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国联邦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于2015年11月10日去世,享年96岁。他去世后总统高克、总理默克尔、德国各界人士,以及施密特家乡汉堡的市民,都笼罩在哀悼的氛围中。电视台几乎每天都有怀念老总理的节目。到底施密特做了些什么受到整个德国的尊重?
赫尔穆特•施密特,汉堡人,1918年出生,德国社会民主党(SPD),曾任德国(西德)总理长达8年。因为在危急关头的沉稳表现而被称为“危机总理”。他在离开政坛后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社会活动,经常出现在政治电视节目中,一直到90多岁依旧如此。他真诚直率、敢怒敢言的性格让他一直以来都受到德国人的欢迎。
施密特的人生太过丰富多彩,本文篇幅有限,只选取其中比较重要的节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出施密特一生中的重要事件:
社会民主党:
社会民主党是德国两个最大的党派之一,立场属于中偏左。施密特在1946年加入社会民主党,1969年出任当时西德的国防部长,1972年出任财政部长,时任总理是同为社会民主党的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而勃兰特就是力促二战后的德国与欧洲邻国和解,并在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的那位德国总理。1974年,勃兰特因丑闻辞去总理职务,施密特当选成为西德联邦总理,达到了自己的政治巅峰。他与留任社会民主党主席的勃兰特以及社会民主党议会团主席Herbert Wehner 并称为“社会民主党三驾马车”。1982年,在担任了长达8年时间的总理之后,赫尔穆特•施密特在议会信任表决中失利,辞去总理职务。他的继任者是另一位“赫尔穆特”——来自基督教民主联盟(CDU)的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他更是在总理的位置上一口气待了16年(1982-1998)。
当然,他的政见在社会民主党内部也是有争议的,有人对他的实用主义 作风表示不满。具体可以看这篇文章: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病逝
危机总理:
之所以称施密特为“危机总理”或“危机专家”,是因为他每每在危机关头能够保持冷静,并妥善处理好危机。
第一次对施密特的考验是在他的家乡汉堡。1962年,汉堡市发生特大洪灾,超过300人丧生。当时还在汉堡市政府工作的施密特组织各方力量负责救灾。由于担心如若行动迟缓便可能危及更多人的生命,他在没有法律批准的情况下,直接调拨德国国防军和北约的部队前来救援。由于他果断的行动使得汉堡免受更大的灾难,人们称施密特为“行动者”(德语:Macher)。
有两部关于此次洪水灾难的电影:
洪水屠城 Die Nacht der großen Flut(2005)
怒潮屠城 (豆瓣)
第二个危机是在施密特的总理时期。1974年爆发石油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欧美国家陷入滞胀。1975年,在德国总理施密特和法国总统德斯特的倡议下,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的领导人首次举行峰会,共同探讨寻求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这是西方工业国家战后的首次世界经济峰会,也成为后来七国集团(G7)的雏形。施密特国内政策可以概括为“连续性和专注性”(Kontinuität und Konzentration),连续性指继续实施上一任勃兰特的改革政策,专注性指专注于现实主义,关注最为迫切的目标,即经济稳定和增加就业。具体措施会在下一部分来讲。
http://www. zeit.de/1974/22/dokumen te-der-zeit-kontinuitaet-und-konzentration
第三个危机是左翼恐怖组织 RAF (Red Army Faction,有翻译为红军旅或赤军旅) 绑架人质事件 。20世纪六七十年是一个躁动的年代,不仅在中国,在美国和欧洲也都有激进事件发生。从70年代起,红军旅参与组织多起抢劫谋杀案件,数十人因此遇害。1977年9月,红军旅劫持了德国雇主联合会主席Hanns Martin Schleyer,恐怖分子要求德国政府释放在押的11名红军旅同伙。时任联邦总理施密特并未妥协,表示不会释放恐怖分子。一个月后,红军旅又劫持了一架载有91名乘客的汉莎航空的客机,并降落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继续向政府施压。施密特依然没有妥协,并秘密派出一支德国反恐特种部队 GSG-9到摩加迪沙实施解救人质行动。施密特表示,如果有人质死亡,那他就立刻辞职。最终这支部队不负众望,将人质全部安全解救出来。不过 之前被劫持的Schleyer 被恐怖分子杀害。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德国之秋”。施密特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的坚定和强硬令他赢得了巨大声望。
红军旅_百度百科
关于 RAF 恐怖组织的一部电影: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 (豆瓣)
经济政策:
