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一个学生的保研历程,包括个人情况、前期准备、保研历程、参营经验以及最后的一些建议。该学生通过持续努力,成功保研到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文中还涉及一些保研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个人情况
该学生是华中某211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方向)专业本科生,前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和排名,英语水平较高,有一定的科研经历。
关键观点2: 前期准备
该学生从大一开始便确立了保研的目标,并为此持续努力,保持学习成绩和排名优势,同时参加科研项目丰富简历,修读双学位等。
关键观点3: 保研历程
该学生的保研历程包括个人定位、收集信息、准备材料、论文撰写与复习、夏令营与预推免投递等环节。其中强调了个人定位和收集信息的重要性,以及持续复习和准备材料的必要性。
关键观点4: 参营经验
该学生参加了夏令营和预推免的考核,总结了参营的经验,包括注重基础知识、关注可能的考察“兴趣点”、熟悉提交的材料、准备常被问到的问题、保持良好心态和重视联系导师的作用等。
关键观点5: 最后建议
该学生强调了保研是一个考察全面综合素质的过程,需要尽早谋划、持续努力。同时,结合自身情况和本科院校的保研政策来规划自身的学习生活,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正文
本科院校和专业:
华中某211 公共事业管理(应急管理方向)
培养方式:
硕士
前六学期排名:
1/24
英语:
CET-6 560、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二等奖
科研:
两次校创、一篇普刊、一篇未发表实证论文
其他:
修读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双学位
夏令营经历
: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预推免经历: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推免院校和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
其实我在大一伊始就确立了保研的目标
,虽然那时候只是知道这么一个概念,对于保研需要哪些东西、专业能有几个保研名额都一概不知。
但是这个目标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我大一一年保持了近乎高考前的学习强度,最终取得了专业第一的排名
,这为我今后的保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进入大二,我一方面努力学习专业课程,保持绩点和排名上的优势;
一方面谋求参加科研项目,丰富自己的简历
。此外,我从大二下开始在华中师范大学修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双学位,这一项就占据了我所有周末的时间。
大学前两年的我是非常之努力的,
无论是武汉夏日四十度的烈日还是武汉冬日寒风彻骨的清晨,我都风雨无阻地跑到图书馆从开馆待到闭馆
,学校南湖图书馆三楼西南角永远能够看到我的身影。所以,大二学年一结束,我便知道我能够取得保研资格:按照我校当年的保研文件,我的附加分已经加满,而专业第二名若想在大三学年在专业成绩上超过我,每门课程要比我高出十分,这显然是很难做到的。
而我此时也已经明确了跨专业保研的想法,我得以有足够的精力去布局我的“跨保大业”。
进入大三,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双学位的学习中,从基础知识、学科素养、科研经历等各方面完善自己,
而下学期我通过“闭关修炼”三个月的时间,写出了一篇自认为拿得出手的所跨专业方向的论文
。至此,我在排名、英语、科研方面均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去经受夏令营的考验了。
我本人真正意义上的保研是从大三的寒假开始的
大三寒假:个人定位-收集信息-准备材料
大三下学期:论文撰写+复习-夏令营投递
大三暑假:参加夏令营-复习+预推免投递
大四开学:参加预推免
我认为,个人定位的作用绝对不仅限于清楚自身的位置以便更加高效的投递,更大的作用在于,
一个精准的定位能够在你保研途中遇到挫折时还能够保持十足的信心和坚持的定力,这是保研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我从大三寒假开始梳理自身的基本状况、联系学长学姐了解他们的状况与最终去向、
在保研论坛公众号上浏览了大量的经验贴,最终对自身的整体水平和可能去向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也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投递策略:本专业和跨专业同时投递,本专业主要作为保底。
保研是一场信息战,今年尤为如此。为什么这么说,我在后文会进行详述,这里先谈收集信息的具体问题。在个人定位之后,
我利用寒假的空余时间对目标院校的信息进行了系统的收集,包括各院校开展夏令营、预推免和九推的情况及时间、各院校面试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各院校中研究方向比较中意的老师等等
。当然,收集信息只是第一步,这也为我之后准备材料和制定复习计划提供了参考。
这一项工作对于打算海投的同学尤为重要,当然我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我给自己制定了海投的策略,如果每个学校都从头做起准备一套材料的话这个工作量将是巨大的,
所以我就利用寒假的空闲时间,为每一项可能用到的材料都撰写了一个模板
,以备之后可以快速申请众多院校。这里的材料涉及到:个人简历、个人陈述、推荐信、PPT、联系导师邮件、自我介绍(中英文)、获奖证书扫描件、身份证学生证扫描件、所发表论文扫描件、成绩单及成绩排名证明扫描件、英语能力证明扫描件等。
这是我在综合评价自己实力和院校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的备战计划的一部分,显然,论文撰写并不是每位同学都需要的,我在这里只谈谈复习。谁说保研不要基础知识?虽然保研人在平时都下了很多功夫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人总会遗忘,所以还是要耐下心来做一个系统的复习。
这里的复习就像考前复习一样,是要有针对性的
,即前面所收集到的院校的考核信息,根据其考核方式和内容有针对的来做计划:是看目标院校老师的文献?还是复习课本基础概念?还是关注时事,理论联系实际考核?
