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特色小镇研究院
特色小镇案例分享 免费发布项目信息 承接特色小镇申报 策划 概规 创建方案 政府汇报 产业导入 资本导入...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DA数据分析师  ·  【干货】5分钟学会数据可视化:使用Pyech ... ·  昨天  
玉树芝兰  ·  如何用 AI 做深度系统化文献梳理? ·  昨天  
CDA数据分析师  ·  【干货】2小时用AI完成的SQL教程也太赞了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特色小镇研究院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要点大全(收藏版)

特色小镇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19-03-05 11:03

正文

对于纯自然景观而言,乡村景观带有一定的人工雕琢。但对于城市景观,乡村的人工雕琢较低,更显自然。乡村景观是在城市景观和纯自然景观之间,它是有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田园风光。 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


一、乡村景观要素


1、

乡村景观有什么?


  • 村落:民房,房前屋后林,聚落等;

  • 农田:耕地,村头聚会地,篱笆等;

  • 道路:农用道路,田间小道等;

  • 河流水系:自然河流,池塘等;

  • 树林:近郊山林,杂木林等;

  • 其它:祠堂,石佛,石碑,石墙, 洗衣场所,水井,水车,小木屋,晾晒稻子的架台等生活风景。



2.、 乡村景观分类


  • 乡村聚落景观:


乡村聚落景观是完全有别于城市景观。首先对于乡村景观而言,建筑体量相对较小,建筑形式多以当地特色建筑形式为主,且建筑材料多以当地的石材、木材为主,房屋稀疏; 其次,对于乡村的建筑大多会设置房前屋后的庭院,这也就在根本上有别于城市建筑。同时,这也造就了乡村建筑密度低的主要原因。



  • 乡村文化景观:


乡村文化景观,于村庄而言,是村庄表面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该村庄在该地区的地理特征,以及在村庄整个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地域文化。他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以及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也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 乡村植物景观:


乡村植物景观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环境,农耕文明形态、人文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下的生态共合体,它包括农田里的庄稼,果园里的林木,溪流边的杂草等,乡村植物景观就是一个地方地域特色的标签。


二、设计原则、要点


1、
设计原则


  • 生态性原则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严格遵守景观的生态设计,充分尊重乡村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



  • 经济性原则


构成乡村景观的主要内容是经济结构。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单元,受到农业技术、自然资源、耕作方式等的影响,农业的粗放性一直是困扰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 地域性原则


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乡村景观,这些景观反映了乡村特有的地域特点。



从自然景观来讲,必须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原则是以创造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充分尊重地域景观特性对于展现农村风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人文景观来讲,景观规划设计要深入农村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名人典故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农村人文品味,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融入性原则


在进行村庄的规划布局时要吸纳当地村落布局方式,建筑的设计要体现当地的风格,同时还要尊重村庄中现有的池塘、山坡以及植被状况,因地制宜的设计一些人工景观,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景观形态。



2、 设计要点


针对乡土地的合理使用和乡村旅游开发的景观规划研究,论述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生态网络”以及“自上而上”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乡村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探讨景观生态学方法在休闲农业规划中的应用;亮眼辩景认为应采用保护生态环境、完善景观结构、建设生态工程、创造和谐人工景观四种方法来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延续场所人脉

在设计中,注重反映乡村景观所体现的场所历史、延续场所文脉,成为构建新景观、体现场所独特性的一种方式。


  • 保存农业体验


现代园林是为大众服务的,除了休闲、游憩的功能之外,也兼具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儿童来说,对农业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内容。乡村景观是人们感受乡村气息的重要载体,也提供着农业体验的重要作用。



  • 借景田园风光


乡村广阔田野上斑斓的色彩、美丽的农田、起伏的山冈、蜿蜒的溪流、葱郁的林木和隐约显现的村落,体现了海德格尔对理想的人类生存环境所下的定义——“诗意地栖居”。这里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旅游景观,只有一片平常的稻田。 风景在哪里?就在稻田里。



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复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繁荣乡村文化,建设文明新乡风是乡村文化的主要发展方向,乡村文化振兴要以地域特性和乡村社会性质为依托,融合乡村产业升级、社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提升等要素,激发乡村社会成员的“文化自信”,在传统的乡土文化精神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实现乡村文明的复兴。


三、乡村景观设计方法


1.、 空间布局


  • 生产区域

通常情况来说,生产区域是美丽乡村中面积最大的区域,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 居住区域


美丽乡村村民居住点一般以院落形式为主,除了对村屋的外立面的改造以外,户前和屋后的改造也是提升景观效果的一个重大方面。



  • 集会区域


设计上可以增设村民活动广场、大戏台等供人们休憩、集会、交流。



  • 交通区域


在保证行车行人的安全情况下,重点打造道路两旁的景观氛围,以营造植物意境为主。


2 、空间营造



  • “点”型空间


“点”型空间提升要点:在院落内种植生产性的果树,突出四季特色。栽培蔬菜景观如藤蔓类蔬菜丝瓜、黄瓜等,在院落内合理的布置设施景观如水井、传统农具石碾、石磨、筒车、辘轳、耕具等。




  • “线”型空间


“线”型空间提升要点:通过道路两旁的防护篱、植物、其高矮、树姿、色彩的变化从而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在街道两侧过渡地带种植蔬菜或者果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使村落的街道景观更加具有田园风光。




  • “面”型空间


“面”型空间提升要点:协调果树、蔬菜、高粱、稻田、麦田、油菜等不同农作物的色彩变化和尺度搭配。以农田的整齐韵律、果树的春华秋实、苗圃的郁郁葱葱、花卉的绚丽多姿构建景观的氛围。



