蝠。


图| 栖息在平台上的蝙蝠,等候追捕猎物


白噪音会干扰蝙蝠的回声定位,进而导致它发出更强的声音以确保不受干扰,一开始犹如响亮的无线电广播,然后就像割草机的声音,最后好似消防车刺耳的警笛声。如果白噪音停止,蝙蝠也会停止 “尖叫”。


研究人员建立了适用于所有脊椎动物的 Lombard 效应计算模型,得出结论:蝙蝠或者人类或者鱼的大脑会不断地探测环境噪音,以便于在必要时调整音量。具体过程是,首先听觉系统感知到环境噪音,然后感知它们的压力水平,最后调整发声振幅、改变音量。如果环境噪音停止了,声压消散,发声振幅会随之减小。


一般来说, 我们每 3-5 秒呼吸一次,心脏每秒跳动一次,眼睛每 眨一次 1/3 。如果认为眨眼睛的速度很快 那么蝙蝠对环境噪音做出回应的速度则是惊人的,比眨眼睛的速度快 10 倍,也就是 30 毫秒 每次 。科学家曾经认为 Lombard 效应很缓慢,比如鸟类和蝙蝠大概需要 150 毫秒,人类大概需要 150-175 毫秒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心理和脑科学以及神经系统科学领域的教授 Cynthia Moss 表示,他们的成果突出了蝙蝠在研究听觉与发声动态关系方面的独特价值,并有助于弄清楚人类语言控制的根本。另外, 这个新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疾病的治疗(放大 Lombard效应),比如帕金森综合症,同时也有助于制造辅助医疗器械。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鬼脚七  ·  向往的生活
7 年前
靡音  ·  和天秤座谈恋爱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