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晓波频道
“吴晓波频道”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微信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涵盖视频、专栏和测试。视频部分与爱奇艺合作,每周四推出。
相关文章推荐
e公司官微  ·  机器人概念股批量涨停,相关上市公司回应 ·  昨天  
无冕财经  ·  隐忍1570天后归来,马云仍是“风向标” ... ·  2 天前  
揭幕者  ·  猛烈上调! ·  2 天前  
央视财经  ·  事关民营企业,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部署!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晓波频道

余世存:在这个时代,读千年前的佛经有什么用? | 思想食堂

吴晓波频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10 07:13

正文

点击上图 直接报名

16位思想者,24堂线下人文课

听余世存、雷颐、傅佩荣、沈志华、吴晓波现场授课



4月8日,大头思想食堂第四课来到杭州。知名学者余世存老师为现场的300多位思食会员做了《重新解读金刚经》的演讲。


(下文为余世存老师在大头思想食堂 的部分授课内容)



追逐精彩的时候要想清楚心的位置

不然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累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意思是,做学问,你要每天增加一点学问。但要成为一个得道之人,就要每天做减法。比如说不相干的对话可以不进行,不相干的应酬可以不参加。你要减损掉,在减损到清净无为的状态时,反而有了更多的东西。这是老子说的,很玄乎,但也是《金刚经》承认的一个法门。

我以前住在云南的时候, 有人打电话 给我 :“ 世存,你不在北京, 没看到昨天央视大楼失火了。” —— 有人就 追求这种现场感 和存在感 ,我们有机会当然也可以追求 因为有时候,在场与不在场确实不太一样 但是我们追求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我们的心在哪


某些事情,我们就得用《金刚经》的空性来将其否定。如果我们仅仅因为看了一下央视的大火,就觉得人生很精彩,那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还有很多精彩的戏等着你,让你应接不暇。 如果你整天追逐这些精彩,那么心就清净不下来,自然会越来越累。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普遍都感到焦虑、压力大。




我们长期生活在焦虑不安中

这对我们的危害比雾霾还要大




习大大和邓大人两个人都想做百年千年的事业,一个是在南海划一个圈,一个是在雄安划一个圈,但是划圈后大家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当年是一个春天的反应,大家积极地呼应他,要去创造价值和实现人生。但是雄安新区划出来后,大多数人都在想: 这跟我们有什么利益的关系,在北京的人就担心北京的房价是不是到顶了、要完蛋了。 这就说明我们心不静了,压力越来越大。

如果长期 生活在 这种时代的病态和 焦虑不安当中, 对我们的危害可能比北京的雾霾还要大。 所以 我们今天讲 《金刚经》 ,其实就是想讲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 并不是说读 《金刚经》 能让 焦虑、压力不存在,但是我们 可以 清净 之心 进行关照。




人生的 屈辱是无法摆脱的




佛祖 日行六度, 意思是 他要去寻求人的布施,然后他要持戒, 接着还 要忍辱 —— 因为去乞讨的过程中,肯定要看人脸色, 人声音, 对方态度不好,自然 会觉得有点屈辱。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其实每天 都在忍辱 忍辱之后, 他要精进 禅定,最后进入波罗智慧。


很多年轻人,以为有了财务自由,就成功了,生命就能安顿了。 但其实 你按 照释迦牟尼的示范,生命的安顿是每天都要经受屈辱,无法摆脱。 学问做大了,难道就不会有屈辱吗?肯定会有。财富做大了不会有屈辱吗?你说王健林没有屈辱吗?网友都在嘲笑国民老公的时候,难道他的心里就很爽吗?权力也是如此,再大的官,也要忍受屈辱。无论我们的人生达到何种高度,还是要日行六度,还是要去忍辱。




《金刚经》中的思维方式是空间性的




A即非A,是名A,这是《金刚经》中特别有名和特别常用的句式,比如“所谓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还有“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这是释迦牟尼不断强调的一种思维方式,他和西方理性主义的形式逻辑完全不一样,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也不一样。 印度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否定为先,你看一个东西,一定要先把它看成假的,然后把他看出空,最后看出道理。

毛主席当时遇到了中国佛学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他就问,《金刚经》里面的这些话如果用在你的头上,你叫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是先肯定再否定再肯定,是不是能这么说?然后赵朴初就给毛主席讲,不是这样的,这个东西其实是同时有肯定和否定。 释迦牟尼讲的“是非名”是空间性的、同时存在的 而不是说像西方辩证思维里是有一个先后顺序的,你只有在这个状态下关照,这个大千世界才能同时为你捕捉。




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是很高妙的

但我们经常为“正确”所蒙蔽




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是“相”思维,说儿童化一点,就是看图说话,谓观象系辞, 你看到我,你根本不用想别的,马上就能说话,这是中国人真正高妙的思维方式,其实也是佛教中的无中生有、空中见色。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美术馆去看画展的时候, 或者 春天 大自然里的时候,经常觉得自己没词,为什么没词,因为我们不敢说出来。我们看别人一幅画,就 应该怎么说才对 这就是 被“正确”的假象蒙蔽了

我们现在说话一定要说正确的话,但是艺术家,还有孩子,他看到 幅画,绝对不会 想我 将要 说的这话对不对。他只是把 此时此刻的所想和所感受到的说出来 ,这才是对的和有意义的。




《金刚经》的思维模型以否定为先

能帮助年轻人击碎虚荣




印度文化的思维,我们刚才讲,以否定为先 我这几年我发现这个模型很值得推广,可以解释我们周围的很多现象 至少 可以帮助击碎年轻人的虚荣。


我以前在北京,也是一个特别虚荣的人。整天就在文化圈、知识分子圈去混,跟他们吃一次饭,开一次会,回去就觉得今天很舒服 人生很值得。后来就发现,这个太虚了,不仅对你的 物质 生活没有任何助益, 会发现那些知识分子比你还会搞经营,还会挣钱,你跟着他你反而把你自己的时间耽误了


其实很多年轻人如果追慕虚荣,他也是这样的,以为跟成功人士成朋友了,其实人家成功人士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在滚动式地发展,而他耽误了。这时候,如果他能用《金刚经》的思维来看待自己和成功人士的交流, 先用否定击碎自己的虚荣,那么交流中剩下的部分就真正有效了。




读《金刚经》能让我们消除很多幻想

生活的关键在于自我的修行




读《 金刚经 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 方便 ,让我们消除很多的幻想。

很多年轻的朋友,盼望着2030年和2045年的到来,这两个年份,一个据说有生物技术的突破,能让人寿命大幅延长,一个据说能把大脑拷贝到电脑里,实现精神永生。但我们从《金刚经》出发,就会发现这个东西是虚妄—— 你自己都无法把握好身体和心灵,怎么能指望技术和机器能能做到。 就像雄安的有些农民一样,以为自己马上能成为风口上的猪,但是人家说马上冻结户口,而且全部迁出去。

人类 每隔若干时代,确实 会有发展的黄金年代, 算是 赶上 风口 。但是这个东西我们不能指望太多,最终 和最关键的,还是要我们把 自己修持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