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在线
为全国的心脏医生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解答医生临床问题,为基层医生与三甲医院心脏医生之间顺畅沟通搭建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美国副总统:确保最强AI芯片 美国制造!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何小鹏与任正非会面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中芯国际CEO赵海军:2025年我们担心2件事 ·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拒供在华客户:美国威胁泛林集团(Lam)! ·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读懂张忠谋,就读懂了世界半导体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心在线

CHRS心脏起搏会议2024隆重开幕

心在线  · 公众号  ·  · 2024-12-08 17:30

正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2024年12月7日上午,众多国内起搏心电生理领域的临床大咖相聚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了“CHRS心脏起搏会议2024”的开幕式,为期3天的会议正式拉开序幕!


大会执行主席 吴永全教授 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强调了“CHRS心脏起搏会议2024 ”旨在为医疗与科研工作者搭建一个高规格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起搏心电生理领域乃至心血管疾病防控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合作共赢。吴教授指出,近年来心脏起搏电生理取得飞速发展,许多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希望此次会议通过对国内外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研发成果的深入探讨,能够为与会者带来新的启示与收获。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马长生教授 在致辞中提到,目前我国心脏起搏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些不足,缺乏大规模高质量的RCT研究。希望未来通过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借助“CHRS心脏起搏会议2024 ”的成功举行,根据中国现状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研究,推动心脏起搏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这一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最后,马教授表达了对各位专家学者在未来起搏领域的期许。


中国医学生物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CHRS)主任委员 蒋晨阳教授 通过视频,向大会的成功举行表示祝贺。蒋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左束支起搏技术在患者治疗中带来了显著的获益,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除了技术创新,我们还应重视临床与科研工作的并重发展,争取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展现中国的实力。同时,蒋教授也表示CHRS将继续关注心脏起搏的基础培训和理论教育,致力于培养更多的青年医生,造福更多患者。


在上半场的主旨演讲环节, 马长生教授 首先带来“房颤管理实践中的困惑与研究”主题演讲,详细讲解了房颤管理中亟待解决的若干困惑,包括房颤筛查、抗凝治疗、导管消融术后的抗凝处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争议,以及左心耳封堵术指南推荐证据不足等问题。并通过大量的研究数据指出,由于部分证据不足或实验结果存在不一致,导致这些问题仍未定论。


黄伟剑教授 带来了“生理性起搏的现状及指南精要”,指出左束支起搏技术相比于HBP植入,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并且能够保留心脏的生理性和左心室的同步性。但在左束支起搏技术中保证精准高效的操作十分重要,双通道是保证精准的基础,可有效避免穿孔。


董建增教授 在“心律失常与心衰——心衰GDMT之外”的分享中提到,导管消融可以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并通过多个临床案例证明了导管消融对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董教授还介绍了2C3L消融技术,这种技术不破坏心脏功能,成功解决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成功率低的难题,在持续性房颤中得以广泛应用。


梁延春教授 在介绍“心脏再同步治疗方法学选择”时指出,双侧间隔部起搏优化的心脏再同步治疗(BSP-CRT)的急性电学同步性优于传统双心室起搏(BIV-CRT);若传统双心室起搏的QRS时程不满意(QRS>130 ms)时,可考虑双侧间隔部起搏优化的心脏再同步治疗(BSP-CRT)作为替代方案。


在下半场的主旨演讲中, 樊晓寒教授 首先分享了“左束支区域起搏还是左束支起搏?”,指出左束支区域起搏的优势正是源于左束支起搏带来的心功能改善,研究表明左束支起搏相较于左束支区域起搏和双室起搏,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和心衰再住院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吴永全教授 带来“心衰合并房颤——2024新进展”的演讲,提到房颤与心衰常常伴随存在、互为因果。对于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疗,可以根据Antwerp评分指导选择导管消融治疗。吴教授还介绍了房室结消融联合CSP治疗方案,表明这一组合治疗有助于提高心脏输出和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