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光伏行业发展阶段
我国光伏行业从无序泛滥竞争到行业集中规范化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成长历程。
第一,
2012
年以前,光伏高补贴时代,采用全国统一的标杆电价(超过
1
元
/kWh
),补贴强度超过
0.6
元
/kWh
,主要目的是利用高补贴提高市场参与度。
第二,
2013-2018
年,按照三类资源区分别确定标杆电价,但同期系统成本下降幅度高于标杆电价下调速度,大量项目
IRR
一度超过
20%
,国内市场呈现爆发性增长。
第三,
2019-2020
年,竞价方案出炉,用少量的补贴,市场化竞价的方式最大化装机规模,此时补贴强度也降到五分钱以内。
第四,
2021
年以后,补贴政策将正式退出市场。
近十年的光伏补贴政策,让光伏行业国内市场从
2011
年
2GW
左右的规模培育到现在
40-50GW
级别。
目前光伏成本已经得到了大幅下降,前段时间,全世界最低的光伏发电成本纪录再次被打破,惊人地达到了
0.0137
美元一度,还不足人民币
0.1
元一度。
随着补贴政策退去,光伏平价上网已成为常态,行业发展才刚开始迈入加速发展阶段。
二,行业景气度大增
今年以来,我国光伏行业行业景气度明显回升。
第一,十四五规划。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
“
十四五
”
规划正在紧张编制中,将决定未来
5
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走向。在
“
十四五
”
期间想要提升非化石能源的占比,将主要依靠光伏和风电来实现。
以前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比
15
%,
2030
年实现不低于
20
%,
2050
年不低于
50
%。但这次
“
十四五
”
规划可能做重大调整,可再生能源比例大幅提高。
从全球来看,全球光伏发电占比仍然较低,目前预计占比不到
5
%。根据国际权威数据预测,到
2023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达到
250GW
以上,到
2040
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预计达到
7200GW
,而
2019
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
710GW
,累计装机量在未来将扩大至目前装机量的十倍。
随着光伏平价上网年后,将为行业带来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动力,行业景气度才刚开始提升,而我国是全球光伏产业链的重心,受益明显。
第二,上游硅片涨价。
今年以来,受益于疫情影响,光伏上游硅片原材料产能受到影响,叠加市场需求爆发,造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原料硅以及硅片的价格在持续上涨,显示了行业火热的局面。
第三,各大光伏企业扩产投资。
今年以来,各大光伏企业纷纷扩大产能来应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比如通威、中环、晶澳科技均有大幅扩产项目。另外,截止
9
月份,我国今年新增光伏相关企业超过
3.6
万家,其中第二季度新增
1.6
万家,环比增长超过
114.5%
,行业全面复苏。
三,核心优质标的
光伏产业链,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硅原料:
制作光伏硅片的基础原材料,目前企业主要有保利协鑫和通威股份。
硅片:
光伏发电最主要部件,市场集中度较高,隆基股份、中环股份单晶市场双寡头格局,隆基和中环在
2019
年合计占据市场
70%
份额,龙头效应显著。
组件:
隆基股份、晶科科技、晶澳科技都有涉及。
光伏产业链投资机会上,最重要的还是在硅片领域,其他组件细分龙头也有不错的成长空间,这里重点关注以下
4
个优质龙头。
隆基股份
光伏行业绝对的全球龙头,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制造商,具有很强的产品议价能力。截至
2020
年
6
月末,公司单晶组件年产能约
25GW,
完成了对越南光伏电池和组件的收购,进一步提升海外产能,完善全球产能布局。
受益于单晶产能快速释放和高效产品需求旺盛,公司主要产品单晶组件和硅片今年以来销量同比大增,大尺寸硅片及高功率组件产品销售占比迅速提升。
通威股份
2019
年底硅料产能
8
万吨,全球产能市场份额
12.3%
,排名第二。根据公司目前扩产计划,预计
2021
年底产能将达
15.5
万吨,全球市占率将提至
22.1%
,成为光伏硅料领域绝对龙头。
晶澳科技
公司是太阳能组件全球龙头企业,
2019
年晶澳组件出货
10.3GW
,
11
年增长
36
倍,
2019
年全球组件出货全球第二,市占率增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