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美术学院
微国美,微距离,欢迎订阅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微观国美,私享平台,以小见大,汇聚思想,将学术家族的艺术笔记,近距离地推送到您的掌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从“地板爱情”到“远方征途”,你的假期被步数 ... ·  2 天前  
武汉大学  ·  最后一波!错过等一年 ·  3 天前  
浙江大学  ·  课堂上的知识拿来迎财神,好用! ·  3 天前  
浙江大学  ·  蛇年福签来了,解锁你的专属好运! ·  4 天前  
武汉大学  ·  谁家学校上春晚了?是我的武大!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美术学院

分数最高,年龄最小,距离最远——2019级新生的国美故事

中国美术学院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9-10-17 17:26

正文


十一假期已过  天气已经转凉
19级新生已在国美这个家园里生活了一个多月
学习生活的序幕已然正式拉开
让我们再次擦亮眼睛
一起探寻他们的追梦故事



 1 

 理科学霸的艺术之路
「少年梦想终成真」

黄梓
2019级新生分数最高
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 工业设计专业

初见她时,便被她圆圆的娃娃脸,阳光灿烂的笑容所吸引,让人感到异常亲切。带着军帽扎着马尾辫的黄梓同学,是我们2019年的分数之最,高考分数662分的她,超出普通类一段分数线67分,浙江省排名约5000名,是美院新生中名副其实的小学霸。


高中毕业于杭州二中的她,原本可以作为一名理科生进入全国顶尖的综合类高校就读,填报志愿时她也曾一度陷入纠结,最终还是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国美。她相信,国美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能够让她体验到更加精彩的人生。


接受采访时,她刚刚从合唱团抽身,当谈及军训感受与校园生活,黄梓同学说:「军训强度其实还是比较温和的,美院的活动真的好多好有趣,感到生活真的很充实,这就是理想的大学生活吧。」


黄梓生活照

作为一名理科学霸的她,开朗,活泼,健谈,生活异彩纷呈,从小学时便开始在少年宫学习国画书法,不仅为生活增添了乐趣,更是为她深埋了艺术种子,虽然高中以后面临繁重的学业暂且将这份爱好搁置,但那份热爱与兴趣却一直未曾消退,面临填报志愿时的抉择,对艺术的那份兴趣与热爱则更加坚定了她的目标。


以普通类考生进入艺术类高校就读,对她来说是充满新鲜感的,她表示:「看着身边艺术生同学的军训日记以及日常创作,充满了佩服与羡慕,并且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到这种氛围中去。」


黄梓通过自己的探索,对自己就读的工业设计专业也充满了兴趣,这一艺科融合的专业,令她十分着迷,不仅能让她理科的学习背景得到发挥,更能扩展艺术视野,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她希望自己能延续高中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方式,把自己的专业课学好,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以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相信她凭借自己的热爱与努力,一定会在中国美术学院度过充实又美好的大学时光。





 2 

自古英雄出少年

「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



欧阳文柯
2019级新生年龄最小
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基础部

欧阳同学顶着一头蓝色短发,讲话逻辑严密,条理分明,俨然一个落落大方的酷女孩形象,她的经历向所有质疑过她否认过她的人证明了——梦想的力量。


生活在湖南的她,早在中学时代便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美术生,而中国美术学院则是她梦想中的艺术殿堂。高二时,来转塘参加集训,她感慨道,美院的一切都太美了,每次路过美院,看到美院东门那块刻着“中国美术学院”大字的石头,都能听到梦想沸腾的声音,我真的好想来这里读书。集训时遇到再多辛苦与挫折也觉得心头一暖。


她分享了她高中时候的经历,由于高中学校老师对艺考流程的不了解以及对艺术生群体的刻板印象,受到过学校老师的一些阻挠与质疑,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实际行动与结果给予了他们漂亮回击,不仅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而且高考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愿进入了中国美术学院,完成了少年时代的梦想。


她坦言道:「艺考真的很辛苦,尤其是校考的时候,背着画袋拖着画具辗转在各个考点,冬天的时候还总是阴雨绵绵,裹着厚厚的棉衣,手也是冻得发麻,开考前搓了好一阵子手,不过这些都值得,我在国美考场考试的时候,觉得这是离国美最近的一次机会了,一定要好好发挥,也不枉走这一遭。就像那句歌词:“看着天边似在眼前,也甘愿赴汤蹈火去走它一遍。”」


欧阳文柯生活照

对她而言,理想的大学状态是在这短暂的几年里,过得精彩又充实,她有个很好的习惯,就算学习生活忙碌,每周都努力读完几本书,艺术素养的提高必然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与眼界的开阔。她也希望能够加入一些有趣的社团,对象山剧社和新闻中心都很有兴趣,希望能够在工作与活动中提升自己。


谈及以后的理想,欧阳同学表示,她对视觉传达设计兴趣比较大,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所热爱的所学习的事物,为这个世界做出一些有利的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正因为如此,她一定要努力提升学业,不枉为国美人。


新生访谈视频




 3 
我的故乡在远方
「追梦在路上」

Correaossa Juanluis
2019级新生求学之路最远
现于国际教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跨越15000公里的距离,历经四天三夜的转机飞行,来自哥伦比亚的Juanluis终于抵达杭州,开始了他未来三年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学习之旅,一身黑色休闲装,英俊、热情、彬彬有礼,是我们对他初见时的印象。


「我一直想来中国看看」,Juanluis告诉我们。对于中国最初的好奇和向往是受母亲的影响。出于工作的需要,Juanluis的母亲经常往返中国和哥伦比亚,从未踏上中国土地的Juanluis从母亲每次带回的礼品和对所见所闻的描述中感受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包容开放的精神。在他本科毕业3年之后,这个机会就悄然降临了。


不同于大部分的新生,2017年, Juanluis从埃尔博斯克大学(EI Bosque University)造型艺术专业毕业后,开始在一家画廊工作,但工作中遇到的瓶颈让他逐渐萌生了继续学习的想法。「我仿佛卡住了,正在寻找一个突破点」。这时,他本科阶段的老师Luis Gabriel Cantillo教授向他推荐了中国美术学院的“中国当代艺术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艺术类全英文专业,「我一听这个项目,就瞬间被吸引了。」说到此处,Juanluis异常兴奋。而中国美术学院也正是Luis Gabriel Cantillo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的地方。从老师的口中,Juanluis了解到了在中国杭州有这么一所山水相望、人文底蕴深厚的大学。


“文化冲击”总是留学生活中绕不过的话题。被问及此,Juanluis却摇摇头表示暂时还没有,接着非常欣喜地向我们讲述入校以的“新鲜感”。初到美院,他醉心于湖山相望之境、艺术家园式的连绵建筑之景,初入美院课堂,他感叹于中国文字、书法、传统山水画的博大精深,初入寝室,他惊叹于国美的国际化,身边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加拿大、克罗地亚、法国、意大利、泰国等国家的同学,互相分享着对于艺术不同的感悟和思维,让他深受启迪、灵感迸发。谈及此处,Juanluis更是激动地向我们展示他在学校旁的小店里淘到的新奇玩意儿,他和他的同学将其称为“mirror paper”。


Correaossa Juanluis工作室一角

这些新生活里的动人之处让Juanluis对未来充满期待。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国的生活,Juanluis也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熊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