3、 形态组织


  • 静态空间


静态空间形态是指在相对固定空间范围内,视点固定时观赏景物的审美感受。以天空和大地作为背景,创造心旷神怡的旷达美;以茂密的树林和农田构成的空间展现荫浓景深之美;山水环保,瀑布叠水围合的空间给人清凉之美;高山低谷环绕给人的深奥幽静之美。



  • 动态空间


体验者在体验过程中,通过视点移动进行观景的空间称为动态空间。动态景观空间展示有起景、高潮、结束三个段落。按照乡村景观的空间序列展开,如按传统村落建筑、农田种植区、花卉苗木圃、蔬菜瓜果园等划分,形成完整的景观序列。



4、景观细部


  • 村标设计


村标设计一般位于村庄主入口,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在村尾设置村标进行前后呼应。


设计要点:


村标的形式主要有牌坊、精神堡垒、大型标示牌、立柱等。村标必须与当地的特色和文化相结合。注意村标的整体体量和建设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等。



  • 建筑外立面改造


设计要点:


建筑外立面改造是基于建筑原有结构的前提之下,增添极具地域特色和乡村文化的装饰元素,从材料和元素着手,本着尊重场地文化的原则进行建筑外立面的“轻改造”。



  • 文化节点打造


文化节点打造是指村民活动广场、大戏台等一系列公共场所的景观打造,除了要突显当地特色以外,还兼备宣传教育、对村民普及当地文化和倡导文化传承的功能。


设计要点:


合理的布置休憩设施、宣传栏、健身器械、文化雕塑小品等,景观要素要符合当地文化,以突显地域特色为主。



  • 植物设计


美丽乡村的植物设计与城市中的植物配置有很大的区别,它并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长期维护。


设计要点:


选择不用长期打理、能自由生长的乡土树种,打造乡村原有的乡野植物景观。草花类选择多年生草本,切记不要选择一二年生的时令花。



  • 配套设施及雕塑小品设计


配套设施包括休闲廊、休息坐凳、宣传栏、灯具等等。雕塑小品可以是水井、农耕用具、石石磨、简车、辘轳、耕具等等,也可以是彰显当地文化特色的雕塑。


设计要点:


布局需合理,风格与当地特色相统一,体量要适中,材料选择要体现本土文化和生态文化。



【开课时间】 2019年 3月30-4月1日

【开课地点】 中国-北京 农广大厦(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内)

【主办单位】 中厚明德集团  特色小镇究院

【报名电话】 16601291889

【课程亮点】 权威主管部门政策解析、一线操盘手现身说法、代融代建无缝对接

【参课对象】 相关产业链开发商、运营商、规划机构、投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与企业核心高管、相关产业项目负责人及地方政府领导等【限定 30 人】



课程简介

课程亮点

11位 重量级实操专家 4个 标杆项目案例

6天 洗脑风暴、 1站式 资源服务对接

1、系统化教学:

本次课程共有 四大板块 :政策为基、定位为魂、模式为王、服务为本。系统、全面的讲解康养文旅,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的准入、定位、开发和运营。此外,还选取了国内外 六大标杆 案例进行解读,让学员能够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康养项目的技术路径。


2、一对一项目咨询辅导:

本次课程采用高端小班课的形式,授课讲师可以和学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让你带着疑惑而来,收获解决之道而归。 温馨提示:学员可以在开课之前整理一份自有项目的资料,或者目前面临的疑惑,让专家为你出谋划策。



授课专家简介


主题1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岳凤娟

中厚明德集团董事长 、中厚明德商学院院长


中厚明德集团董事长,中厚明德商学院创始人,清华大学EMBA,国内资本运作专家。具有丰富的特色小镇实操经验,负责并成功申报创建过近百个国家级、省级特色小镇项目,被众多业内人士称为“特色小镇百科全书”,成功打造了中厚明德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孵化一站式机构,成为全国领先的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主导项目包括:《汉川衣栖特色小镇》、《红河水乡小镇》、《桐庐健康小镇》、《余杭艺尚小镇》、《天房团泊湖项目概念规划》、《张家港凤凰镇足球小镇》、《寿光台头防水小镇》、《固安产业新城规划》、《欢乐驴游文化小镇》《张家口天空之城航空小镇》等多个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与产业园区规划项目。



主题2
《从两会政策看特色小城镇未来发展》


李兵第

原国家住房和城镇建设部村镇司司长


曾担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巡视员,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是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

近十年主要从事城镇化与“三农”问题、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城乡规划、乡村发展与建设、中国农村住宅制度等方面的管理与研究工作。



主题3
《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融资模式的新思路》


许安拓


国家“863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国务院农业开发办以及国家开发银行项目评审专家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常年给国家部委(财政部、国税总局等)及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四大班子中心学习)、党校领导干部以及国务院中直机关干部、央企等进行主题讲座及培训。主要围绕我国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民宿旅游经济以及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共享经济、文旅康养旅游产业、PPP融资模式创新等方面做系列政策讲解,反映良好。



主题4
《特色小镇的盈利模型与资本路径》


李  真

国证监会首批持牌分析师

国家工信部《银河企业家培训计划》特聘讲师


他是横跨投资、媒体与培训三界的分析师、讲师、媒体人,20年经济趋势与投资研究,长期致力于经济趋势、行业趋势、企业价值的研究,拥有丰富的资本实战与产业转型经验,能够结合最新的国际环境、科技趋势、产业动向进行经济热点的解读,曾参与深圳卫视、广东卫视、湖北卫视等多个媒体的财经栏目录制。



主题5
《鲁家村:从贫困村到国家级美丽乡村的逆袭之路》


朱仁斌

鲁家村党委书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