施密特在经济问题上有自己独到而有坚定的见解,有的记者将他称为“世界经济学家”——一方面是对他的尊敬,另一方面也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他在执政期间对于经济学家的建议理会甚少,施密特自己在大学时就是学的国民经济学专业,他也把自己看做这方面的专家。据德国《焦点》杂志报导,施密特唯一接受的经济学家就是凯恩斯,他同样认为国家应该推行增加财政开支的办法来渡过经济危机 。
他上任德国总理后,面对的是衰退的世界经济形势、不断升高的失业率和高额的政府债务。施密特采取的措施是继续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经济。但这一措施并未起到特别好的效果,失业率依旧在高位徘徊,同时政府债务也迅速攀升。在他的八年总理任期内,德国政府的债务每年平均增长了21%。这里无意评论他政策的对与错,因为当时整个世界都陷入到了滞胀当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幸免,70年代经济危机前那段廉价石油和永恒增长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施密特能做也只有尽力维护经济稳定。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因为经济政策意见的分歧,施密特与其第二个总理任期内的执政伙伴——支持自由经济的德国自由民主党(FDP)决裂,这成为施密特后来被迫离开总理位置的原因之一。
欧洲:
在施密特去世后,德国电视一台采访了同为社会民主党的施泰因布吕克(Peer Steinbrück),后者曾担任联邦财政部长,并曾在2013年竞选德国总理。主持人最后问他,施密特在政治上给过他的最重要的建议是什么。施泰因布吕克说:“他告诉我,工作要以欧洲为中心 。”
施密特是坚定的支持欧洲的一体化。他与多位法国领导人私交甚笃,在任内推进了德法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另外,他还推动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 ,也就是欧元体系的前身,为欧洲一体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烟民:
施密特的一个标签是手中的香烟,他是一个“顽固”的烟民。当年早期从政,他在党内会议时候都会抽烟,一直到年老之后也烟瘾丝毫没有减少,不管在哪里都在抽烟,每次在演播厅里电视录节目也是烟不离手。在会见外国领导人的时候也是如此。我想我是没有见过第二个这样的人了。下面来一张施密特抽烟照合集:
https://www. google.de/search? q=helmut+schmidt+zigarettenmarke&espv=2&biw=1267&bih=655&source=lnms&tbm=isch&sa=X&ved=0CAcQ_AUoAmoVChMIt6jr-piOyQIVhhcPCh1UcgcT#tbm=isch&q=helmut+schmidt+zigaretten
这里有个关于施密特抽烟的有趣视频,不过抱歉国内视频网站上没有找到,是 YouTube 上的:
一个人学施密特在德国的面包店、药店、剧院里抽烟(这些都是禁烟的地方),其他人让他把烟掐了,他说:“如果赫尔穆特•施密特可以这样,那我也可以。”
https://www. youtube.com/watch? v=Uj2MQszee_M
退而不休:
1983年离开总理职位后,他逐渐淡出了政坛。随后他进入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担任主编,同时写书、做演讲、参加节目。即便到了90多岁的高龄,施密特还是经常出现在谈话节目上,发表对国内政策和国际关系的看法。他因为说话直来直去、一针见血,很受大家的欢迎,他的人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减退过。2008年德国民调机构Forsa进行了一项调查,施密特成为男性心目中“德国最酷的人 ”(德语 der coolste Kerl,英语 the coolest guy),甚至排在德国著名影星 Til Schweiger 之前,而此时的施密特已经89岁高龄。
Rauchzeichen: Helmut Schmidt ist der "coolste Kerl" Deutschlands
在他去世后的第一时间,很多汉堡市市民自发前往施密特的家门外,放上鲜花和蜡烛表示哀悼。
老总理曾经工作过的《时代周报》发表纪念施密特的专题报导:
Helmut Schmidt (1918-2015) |ZEIT ONLINE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这是最后一个要说的关键词。施密特一直以来都和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被看作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70年代初在联邦政府内阁工作的时候他就力主与中国建交。后来出任总理,施密特于1975年10月访问中国,并拜会了晚年的毛泽东。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施密特十多次访问中国,与建国以来几乎每位中国最高领导人都进行过会晤。下面是施密特与中国领导人的合照:
中国的官媒《中国日报》(China Daily)也贴出了多张施密特的照片进行纪念:
Archive pictures of Helmut Schmidt[1]- Chinadaily.com.cn