由于两者共性很高,我这里放在一起讨论,夏令营和预推免的参加经验我将在后面一栏目进行详述。投递所填的内容无非就是那几项:个人基本信息、获奖经历、科研经历等等,所以在填过第一个院校后,
就可以据此整理一个电子的模板,到时候直接复制粘贴,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由于院校发布简章和截止的时间比较集中,我便制作了一个Excel来提醒自己,内容涉及:院校名称及其学科评级、申请开始时间、申请截止时间、是否需要纸质材料、考核方式、是否完成、是否通过等等,
包括考核时间冲突的院校我也会特别标明,以便做出取舍
这一部分,我将夏令营和预推免的参加经验放在一起进行了总结。
①
基础知识无论什么时候都很重要。我参加的许多院校在考察中仍然十分关注专业知识
,包括直接提问专业问题、设置情境考察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甚至英文回答专业问题等。当然,这些问题集中在专业核心课程。因此,在准备保研过程中有计划地复习专业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②
注重关注可能的考察“兴趣点”
。一些面试自由度高的院校往往会根据你的回答进行发散提问,这些问题通常是专业热点前沿、你本科院校所在地的重大政策或事件、该院校所在地的重大政策或事件以及该老师自己的课题或研究方向。因此,
在保研期间,多关注这些“热点”也十分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英文面试考察“英文论文概括/翻译”,可以多关注一下该院校老师们近一年发表的论文。
③
对自己写在简历、自我介绍等中的内容一定要熟悉
。一些院校也很针对你提交的材料进行提问,比如老师们对你某个项目/论文感兴趣,就会问一些相关的问题:得到的结论是什么、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等,非常灵活、角度多变。
因此一定要对这些内容烂熟于心,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
。
④总有一些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一些问题我被问了太多遍,以至于印象深刻。比如你为什么要跨专业、你认为你的本专业在你跨的专业上能发挥什么作用、你还参加了哪些院校的考核又通过了哪些等等。
这其中许多都是可以提前准备一个巧妙的答案的。
⑤
保持好心态。
有时候一连看到好几个入营名单/优营名单中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别的条件不如自己同学都拿到了比自己好的offer,着实会紧张、焦虑、难过。但是,你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也是最后10.9傍晚才收到心仪的offer,如果当时没有调整到一个很好的心态,可能我就无法正常发挥拿到这一offer了。
当然,这也凸显出有保底offer的重要性
。我当时若没有两个较为心仪的offer来支撑,也无法做到到这么晚还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⑥
重视联系导师的作用。有一些院校的老师在接收推免生中是有很大的话语权的,
可以说他想要你你就能上。所以,如果是自己特别想去的院校一定要去联系导师,积极和他交流沟通,相信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保研是一个考察全面综合素质的过程
,就是将考研同学那半年的集中努力平均到前三年中。所以,尽早谋划、持续努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不能复制。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和本科院校的保研政策来规划自身的学习生活
。最后就祝福各位都能顺利保上自己心愿的学校和专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