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数智融合 屏观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晨间科普 | 新年第一场流星雨,为什么总是它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公众号  ·  · 2025-01-20 0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颗超级火流星划过夜空,留下长长的尾焰——近日,世界各地不少天文爱好者都观测到一场绚烂夺目的流星雨。实际上, 每年新年前后,这场名为象限仪座的流星雨都会如约而至, 出现在北半球夜空,并在新年后几天内达到峰值。

流星雨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新年第一场流星雨为什么总是来自象限仪座?它又有哪些引人入胜的奥秘呢?

01

从已有发现来看, 绝大部分流星雨与彗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彗星富含水冰、干冰等挥发性物质,宛如宇宙中的“冰库”。当彗星缓缓靠近太阳时,受太阳光辐射加热,水冰和干冰就会从固态升华成气态,升华的水冰会携带石子和尘埃脱离彗星表面。在引力和光压等扰动下,石子和尘埃会散布在彗星走过的轨道上。

02

不过, 与大多数流星雨不一样,象限仪座流星雨的形成较为独特。


多数科学家认为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母体是一颗名为2003 EH1的近地小行星,近日点在地球轨道附近,远日点则延伸至木星轨道附近。 与富含水冰的彗星不同,2003 EH1主要由岩石和金属构成, 缺乏彗星特有的水冰升华机制,因此无法直接解释“石子”是如何从母体表面脱离的。


科学家推测,很可能是这颗小行星在运行过程中遭遇了另外一颗小行星的猛烈撞击,这场 宇宙级“交通事故”导致大量微小颗粒被抛撒在轨道上。 也有部分科学家认为,象限仪座流星雨可能 来自古老彗星的碎片。

03

新年的序幕由象限仪座流星雨“闪亮”拉开,这一壮丽天象 源自地球与流星雨母体在各自既定轨道上的精妙交会。


地球在其永恒的公转之旅中,每年绕行太阳一周。而流星雨的母体也在既定的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因此,在几乎恒定的时间段里,地球都会与各具特色的流星雨一次次“邂逅”。 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正是地球与象限仪座流星雨相逢的时刻。


它与夏末时节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中旬的双子座流星雨,共同构成北半球最为壮观的三大流星雨,为夜空增加了别样的亮色,也为人类增添了很多浪漫的想象。

04

这些流星雨又是怎样命名的呢?

在地球与各个流星雨相遇的瞬间,流星颗粒自母体轨道方向呼啸而来,它们看起来都像是从天空中的某一个“点”发散出来,这个“点”就被称为辐射点。


天文学家通常以辐射点所在的星座来命名流星雨。 比如,象限仪座流星雨的辐射点就位于天龙座、牧夫座和武仙座之间,在18世纪时被命名为象限仪座。


来源 | 人民日报
图源 | 网络
责编 | 潘江涛 范昌鑫(实习)

欢迎订阅“《人民日报》·AI读”手机报。每日为您提供权威、及时的新闻资讯,通过AI技术语音播报,带领用户聆听品质新闻,随时随地了解时事动态。扫描图片二维码订阅手机报,获取《人民日报》每日热点新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