施密特对中国比较友好,并且一直看好中国的发展。他曾出版过多本关于中国的书籍,包括 Nachbar China (邻居中国 / 理解中国)、Ein letzter Besuch: Begegnungen mit der Weltmacht China(最后一次访问:与世界大国中国相遇)。
我手边有他的另外一本书,名为《世纪之交》(Jahrhundertwende),是施密特和其他几位世界著名政治家的对话。翻开正文第一页,是他和已故新加坡前任领导人李光耀在1997年接受的采访。提问者向施密特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中国的——未来中国会成为世界的一大麻烦还是世界强国,以及施密特为何一直以来都和中国联系那么紧密。
施密特回答:“我在70年代就已经意识到,中国正走在成为世界强国的道路上 。我当国防部长的时候还不能访问中国……直到1975年,我成为了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中国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对人的影响都令我印象深刻 。”
关于中国的民主问题,他说:现代民主在欧洲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但某些自大的美国人却要求中国立刻实现民主,我认为这种行为是完全罔顾历史的 。为什么非要让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我们欧洲(那么多年才)完成的事?
关于中国的发展,他说:中国已经是世界大国,不仅因为人口,还因为其经济实力(这是1997年说的)。20年后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将会达到日本的水平。30年后将会赶上美国的进出口额 ……但中国现在的隐患是 ,沿海省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快,2亿到2.5亿人从中收益。但像四川这样的省份还很落后,北京政府需要让这些落后省份也能够实现经济崛起。否则沿海和内地会更加撕裂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比较快的办法是多修飞机场和民用航线……
关于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他说:美国人根本不懂中国的文化传统,他们就想让中国直接接受他们的价值观。 反过来,中国也不理解美国。但更严重的是:日本和中国互不理解,两国文化认同之间存在裂痕。 而中国和欧洲的关系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我们地理上离得很远,欧洲也不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超级大国……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施加的压力,很有可能会导致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走到一起 ,保持更加友好的关系。
就先引用这么多吧,这篇与李光耀的采访基本上都是在说中国的。可以看的出施密特属于理解中国而且看好中国发展的政治家。我们现在再回头来看他在1997年做出的预测,才发现是惊人的准确。
这是一个施密特参加一次谈话节目的片段,谈话主题是关于中国的。除了施密特,另一位嘉宾是是波恩大学很著名的华裔教授辜学武,主持人是中国问题专家、作家 Frank Sieren,他写过很多本关于中国的书。不过链接同样来自YouTube(德语)。
https://www. youtube.com/watch? v=DQCXb4yB79M
感谢@林有名 提供的链接:优酷上一个施密特谈中国的访谈,有字幕。
【可曰可乐听译】邻居中国——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谈中国(字幕差,改良版见简介)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眼中的中国和中国领导人
从毛到习 德前总理施密特与中国五代领导人会面细节
习近平就施密特逝世向德国总统和总理致唁电
总结一下,施密特是德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最受欢迎的总理之一,他在政治上坚持实用主义,果断坚毅,对国际事务有自己独到准确的看法。他在七八十年代的多事之秋多次成功处理国内国外的危机,在欧洲一体化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施密特对中国十分友好,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它参考资料:
德国《焦点》杂志(Focus),47/15期,2015年11月14日
Helmut Schmidt Wikipedia
Jupp Darchingers Fotos von Helmut Schmidt
Bildstrecke - Unterwegs mit der Macht
Premier Li besucht den Altkanzler: Helmut Schmidt und das Riesenreich China
Hans-Ulrich Klose (SPD)
http://www. lerntippsammlung.de/Hel mut-Schmid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